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构筑阅读新样态

2021-04-21蒋志芳

关键词:时空跨界身份

蒋志芳

摘要:“跨界”阅读就是以跨界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阅读、搜集、整理和提炼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多项阅读能力。跨时空之界,让阅读由“室内”跨向“室外”,由线下跨向线上。跨学科之界,让主题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由语文这一单一学科走向与他类学科的融合。跨身份之界,让阅读由“学生自读”跨向“师生共读”“亲子悦读”。

关键词:跨界;阅读新样态;时空;学科;身份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科边界正在模糊,各学科正逐渐走向融合,实现跨界。“跨界”阅读就是以跨界为核心,跨时空之界、跨学科之界、跨身份之界,构筑阅读新样态,引导学生寻找阅读对象的多元信息及其相互关系,在阅读、搜集、整理和提炼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多项阅读能力。

一、跨时空之界:从教室内外到“互联网+”的延伸融合

(一)由“室内”跨向“室外”

学校作为学生阅读的“原生空间”,肩负着向学生推荐读物和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重责。为达成这一目标,学校努力打造随处可见的室外阅读空间,让每一隅流淌的脉脉书香味,将学生从“室内”——课堂,引向“室外”。

打造“雅致阅览室”,让阅读多一分温暖。学校为师生设计阅览室,根据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下发的阅读书单,分类购置每个年级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个班级的学生每周均至少有一次机会在这里静静阅读,围绕一本书或几本书开展小型读书交流会,感受阅读的温暖。

打造“清新绘本馆”,让阅读多一份温馨。学校特意购置装帧精美、内容多样的,适合低、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打造全天候开放的“清新绘本馆”,让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随时翻阅自己喜爱的绘本,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打造“朴素悦读角”,让阅读多一份温润。学校在103个班级中开设“朴素悦读角”,鼓励学生捐献自己喜爱的书籍,与他人分享。“朴素悦读角”在早读、课间、午后开放,学生随时可向班级图书管理员借阅书籍,在温润的氛围中“悦读”。

打造“楼梯悦读吧”,让阅读多一份惬意。学校独具匠心地在楼梯拐弯处创建多个“悦读吧”,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走进这里,静心阅读,享受“悦读”的惬意。

(二)由线下跨向线上

由“室内”跨向“室外”的阅读样态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阅读空间,但较难监测阅读书目的供给情况,较难让学生随时共享阅读成果,较难测评学生的阅读情况。为此,学校又借助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全力打造的“阅读素养平台”,组织学生借助互联网开展大规模的交互性在线阅读分享活动,将阅读由线下跨向线上。

首先,教会家长、学生使用平台,按需添加书籍。语文教师会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或家长会,向家长介绍“阅读素养平台”的使用方法及好处,当场指导家长扫码加入平台公众号;利用晨会课,教学生使用平台,并在参考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下发的必读、选读书目基础上,征求每个年级学生的意见,将他们喜欢的书目纳入阅读单,请平台添加这些书籍。如此,学生课后就可以用家长的手机登录平台阅读,教师可以随时收到学生的阅读反馈,知道学生最近读了哪些书、阅读到哪里、阅读关注点有哪些、遇到了怎样的阅读困难等,同步给予学生鼓励、指点,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线上、线下融合,随时登记、评价。学校打通线上、线下阅读的屏障,指导学生随时在平台上登记自己线上、线下的阅读信息,如阅读疑难、阅读发现、阅读时长、阅读效果等。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可以制作一张“悦读卡”,内容大致涵盖主要内容、好词好句、书中片段仿写、阅读感悟等。“悦读卡”可以用学校下发的统一格式的,也可以根据自己想呈现的内容板块原创设计。另外,学生的读后笔记、朗读音频、思维导图等都可在平台上分享,接受教师、同伴和家长的评论和点赞,随时获得阅读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每月底,教师会针对学生阅读的总体情况做大数据统计,及时将结果反馈到班级群里。期末,教师又会根据学生的阅读登记信息,组织家长、学生参评,评出阅读书籍数量最多、阅读质量最高、阅读表现最为突出的“阅读达人”,推荐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悦小孩”评选。这种线上、线下的互动融合,打破了阅读时空的界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二、跨学科之界:从单一学科走向与他类学科的联结融合

理想的阅读生活,是多元开放的,是突破学科壁垒的,是关注书与学生生活联结的。跨学科之界,让阅读从所属的单一的语文学科跨向他类学科,与他类学科有机融合,是“跨界”阅读的重要特征。目前我们的跨学科之界的阅读,主要指向基于一个主题或整本书的“跨界”阅读,将语文、科学、音乐及美术等学科资源有机融合。

