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23余湛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能血糖家庭

余湛玲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家庭病床科,广东佛山 528000

糖尿病属于一种内分泌科疾病,为终身性疾病,具有较低的治愈率,伴随患者病情发展,患者会降低治疗依从性和血糖监测力度,从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1]。 由于人们生活、饮食内容发生的变化,致使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提升。 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然而由于住院医疗资源限制,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控制时需要在社区家居中进行。 因此选择哪种管理模式提升糖尿病患者居家养护的护理质量,对于此类疾病控制效果提升存在重要意义,并成为社区糖尿病居家养护的主要研究内容[2]。 护理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则是将护理延伸至家庭,协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此次研究选取该院家庭病床科2018 年5 月—2019 年6月收治的90 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家庭病床科收治的90 例糖尿病患者,90 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8:17;年龄 40~70 岁,平均年龄(58.6±3.8)岁。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6:19;年龄41~72 岁,平均年龄(59.6±4.2)岁。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数据经统计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对该研究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入选患者经过诊断后均为糖尿病;入选患者资料齐全,入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4]:有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史者;沟通障碍者;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登记患者基础信息,进行社区常规教育。

观察组: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依据糖尿病居家养护患者进行经常性教育,在家庭护理中加入一人患病,全家学习预防知识机能等理念,创建糖尿病患者保健系统制度。 健康指导包含疾病基础知识以及预防知识,主要内容为家庭自护内容,将遵医行为和疾病控制间的联系进行讲解,其内容大致为:①家庭成员应接纳患者在居家养护时出现的不良情绪,通过家庭成员心理照顾中的特殊作用对患者实施心理疏通;②指导家庭成员了解饮食原则,以此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③协助家庭成员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科学运动疗法,选择陪伴运动方式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治疗,同时确保运动安全;④指导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并监测血糖记录,完成自测任务;⑤患者及其家属通过用药档案,予以正确用药治疗;⑥医务人员需要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以及护理方法进行讲解,其中包含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糖尿病足以及周围神经炎等,以此降低家庭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血糖标准为空腹血糖在7.7 mmol/L 以下,餐后2 h 血糖在11.0 mmol/L 以下;而后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即规律复查、自我监测、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以及正确用药;选择生活质量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后生活质量,即躯体职能、心理职能、社会职能以及物质职能[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mmol/L]

表 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mmol/L]

组别 管理前 管理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9.4±1.5 9.5±1.4 0.326 0.744 7.6±1.0 8.6±0.8 6.285<0.001管理前13.9±1.8 14.0±1.3 0.302 0.763管理后9.4±1.0 11.1±0.9 8.476<0.001

2.2 遵医行为

观察组患者规律复查、自我监测、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以及正确用药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比[n(%)]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经过管理后其躯体职能、心理职能、社会职能以及物质职能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 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 躯体职能 心理职能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85.2±2.7 70.5±2.4 27.297<0.001 86.3±2.9 71.2±2.3 27.366<0.001社会职能88.6±3.5 72.5±3.0 23.428<0.001物质职能89.1±4.2 74.4±3.7 17.617<0.00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糖尿病的发生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多,对其预后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有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2%,已然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疾病。 当前临床中,糖尿病无根治方法,控制患者血糖为治疗目标。 糖尿病形成原因主要在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血糖偏高,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时间对血糖控制不当,会引发患者出现心血管神经系统障碍或肾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与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为其最终治疗目的,但长时间的治疗,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致使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而对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依从性,进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提升生活质量。

糖尿病主要患病因素则是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终止分泌,进而使得机体血糖产生异常,患病需要进行胰岛素抵抗[6]。 糖尿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治疗依从性等存在联系,协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够提升临床疗效。 糖尿病治疗周期较长,而亢奋情绪以及激动情绪均会降低体质,对患者的心理以及社会功能产生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7]。 对于此类情况,在进行疾病治疗过程中加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家庭护理管理为一种新型模式,以家庭为主,此种模式对家庭参与感予以重视,主要突出家庭扮演的角色,遵循原则为由易到难,制定科学的护理目标,依据患者的需求予以相应的护理。 此模式通过家庭成员协助延伸护理服务,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此次研究抽取9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管理模式,视患者和家庭成员为整体,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将糖尿病居家养护目标转变为家庭成员共同护理, 将疾病控制转变为家庭共同目标,以此发挥糖尿病居家养护成员遵医行为的能动性,家庭成员以保健为出发点,对糖尿病居家养护知识技能进行学习,为患者提供合理膳食,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帮助患者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协助患者安全用药。 指导患者遵医进行疾病复查,此种体系可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生活,充分了解到疾病良好控制在家庭中的价值,提升了患者遵医行为,对居家自护提出意愿,提升遵医比例,有助于培养并坚持科学饮食行为,以此提升生活质量[8]。可见:①两组患者管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规律复查、自我监测、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以及正确用药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经过管理后其躯体职能、心理职能、社会职能以及物质职能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自身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肯定了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表示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具有临床可行性。

猜你喜欢

职能血糖家庭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职能与功能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