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于被动式建筑的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研究

2021-04-25董玉山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4期
关键词:被动式试件保温

董玉山

上海桓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 引言

被动式建筑的核心目的在于降低能耗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应用高水平、高质量的材料与施工技术,完成被动建筑的施工过程[1-2]。在被动式建筑中其保温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防水隔汽膜在此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多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建筑节能工作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节能建筑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墙体保温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对建筑节能效果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常见的保温技术科分为四种,内保温、夹心保温、外保温以及综合保温四部分[3]。但此四部分在被动式建筑中的使用效果还不能达到人们满意的程度,为此在本次研究中将设计用于被动式建筑的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以推动节能降耗工程的顺利进行。

2 用于被动式建筑的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设计

本次研究中,为将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应用到被动式建筑中,在施工技术设计前对目前使用的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将本次设计过程设定为两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1 基础建筑材料选型与制备

由于本次研究中提出的防水隔汽膜多应用于墙体保温结构或是防水结构中。我国现有的建筑材料多为混凝土结构,其外墙多为混凝土墙板与砌块墙,此两种材料的保温系统影响因素较为相似,为保证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实施的有效性。在施工活动开展前,首先对相应的使用设备与材料进行选型与制备。根据文献与实际应用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选用EPS 材料与防水隔汽膜完成共同施工过程。为实现被动式建筑的最低能耗标准,首先要降低建筑能耗,选择合适材料与防水隔汽膜进行混合使用,在保证温度与防渗透的情况下,降低建筑能耗。在本次设计中,将防水隔汽膜与EPS材料的厚度设定为250mm以上,各材料结构使用错缝铺设等方式,提升防水隔汽膜的使用效果。

2.2 施工流程及工艺设定

采用上文中选择的基础建筑材料,在此部分中对施工过程进行设定。首先,在防水隔汽膜铺设的过程中,保证施工墙体整洁且干燥。施工顺序应从平行于施工场地的最高点开始,由底部到顶部依次展开施工过程。防水隔汽膜的拼接方向应平行于施工场地最高点,且保证与全年最大风向一致,拼接节点交错排布。采用机械设备复制完成施工过程,保证固定钉与防水隔汽膜严密封闭。为保证建筑墙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当防水隔汽膜达到一定的厚度时,选择断热桥栓钉锚固的方式加固,此使用方式相较于其他加固技术更具备安全性与可控性。

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结果进行验收,具体验收要求设定如下:防水隔汽膜与其配套使用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要求;防水隔汽膜的铺垫结果细节部分符合设计要求;防水隔汽膜铺装顺序正确,拼接宽度无偏差且工整;防水隔汽膜铺设后,无翘边等缺陷,接口严密,与墙体紧密相连;在进行后续施工时,不可破坏已完成的防水隔汽膜结构。根据上述内容,对防水隔汽膜的施工效果进行验收,以保证防水隔汽膜使用情况符合被动式建筑的相关要求。

在本次研究中提出了基础建筑材料选型与制备与施工流程及工艺设定两部分,对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优化,使其在被动式建筑中具有适用性。至此,用于被动式建筑的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设计完成。

3 技术应用实验论证分析

3.1 实验环境设计

在本次研究中对用于被动式建筑的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展开了设计,为了保证此技术在实际过程中具有有效性与科学性,构建实验环节对其使用效果进行验证。在本次实验过程中,使用仿真实验的方式降低实验处理中的难度。选择目前应用于防水隔汽膜施工中的技术与文中提出的技术使用效果进行对比,以此实现对文中提出使用技术的全面分析。

本次研究需要设计相应的试件,根据目前被动式建筑参数,将实验相关参数设定如表1。

表1 试件设计参数(单位/g)

提出了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防水隔膜施工方法,并通过设定相关指标验证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差异,分析了其应用效果。

3.2 实验对比指标选型

在本次实验中,将技术对比指标设定为施工后试件内部温度变化以及施工成本两部分。在使用前对试件的内部温度进行测定,并使用文中提出技术与传统技术对试件进行处理,测量处理后的温度,验证文中提出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差异。测定的过程中,在每个试件上取3个温度测试点,以此提升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与精准度。

3.3 实验结果分析

表2 施工后试件内部温度变化实验结果(单位:%)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将事件内部温度变化结果体现为百分比形式,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使用完中技术后试件并未发生波动较大的温度变化,温度较为稳定且保温效果良好。与文中提出技术相比传统技术在使用后保温效果较差,试件内部温度发生了变化,部分试件温度急剧下降,可见此技术在使用后并未起到良好内部温度调节控制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文中提出的施工技术对于建筑物而言更具有节能环保控制温度的作用,在日后的施工中,应采用文中提出技术完成防水隔汽膜的施工过程。

由于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应用于被动式建筑,因此,施工成本是体现其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上述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文中提出的施工技术施工成本较低,且在三种不同的试件中,施工成本控制在固定的区间内,体现了文中提出的技术绿色环保的特点。传统技术的施工成本过高,且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出现成本大幅度变化的问题。由此可知,传统技术的施工成本不利于被动式建筑的发展。因此,对于被动式建筑的防水隔汽膜,采用文中提出技术完成施工过程。

表3 施工成本对比实验结果

综合施工后试件内部温度变化实验结果以及施工成本对比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文中提出施工技术可以在保证施工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在日后的被动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多使用文中提出施工技术。

4 结束语

本次研究对用于被动式建筑的防水隔汽膜施工技术设计与相关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由于本次实验为仿真模拟实验,尚未在实际建筑中加以应用,因此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对此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加以分析。与此同时,由于时间与环境的限制,文中提出的施工技术还具有相应的不足,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并提升其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被动式试件保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基于被动式节能抵御灾难的建筑设计——以SDC 2015年参赛作品SU +RE HOUSE为例
能“保温”的雪
被动式节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自动铺丝末端缺陷角度对层合板拉伸性能的影响
设置开孔腹板耗能连梁的连柱钢支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自动铺放内嵌缺陷构件成型方式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