(一)主题阅读的跨界

主题阅读是阅读的重要形态。对此,教师习惯于围绕某个阅读主题,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或某些作家围绕该主题创作的作品,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有所收获。跨学科之界的阅读除了观照这些层面,在此基础上还会将阅读主题融入多个学科,让学生的阅读视角延伸到更远处。

例如,笔者开展“四季拾光”主题的阅读课,整合语文和科学的教材资源,由语文教师和科学教师合作完成教学,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阅读成长体验。阅读课上,科学教师结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四季的天气》,执教20分钟,主要帶领学生阅读与自然界科学现象有关的素材,感悟四季天气的冷暖变化;语文教师结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田家四季歌》,执教 20分钟,主要引领学生在诗歌文字中“穿行”,领悟四季天气的不同、农事的不一,感怀大自然的美好。两个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教出了四季的变化、冷暖、美好和关联。两个学科的教师,在守好自己的教育阵地之时,为别的学科教学补充了营养。这样的“跨界”阅读,打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他们提供了综合性学习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二)整本书阅读的跨界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专设《快乐读书吧》栏目,将整本书阅读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跨界”阅读主张将整本书阅读纳入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关系网”中,让学生以更多元的视角“俯视”整本书,深化阅读认知。

例如,与三年级学生共读《夏洛的网》一书,待学生对蜘蛛夏洛有了整体了解,并想对其做更深入的研究时,笔者邀请科学老师走进阅读课堂,请他带领学生通过观察、介绍,了解蜘蛛的种类、习性、爱好等基本科学常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蜘蛛与文学作品中的蜘蛛夏洛做比较,感受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性;鼓励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蜘蛛的故事。整个阅读活动,学生徜徉于科学与文学的殿堂中,带着好奇与新鲜去感知、欣赏、想象、创造……审美情感、语言潜力得到了有效激发,知、情、意、行得到整体提升。

三、跨身份之界:从学生自读到与教师、家长的互补融合

我们当前的阅读有一个误区:阅读应该与语文教师画等号,阅读质量的好坏往往与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画等号。殊不知,阅读关涉诸多身份,除了阅读主体——学生,还少不了教师、家长以及其他身份的阅读引领者。“跨界”阅读研究团队认为:没有陪伴的阅读是“0阅读”,学生的阅读之行,应有更多人的陪伴,同行同读。我们的“跨界”阅读,跨身份之界,让教师和家长参与进来,互补融合,成为学生阅读路上的重要他人。

(一)由“学生自读”跨向“师生共读”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阅读中师生情感的共鸣,能有效帮助学生增强阅读体验,获得阅读自由,实现自主阅读。让教师成为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将学生自读逐步引向师生共读,非常有必要。

例如,在五、六年级,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围绕教材里出现的必读书目开展“和老師同读一本书”的阅读活动。师生各自阅读后,每班推选一位学生,年级组内推选一名教师,组织阅读现场讨论会。其他师生观摩并参与整个活动过程。讨论会上,随着一个个话题的抛出,学生和教师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赞同,或反驳,或补充。学生在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时空里,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思维碰撞中,对整本书的感悟与理解得到提升。这是智慧的碰撞,也是发现的旅程。以“师生共读童话”为例,共读现场,师生都会根据各自对童话故事内容的理解,化身为不同的童话人物,有的头戴精致头饰,有的面戴生动面具,有的身着精美服饰……校长则变身为童话王国的国王,主持共读会。在再现趣味童话故事的过程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皇帝的新装》《龟兔赛跑》等作品中的白雪公主、小矮人,皇帝、大臣,乌龟、兔子等来到真实生活中。学生的演绎,教师的解读,校长的总结,一次次将阅读推向深处。在这样充满快乐与智慧的师生共读会中,诚实、勇敢、坚持、合作、善良、担当等美好品质,潜移默化渗进学生心坎。“师生共读”,点亮的不仅仅是学生阅读的灯,还点亮了他们的心灯。

(二)由“学生悦读”跨向“亲子悦读”

“跨界”阅读注重家长的参与,鼓励家长成为学生的“悦读”大伙伴,率先读起来,然后带动孩子读,最终让孩子成为爱阅读的人。

“暖暖的悦读”。我们组建了“亲子悦读”QQ群和微信群,发动家长及时上传自己和孩子每天共读的书目、场景,可以是拍照、拍视频的形式,可以是美篇上传的形式,留下阅读的点点滴滴。而这些点点滴滴,都是一学年下来考核学生阅读成果的重要参考指标,会被放入成长袋。

