APP下载

Slug和Viment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2021-04-25李梦宇丁宝忠宋相孔夏修良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阳性率染色淋巴结

薛 栋 李梦宇 丁宝忠 宋相孔 夏修良

1.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山东滨州 256610;2.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山东滨州 256610;3.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滨州 256610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约85%以上[1]的甲状腺癌属于此类型。近年来,PTC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甚至部分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在就诊时就发生了淋巴结转移[2]。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标志事件[3]。锌指转录因子Slug在EMT 中发挥主要作用,而EMT 又促进侵袭转移[4]。内分泌癌和口咽鳞癌组织中Slug蛋白高表达,并且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5-6]。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是EMT 标志蛋白[7],间叶细胞能表达Vimentin 与间叶表型转变有关。众所周知,具有高侵袭性的细胞高表达Vimentin,当成纤维细胞中的Vimentin 基因被敲除后细胞迁移力明显下降[8]。结肠癌中Vimentin 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9]。但PTC 中关于Slug 和Vimentin蛋白的联合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重点探讨Slug 和Vimentin 与PTC 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旨在为探索PTC 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20年1月滨州市人民医院的103例PT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1例,女72例;年龄15~73岁,平均(42.5±6.8)岁;肿瘤位于单侧78例,位于双侧2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48例,无淋巴结转移55例。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八版)[10]TNM分期标准,其中Ⅰ期43例,Ⅱ期34例,Ⅲ期19例,Ⅳ期7例。分别将性别(男vs.女)、年龄(<55岁vs.≥55岁),肿瘤直径(≤10 mm vs.>10 mm)、肿瘤部位(单侧vs.双侧)、多灶性(无vs.有)、TNM(Ⅰ+Ⅱ期vs.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无vs.有)、腺外侵犯(无vs.有)进行分组研究。选取同期的42例PTC患者的癌旁甲状腺组织作为参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PTC 病理诊断标准;②术前未行放化疗或免疫治疗;③术中留取肿瘤组织或者癌旁组织;④患者或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转移性甲状腺癌;②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所有标本预先行HE染色重新确诊,统计PTC 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试剂

鼠抗人Slug 单抗和鼠抗人Vimentin 单抗采购于Santa Cruz 公司,工作浓度为1∶200;Envision 试剂盒由Dako 公司提供;阴性对照选用磷酸钠盐缓冲液(PBS)。

1.3 免疫组化步骤

选取含肿瘤组织的蜡块,由病理科医师重新进行病理诊断证实,石蜡块连续4 μm 切片、脱蜡、梯度乙醇处理。采取枸橼酸缓冲液(pH 6.0)热抗原修复,分别加入Slug 及Vimentin 一抗,添加二抗、DAB 染色(注意染色时间)、苏木素复染、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镜下观察染色效果,PBS 作为阴性对照。

1.4 结果的判定

参考文献[11]的分级方法,两种蛋白阳性染色在显微镜下均表现为黄色、棕黄色甚至褐色。病理科专家于200倍视野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200个细胞),按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及染色的强度进行判定,分别为0分(无染色)、1分(淡黄)、2分(棕黄)、3分(棕褐)。阳性细胞比例算分:≤10%为1分,>10%~50%为2分,>50%~75%为3分,>75%为4分。染色强度与染色阳性细胞比例评分相乘,≥3 判为阳性表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TC 中Slug 和Vimentin阳性表达

Slug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图1,封三),Vimentin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图2,封三)。Slug 与Vimentin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呈棕黄或者棕褐色表达,癌旁组织中无表达或局部灶状表达。PTC组织中Slug 的阳性率为76.7%,而癌旁组织中Slug 的阳性率为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织中Vimentin的阳性率为72.8%,癌旁组织中Vimentin 的阳性率为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图1 Slug阳性染色

图1 Slug阳性染色

图2 Vimentin阳性染色

2.2 Slug 和Vimentin 与PTC患者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不同TNM分期、腺体是否外侵与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 中的Slug 和Vimentin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较晚、伴有腺体外侵犯、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 中的Slug 和Vimentin蛋白阳性率较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肿瘤不同部位和是否多灶性组的患者的Slug 和Vimentin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Slug 和Vimentin表达相关性

本研究入组的PTC组织中的Slug 和Vimentin蛋白均表现为阳性者49例,表现均为阴性者13例,Slug蛋白表达和Viment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23,P=0.031)。

3 讨论

甲状腺癌在全世界内均呈明显上升的态势,目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PTC 病例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且易发生引流区域的颈淋巴结转移,约有70%[12]的PTC患者在确诊时就发生了淋巴结转移,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关于PTC 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亟待解决。

EMT是特殊的病理现象,指上皮转变成间叶表型的病理过程,上皮来源恶性肿瘤形成中都要经历这个过程[13]。Slug 能抑制E-cadherin 的表达和促进EMT发生,且与分化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恶性侵袭密切有关,是患者临床预后不佳的重要因子[6,14]。有研究报道,结直肠癌(CRC)中35.17%(51/145)的患者表达Slug,癌旁组织中7.59% (11/145)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表达Slug 的CRC患者生存期明显少于低表达Slug 患者[15]。最新的研究显示,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Slug 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3%、31.46%,且Slug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肿瘤浸润的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本研究显示,Slug在PTC 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6.7%,26.2%(P<0.05),提示Slug 促进了PTC 的发生、发展。本研究还显示,Slug 的阳性表达率与不同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直径、肿瘤所在部位和多灶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的TNM分期、腺体外侵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lug 在PTC 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表1 Slug 及Vimentin 在不同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例)

表2 Slug 及Vimentin表达与PTC 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n(%)]

恶性肿瘤在侵袭转移中普遍存在EMT。一旦上皮细胞间的连接发生异常变化,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 增加,细胞架构发生改变,继而肿瘤发生侵袭转移[7]。PTC 细胞在侵袭转移中存在EMT 现象[17]。有报道显示,Vimentin 在鼻咽癌中的阳性率为24.6%,提示Vimentin 与患者预后有关[18]。眼睑皮脂腺癌中的Vimentin表达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级和预后有关[19]。本研究结果显示,PTC 中的Vimentin高表达,Viment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如性别、年龄、肿瘤的直径、肿瘤所在部位、多灶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腺体外侵、临床TNM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ug 和Vimentin 呈正相关。Slug 和Vimentin 在PTC 中存在高表达的现象提示两者参与了PTC 恶性侵袭转移。

综上所述,PTC 中的Slug 和Vimentin 高表达,且其均与患者TNM分期、腺体外侵和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推断Slug 可能促进了Vimentin表达,引起肿瘤细胞间黏附能力明显下降,最后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侵袭转移,这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靶向诊疗提供了新依据。

猜你喜欢

阳性率染色淋巴结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济源示范区猪增生性肠炎血清学调查分析报告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