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

2021-04-25梁国宾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4期
关键词:超滤膜水源饮用水

梁国宾

深圳市宝安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1 引言

民众生活用水质量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从目前的水环境生态现状来看,饮用水质量并不能完全得到保障。且对于其他用水而言,也存在一定的污染性。而随着海绵城市等环保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各个城市也在大力推广应用水资源处理技术,但是在技术应用深度方面存在成效低下问题。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和推广应用了超滤膜技术,其在水处理方面表现较好,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该技术的效益,则需要相关人员加深研究和实践。

2 污水处理过程中超滤膜技术常用类型分析

2.1 双膜处理技术

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可选择使用双重超滤膜,处理人员要以污水类型和处理难度、特点等为依据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一般可联合使用超滤膜与反渗透过滤膜进行处理。通过采用双膜处理技术,可针对性的改善高污染水质,进而有效提升水资源处理工作质量。

2.2 组合膜处理技术

在使用超滤膜技术的过程中,可以联合使用其他水处理技术,以提高污水处理成效。在实际水资源处理过程中,组合膜处理技术种类较多,最常用的组合膜处理技术包括混凝-超滤膜处理技术和活性炭-超滤膜处理技术两种。混凝-超滤膜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污水中存在的有机物与金属离子,活性炭-超滤膜处理技术则具有较强大的吸附作用,在有效去除水源中有机物的同时可减少对膜的污染,组合膜处理技术可有效改善污水处理质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 环境工程水处理超滤膜技术应用现状

3.1 缺乏补充技术

在应用环境工程水处理超滤膜技术时,应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超滤膜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因而一般适用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同时,作为一种环保技术,在进行水源处理时,还需要联合应用其他技术形式,而在实际水源处理过程中,则缺乏相应的补充技术,且部分人员在采用超滤膜技术之前对现场环境勘察不到位,对水源相应物质含量不够明确,导致在应用超滤膜技术时存在一定的技术阻碍。

3.2 出现能源耗损

在对受污染水源进行处理时,采用超滤膜技术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能源损耗问题,主要表现在外动力辅助损耗,进而会导致应用成本增加。作为技术执行人员,应时刻关注超滤膜技术执行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能耗低的设备,现阶段,设备驱动力不足问题较为常见,相关人员应提高对该问题的关注度,确保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3 存在污染隐患

对环境工程水进行处理时,工程人员要关注超滤膜技术自身存在的污染问题,即超滤膜在长时间使用情况下会出现内部杂质等污染问题。而部分技术执行人员在应用超滤膜技术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对超滤膜进行定期净化,将导致其过滤能力下降,同时会使得能源损耗增加。此外,在操作过程中,若出现操作不规范问题,也可能导致出现更加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4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要点

4.1 超滤膜技术与饮用水净化处理

饮用水关系到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而在现实情境下,存在污水处理不当以及饮用水处理工艺简单等问题,进而会导致无法实现饮用水的完全净化,导致其中仍残留有一定量的微生物、细菌或病毒等,若长期饮用该水源,将危害人体健康,并诱发各种疾病。某水厂在进行水源检测时,发现水样浊度较大,且含有铁、锰元素以及氟化物、总大肠菌群等,总体水质较差,和居民饮水标准相差较远,需对其进行净化处理。技术人员经现场勘查和了解水质情况后,决定使用超滤膜技术进行处理,以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经实践证明,超滤膜技术净化饮用水成效较为明显,处理后,水质明显改善,浊度低于0.2NTU,在去除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方面的效能可达到99.99%,在去除氟化物方面效能可达到60%,最终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具体出水水值见表1。

表1 某水厂出水指标值表

4.2 超滤膜技术与含油废水处理

部分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且主要为浮油和分散性油质物质,通常情况下,在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时,技术人员会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具体原理为油水分离,并加强对水体内油质有害性物质具体含量,使其达到相关要求。但是上述方法无法有效处理乳化性油脂,此时,应大力推广应用超滤膜技术,可实现对水体内乳化油有机物的细致清洁,同时可将其中的各类悬浮物杂志进行有效过滤。在实际的油田开采过程中,开采出来的水一般为地下水和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合体,且会使用多种化学添加剂和活性剂进行开采处理,会导致污染程度加重,此时,可借助先进的超滤膜技术加以处理,有效滤出污水内不同类型油质物质,提升含油废水处理成效。