“甜甜的悦读”。学校倡导家校共建“阅读存折”。通过这本存折,记录学生读过的书、读书后的感悟、读书反思、读书疑问等。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可以在存折上存下一个愿望,由家长定时找教师兑换积分卡。每学期结束,教师会以存折积分作为考评依据,评出“班级悦读十佳”。

“好玩的悦读”。学校动员语文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班班有读”阅读活动。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和家长、学生一起参与。阅读过程中,每个阅读者都可以随时将自己的阅读视频、阅读照片发布到QQ群、微信群,相互鼓励,相互评价,共享交流,共同成长。

不管是“暖暖的悦读”“甜甜的悦读”,还是“好玩的悦读”,不管是表现优异的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学校都会为他们颁发奖品,以示鼓励。而奖品,也以书籍为主。当然,学校也会鼓励家长在重要的日子里或者在孩子表现优异时,给孩子送书,并在扉页上写上爱的寄语。

种子的发芽需要泥土、雨水和阳光。“跨界”阅读,正是在为学生这粒稚嫩的种子输送泥土、雨水和阳光。“跨界”阅读,重参与,重体验,重过程,建构了阅读新样态;“跨界”阅读,催生了学生、教师、家长的合作阅读共同体,为学生的成长输送了新的营养。以“跨界”阅读构筑的阅读新样态,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构筑的多样化、多元化样态,引领着学生走向了更有意境、更有意义、更有意思的阅读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新样态会让学生长出驰骋阅读天空的有力翅膀,向着更远、更明亮的那方飞翔……

例如,读完《黄花梨棋盘》之后,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更多的艺术文化。古籍的保存与修复、谜语的种类、围棋的起源、唐代棋手的故事、古代制茶之术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等待学生探寻。我让学生自主组建文社,走进大街小巷去寻访福州的传统艺术文化。通过实际调研,他们发现制茶、制棋、制油纸伞、古物修复等传统手艺,有些得以传承,有些已渐渐失落。他们寻访了手工剪纸、手工扇画、手工皮革、手工面人、手工糖画,还有福州独有的软木画、脱胎漆器、寿山石雕、牛角梳等,拍摄了制作视频,采访了工艺传人,为福州的传统工艺文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了解了传统工艺的前世今生,大开眼界,收获丰厚。重读《黄花梨棋盘》时,他们也是兴趣高涨。

(四)开展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创意写作,让学生动笔书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确实,一切文学创作都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丰富的课外阅读、多彩的日常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创意写作与课外迁移的各种活动紧密相连,无论是采访聆听、观看视频,还是社会调研,都可以成为创意写作的源泉。参与上述三种活动,学生不仅去听、去看、去找,而且要去写,把所听、所看、所思转换为文字。让写作建基于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中,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无事可写、思路混乱、结构断层、笔端枯涩等问题,让写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天成。因为写作素材信手拈来,写作过程也就得心应手。

创意写作有多种形式,如仿写、续写、缩写、改写等,是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思考和延伸。例如,在阅读《想赢的男孩》之后,引导学生“穿越空间”,想象时代变迁,二十年过去了,那个“阳光瓶子”辛可夫怎么样了?他的生活是输还是赢?让学生以“二十年后又见辛可夫”为题,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描写二十年后的辛可夫。基于对《想赢的男孩》的充分阅读,学生的想象虽天马行空,但并非不着边际。

又如,阅读《黄花梨棋盘》时,恰好新闻媒体正沸沸扬扬地讨论“机器人战胜职业围棋手”这一现象,于是,我们让学生围绕“围棋赛中冯川战胜贝塔狗”这一话题,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人类的灾难,还是福音”,要求学生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再如,“奇域”小说系列涉及杭州、西安、南京等古都,读完,让学生回答:你去过哪些古都,最喜欢哪一座?让他们做一回小记者,去了解手工艺人的故事和绝活,写一篇采访稿。因为前期做了扎实的阅读功课,学生写得也就轻松;因为有了趣味写作作为课外延展,学生读得就更加深刻、更有动力。

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的眼光不断拓展,从关注眼前的一个个文字符号,转向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逐渐把整本书读通、读透、读薄……

猜你喜欢

时空跨界身份
跨越时空的相遇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
跨界•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