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4-23齐小萍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公路工程公路

齐小萍

山西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公路工程建设工作具有系统性,除了合理应用施工技术等基础层面的工作外,还需加强对各阶段的管理,规范施工行为,营造有条不紊的工程环境,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各项工作。而针对现阶段公路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清晰的梳理,再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1 公路工程的主要管理问题分析

1.1 施工单位及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

1.1.1 施工单位层面

施工单位是公路工程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工作水平将直接对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带来影响。施工单位需以施工合同、设计图纸等资料为基准,根据约定的内容以及所提的要求合理完成各项工作,待施工结束后,交付投资单位,由其按照规范做全面的验收。在施工单位的工作全流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管理问题:

(1)奖惩制度不健全。纵观现状,部分施工单位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由于缺乏约束,不乏有员工形成“浑水摸鱼”的心理,面对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积极性明显不足,甚至不思进取,将传统的施工技术应用于项目中,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1]。

(2)管理水平滞后。公路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兼顾各项细节,避免遗漏。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并未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管理规划,日常管理工作普遍以主观意愿为指导,易影响管理效果,例如出现工序衔接不紧密、工期延长等问题。

(3)基础设施落后。在机械化施工的模式下,公路工程常使用摊铺机、振捣器等相关设备,而部分施工单位未重视设备的管理工作。一方面,缺乏定期维护机制,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延长,出现设备带病作业的情况;另一方面,未做到与时俱进,即部分传统设备的运行能力偏低,难以满足要求,不愿意采购先进的设备。在该固步自封的错误思想下,易降低施工效率,诱发质量问题,埋下大量的安全隐患。

1.1.2 施工现场管理层面

施工现场管理是公路工程全流程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同时该阶段的管理水平对工程整体质量而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材料方面,未按要求领用材料,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设备方面,未定期养护设备,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屡见不鲜;人员方面,忽视施工队伍的整体性,过度分隔每位员工,导致其工作难以紧密衔接,随之出现效率偏低、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其它方面,缺乏应急预案,在遇到突发事故时难以及时做出响应[2]。

1.2 后期养护管理的问题

(1)养护管理机制不成熟。养护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养护水平直接关乎公路的运营质量以及耐久性,但在部分公路工程中,相关单位忽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未根据实际需求创建养护管理机制,导致日常养护工作难以获得准确的引导,出现养护方法不合理、养护不全面、养护效果差等问题。

(2)养护管理缺乏规范性。在部分公路的养护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管理规定,实际所采取的养护措施规范性不足,在养护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成本而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出现资源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

(3)养护管理粗放化。例如,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区分材料、选用材料,各路段的养护方法缺乏针对性,导致养护技术的适应性不足,影响养护效果。

1.3 成本管理的问题

(1)成本管理机制不完善。对于部分施工单位而言,未并高度重视成本管理问题,以不合理的方式将工程成本简化,导致各阶段施工人员对公路成本的认识缺乏全面性,施工期间未做到开源节流,导致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偏低。

(2)员工配置不合理。人才是施工单位的软实力,其在部分公路工程中,存在一岗多人的情况,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偏低,而部分关键岗位缺乏足够的工作人员,从而增加在人工方面的成本投入,而实际取得的效果差强人意。

2 针对公路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完善管理制度

在公路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具体需覆盖至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材料、设备、成本等方面。在管理制度的引导下,使各部门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进而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管理制度的创建过程中,还需考虑到奖惩机制,通过此途径唤醒员工的积极性,使其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至工作中。

2.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前便要做全面的管理,在确保各项施工条件均无误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环节。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需以施工要求为导向,以规范为准则,保证原材料质量、机械设备的性能、施工质量等方面均可满足要求。加强对各道工序的管理,在确保本道工序无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按顺序有序推进,形成流水化施工作业模式。

2.3 加强后期养护

图1 路面病害养护工作

公路的使用环境复杂,行车荷载对其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还存在降雨、日晒等外部作用,进而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出现车辆通行不平稳、安全隐患多等情况。对此,需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从源头上规避质量问题。例如,雨季需加强防排水,以免出现路面积水现象;严寒季节则需定期对路面除冰,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打滑;若存在裂缝、坑槽等病害,则需及时修补,以保证路面可恢复平整、稳定的状态。公路的后期养护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还需引入业内先进的养护技术,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公路的各类轻微问题,防微杜渐,提高公路的耐久性,充分发挥出公路的通行服务性能[3]。

图2 公路养护除冰现场图

2.4 加强成本管理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在主观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施工中以多种途径尽可能避免浪费,做到开源节流,减少成本投入,实现公路质量和效益的双重突破。施工单位必须考虑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造价控制措施,以集约化的方式谋求发展,依托于低价优势,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以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可分得“一杯羹”。施工单位还必须准确掌握合同中的各项约定内容,以此为依据,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加强对材料及设备的管理,详细记录领用信息,定期清点,妥善保管,以免因材料或设备异常而影响工程的综合效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公路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对其做出说明,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在后续的工作中则需要正视公路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大管理力度、扩宽管理覆盖面、优化管理方法,通过多途径并行的模式,切实解决以往公路管理中的种种“痛点”,提高公路工程的管理水平,推动工程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公路工程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
父亲的66号公路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