4.3 超滤膜技术与工业污染废水处理

工业污染废水种类较多,在对其进行处理时,需明确工业污染废水类别,主要包括食品加工过程出现的污水、造纸废水以及电镀废水等。针对食品加工出现的污水,常见的为饮料加工等产生的废水,且该废弃水体中常见固体废弃物,在排放至水中时,不易打捞,难以实现废水的有效分离。而在超滤膜技术的支持下,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对污水中杂质的有效过滤。针对造纸废水而言,在采用超滤膜技术对其进行净化处理时,需要关注在造纸过程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会导致后续废水中存在较多化学元素,且不易分离,而在超滤膜技术支持下,则可实现对上述化学元素的精细化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目标。

针对电镀废水而言,在对其进行净化处理时,面对较大的电镀工业规模,必须关注其废水中存在的重金属离子成分,具体包括Cu重金属离子、Al重金属离子等。若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无法实现有效处理,将导致电镀废水严重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存。和传统的处理方式相比,超滤膜技术成本可控且使用规模较大。在具体对电镀废水进行处理时,可联合使用超滤膜技术和反渗透技术。结合实践情况来看,在处理电镀废水的过程中,可使用陶瓷膜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可有效截留氢化物与氧化物,且有效率可达90%以上。此外,在超滤膜技术支持下,还可将氨化物和氧化物悬浊液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尽量降低电镀废水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4.4 超滤膜技术与生活污水处理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包含较多的可能产生污水的活动,生活污水的主要产生场所常见于厨房、卫生间等,且主要为洗涤等活动产生。生活污水中一般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物质,但毒性相对较低。生活污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当排放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严重影响地球表面水质,常见的为水体富营养化。当前,人们的环保理念逐渐增强,也更加重视生活污水的处理,通过应用先进的超滤膜技术,将显著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并提高其净化处理水平。在具体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技术人员应将超滤膜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确保清理出生活污水中90%以上的杂物,当达到上述净化标准后,则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二次回收利用,可用于绿化灌溉、清洁等。从提高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效的角度来看,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技术人员应首先对其中的杂质进行预处理,接着再应用超滤膜技术,可有效过滤出有机物、无机盐等物质。

对于生活污水处理而言,技术人员应注重对其进行分类,尤其在对其进行回收利用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污水分类。在完成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后,技术人员应对净化后的水质进行取样分析,并对其进行净化度评级,此后可确定其用于何种回收利用场景,同时要采用合理的回收利用技术,降低回收利用成本。同时,对于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和回收利用效率这一要求而言,城市规划人员应注重建立一套高速运行的水循环系统,对利用超滤膜技术处理后的污水进行高效循环利用。

4.5 超滤膜技术与海水淡化处理

地球中水资源含量较为丰富,但是在淡水资源方面相对短缺,地球上占比较大的为海洋水,比例可达96.5%。分析当前淡水资源现状可知,其主要属于冰川储水,开采难度较大。从人类饮水需求来看,必须对现有的海水资源进行淡化处理。分析以往的海水淡化处理方式可知,主要采用的为电渗技术,该技术能够达到一定的淡化效果,但回收率较低。研究人员在后续海水淡化处理过程中,逐步研发出了反渗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升回收率,但仍然不高。而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同时保障去除率和脱盐率,使二者分别达到98%以上和97%以上,最终将得到较好的海水淡化处理效果。

5 结语

环境工程水处理已经成为保护水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在对具体的污染水源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先进的水源处理技术,即超滤膜技术。超滤膜技术的适用范围相对广泛,可将其应用在饮用水处理、含油废水处理、工业污染废水处理以及海水淡化处理中,针对不同的水源处理要求,技术人员应做好水质取样检测,针对性的制定超滤膜技术处理方案,确保通过处理后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猜你喜欢

超滤膜水源饮用水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研究
“减塑”水站
世界一半学校缺少干净饮用水
超滤膜技术及其在饮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