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生讲的话,不曾违背

2021-04-21张家鸿

书屋 2021年4期
关键词:丁聪李辉冰心

张家鸿

每一次听李辉讲述与先生们有关的往事,都是我阅读时光里的节日。虽然《先生们》这本书不是第一次经眼,却依然读得悠悠然,如闲暇时的散步一般,只看天看云看落日。李辉的热心于听讲、热衷于采写,让先生们拥有了敞开胸怀倾诉的动力。每一个先生都是一本厚重的书,有遇见的机缘,有聆听的投入,有沉浸的美好,有初读的喜悦,有重读的欢愉。

在写冰心的文章里,李辉说道:“我很喜欢去和她聊天。现在想来,作为一个世纪老人,每次聊天,其实她是在和我讲述历史。”这句话的适用范围不仅冰心一人,还可以放在书中提及的所有先生身上。

李辉的写作是遥想当年事,是隔空的“对话”,温故而知新。李辉所写并无大事,多為工作之中与先生们交流的琐事,或是与写作与文学有关的点滴。骆宾基详细指出北京出租车的弊病,丁聪以较低的价格向邵洵美购买彩色印刷设备,郁达夫、徐志摩如何帮助困境中的沈从文,王世襄不给饭店老板留情面批菜做得不够好,汪曾祺是逛菜园的一流高手,妻子为吴冠中在风雨中写生撑伞,徐迟对科技的着迷,郁风于狱中偷偷种草看它悄悄生长。

正是这些日常琐事串联起一段段可贵的忘年情谊。“我常爱对朋友说,老人们的记忆可能都有一个宝矿,只要愿意挖掘,就能在被冷落的寂寞角落里找到发亮的矿藏。光亮闪动,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就顿时起舞跳跃,多姿多彩,有滋有味。记忆中那些早已淡忘却又被激活的情景与细节,一旦见诸文字,遂成为整个民间记忆的一部分。因这些记忆在,历史就不再概念化,不再空洞无物,而变得鲜活生动,具体得触手可及了”。这段话可以被视为李辉撰写《先生们》以及他多年来人物传记写作的内心追求。

所谓的民国史或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需要的不正是这些有声有色、有悲欢与离合的细节?小小的细节背后是大大的历史,此之谓小中有大。毕奂午因子虚乌有的造谣跌入命运的谷底,先是得不到尊重和使用,最后每天与牛同行成为真正的牛棚中人。丁聪被发配到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参加包括修水库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徐迟生命最后几年一直无法摆脱的失望与孤独。唐弢对于《鲁迅传》下部写作的力不从心、困惑茫然。

前辈师友的无私帮助以及他们无言地树立起的人格标杆,晚辈后生的勤恳与付出,其实是互相成全的一段段佳话。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李辉说:“没有毕奂午,也许我就不会走上非虚构文学的创作之路。三十多年前的一封信,改变了我。”他说:“没有董鼎山、董乐山兄弟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中国通》的翻译工作,更不可能完成《封面中国》的写作。”关于姜德明,他说:“我真心感谢老姜。没有他的这番建议,就不会让我静下心来细细校勘,在校勘与寻访中走进历史,细细体味那一代人的心绪。”关于刘再复,他说:“序言中,他对我厚爱有加,令人感激。‘这与其说是驾驭历史的能力,不如说是履行历史责任的正义感,他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也是这些年促使我继续非虚构写作的一种动力。”关于贾植芳,他说:“他对学生们学习、工作的指点与关心,特别是对我和应红事无巨细的关爱、叮嘱,再次阅读,仍让我情不自已。此刻,非‘感动二字能完全概括我的心情。对于我,先生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导师的范畴。”

展读全书,我发现在李辉的成长道路上,总有贵人出手提携相助,或是授业恩师,或是学界前辈,或是惺惺相惜的师友,这既是他的幸运更是他的幸福。拥有感恩之人总是清楚地明白,自己坚持不懈的付出固然是主要的,但是如果少了师友的关照与成全,成绩或成功便不会那么恰逢其时地到来。除此之外,还有同情。对过往历史中人和事的同情,对先生们的同情。“我不止一次想请黄宗英谈谈赵丹的逆境生活,但是总感到有些残酷。她年老多病,提起这些往事,无疑对她是一种感情和心理的折磨”。提及姜德明的《戏单》时,李辉写道:“一份戏单,留存青春时光。在戏单里,老姜感悟生命,重温他们那一代人从风雨坎坷中如何走过。”若无同情,何来这般真情流露的言语?

多少次,李辉在文字里流露对时光逝去的慨叹,慨叹与同情并存,可谓岁月无情人有情。因为有这份同情,李辉方能感同身受于过往的痛楚与悲凉。如此,则先生们才能引他以为知音,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交流中,忘年之交情一点一滴地积攒而成。

李辉于《先生们》中呈现出一份五彩斑斓的精神图谱。

冰心的风趣、丁聪的自省、范用的童真、方成的有趣、冯骥才的使命感、黄永玉蓬勃的创造力、黄宗英不熄的好奇心、贾植芳的隐忍与坚韧、姜德明的认真与细心、潘旭澜的信念、王世襄的较真与执拗、于光远的童心与乐观均有迹可循,生动鲜活。

如果非要在先生们身上寻找共通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拥有浓郁的书卷气。书卷气决定了《先生们》天然地散发出浓烈的书香气。“他无法掩饰谈到书的兴奋。没有别的什么东西能够像书那样吸引他,让他投入,让他陶醉”,这是李辉眼中的爱书人范用。其实,先生们哪个不是爱书的呢?只是李辉写不同的人,选取角度不同罢了。与冰心、丁聪等人有关的《居京琐记》、董鼎山的《天下真小》、黄永玉创作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刘再复八十年代出版的散文诗集《太阳·土地·人》、李泽厚的至今还在影响青年人的《美的历程》、潘旭澜写东西塔的散文集《咀嚼世味》、唐弢的《晦庵书话》毛边本、吴冠中的随笔集《画中思》、于光远的《古稀手记》,这些好书哪一册不让爱书人垂涎三尺呢?只是与它们的遇见,需要宝贵却转瞬即逝的缘分。话说回来,先生们之性情、成就,哪一样不是阅读与书籍成全的呢?漫画肖像、亲笔手札与贺卡、文化人的合影、你来我往的亲笔信、个性显豁的题字,不也源于日积月累、孜孜不倦的阅读?

先生讲的话可曾有违背?李辉没有。迄今为止,李辉或写或编的著作已然蔚为大观,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丁聪李辉冰心
Mechanism of microweld formation and breakage during Cu–Cu wire bonding investig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Intrinsic two-dimensional multiferroicity in CrNCl2 monolayer*
吹泡泡
迎“春”冰心
母亲
特殊任务
燃烧
诗画话 丁聪配画
诗画话 丁聪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