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自然保护区发展探析

2021-04-22冯建皓

广东蚕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

冯建皓

加强自然保护区发展探析

冯建皓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甘肃兰州730070)

文章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概况、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然保护区;发展特征;评价

自然保护区的定义通常包含广义与狭义这两个概念。其中广义的自然保护区指的是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是总体性概称,其中还包含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等各种保护地区[1]。狭义的自然保护区指为了实现对特殊生态系统的保护目的展开科学研究而划定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也被称作是“自然禁伐禁猎区”(sanctuary)、“自然保护地”(natureprotectedarea)等[2]。在自然保护区中往往生存着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物种,是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重要区域,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典型性生态系统特点。同时,自然保护区也是风景秀丽的天然风景区,在这些风景区内通常具有保护价值的瀑布、化石产地、冰川遗迹、地质剖面、山口以及陨石等。

中国之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就是为了加强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并对我国珍贵稀有的动物资源、植物资源进行保护。通过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和保护,可以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也可以促进对科技文化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特征评价研究,其实就是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持续发展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进行研究。

1 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批建工作是从1956年开始的,发展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迅速增加,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多样丰富。为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如《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年)》《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等,并先后批准与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和条约,这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56—1978年,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缓慢起步发展阶段。在该阶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少,且类型单一。在该阶段,只有1956—1966年十年间建立了19 个自然保护区。接下来的六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停滞不前,未建设新的自然保护区。

1979—1996年,进入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恢复发展阶段。在这十年间,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并开始稳步上升,其增长速度保持在平均每年增加55 个自然保护区。

1997—2002年,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1998年以后涌现出了大量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以每年超过100 的增速增加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发展至2003年的年初,国务院分别批准了29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在当年达到了历史最多。

2004年至今,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趋于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渐放缓,进入了协调发展阶段。与2003年相比,2004年前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较为合理,且类型、功能比较齐全,我国超过85%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在保护区内得以恢复,绝大多数自然遗迹得到了有效保护,多达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以上的高等植物群落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保护或恢复。

2020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1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累计达897 处。其中包含474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051 处风景名胜区,613 处地质公园,111 处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其中有14 项为世界自然遗产,4项为自然和文化双遗产,39 处世界地质公园,新建国家森林公园11 处。在2019年6月,我国有34 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具体包括武夷山、丰林、天目山、西双版纳、卧龙、长白山、鼎湖山、博格达峰、神农架、锡林郭勒、茂兰、梵净山、盐城、九寨沟等。

2 区域分布特征

对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区域分布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区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特征,以2018年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为例进行分析,2018年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018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首先,从省份上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广西(23)、云南(20)、内蒙古(29)、四川(32)、湖北(22)、陕西(26)、黑龙江(49)、吉林(24)、湖南(23),几个省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超过了20 个。

其次,从面积上来看,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是西藏,西部省区诸如青海、内蒙古、甘肃、四川、新疆等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也比较大,上述6 个省区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6.9%。

最后,从中国由西向东的三级阶梯地势来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特点。平均海拔≥3 000 m以上的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约占总自然保护区面积的72%。如果根据不同海拔的覆盖率进行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不平衡特点更加明显,≥1 000 m的国土面积为我国总国土面积的65%,但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面积占我国总自然保护区建设面积的82%。

3 加强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目前的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情况,在各个层级都构建起自然保护区的数据资料库,尤其要进一步完善地方级的自然保护区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流程,加快收集自然保护区基础资料的速度,对自然保护区的详细面积、边界等进行核定,从而为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研究提供坚实的支持[3]。我国管理自然保护区的相关部门要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中,从而保证各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展开。

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宣传,使得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价值,在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批建工作的过程中,对自然保护区所需的编制与经费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出现自然保护区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现象[4]。

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在自然保护区内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与科研活动,在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同时实现提升该区域内经济效益的目的,促进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经济共同发展与进步。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和科研活动过程中,还能够将该自然保护区作为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宣传途径来向社会宣传生态环保、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与科研活动时,还需要坚持并严格遵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周边社区利益共享两个原则。如果在自然保护区内发生游客生火烧烤、随意砍伐森林资源、捕猎野生动物等现象,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方面可以借鉴四川省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经验。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严禁当地居民上山采药与打猎,为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效益,遵守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组织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这样不仅使该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容易开展,还能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宣传管理,尤其要加强对于当地居民的自然保护区法治管理宣传,使他们具备较强的法律宣传意识与环保意识,并能够使当地居民的日常行为更加规范、环保。可以在自然保护区内以指示牌、宣传标语、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来宣传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环保。也可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以短视频、电视节目、广告等多种形式来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觉醒,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上保护区建设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21世纪初,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事业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实现了对类型比较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构建与发展。针对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来看,其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持续增长,要想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就成为最主要的场所和最后的避难所。为了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针对其中的问题,构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的规模,并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实践中,逐渐完善自然保护区内的监管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实,在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保护与约束下,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和谐、持续发展。

[1]张书杰,庄优波.中国自然保护区现状人类利用强度量化特征分析与管理分类建议[J].中国园林,2020,296(8):15-20.

[2]刘方正,张鹏,张玉波,等.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空间近邻效应评估——以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生物多样性,2017(10):1105-1113.

[3]白晓航,张金屯,曹科,等.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与环境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7,37(11):3683-3696.

[4]余海滨,金永焕,张利,等.乌斯吐自然保护区草本群落分布格局及与土壤因子的关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239(7):120-124.

冯建皓(1989- ),男,甘肃华池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S759.9

A

2095-1205(2021)02-42-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20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