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三駕馬車”計劃切莫淪為跛腳計劃

2021-04-21本刊

澳门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計劃電子消費

2021年3月15日,特區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佈將推出“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包括4月份提前發放現金分享,並且推出一系列針對性的消費優惠、支援無薪假人士及返稅減稅等惠民惠商措施。計劃一出,便引發本澳全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贊賞者有之,“吐槽”者有之。其中部分社團機構還組織市民舉行簽名活動,借助媒體或直接向政府表達不同意見和建議。

振興計劃與支援計劃有區別

引發市民反映不同意見和建議重點集中在有關計劃中電子消費券的方案問題。有人稱其操作複雜不實用,有人認為設門檻消費享受優惠券方式增加市民消費負擔,更有人建議直接改用去年發放電子消費卡形式促消費。面對社會的關注和市民的熱情參與,特區經濟財政司李偉農司長及其團隊近期主動走訪社會各界團體,充分聽取社會各方的意見,並明確表示,特區政府將會認真分析社會各界的意見,對電子消費券方案作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以期達致保障就業、穩定經濟、惠顧民生的政策目標。前期的互動可謂真誠坦率,交流有序,值得肯定。但社會上少部分人不乏有錯誤理解、偷換概念、有意無意間充當“帶路黨”之嫌,也須引起高度重視。

3月23日下午,也就是政府公佈“2021保就業 促經濟 顧民生計劃”的第八天,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出席有關活動後首度發聲稱,政府一直關注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引發社會不同的聲音及不滿,承認使用方式上較為繁瑣,政府對此感到抱歉。賀一誠稱,社會上對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出現不同意見是好事,政府會認真聽取意見,提出優化方案,如果未能如計劃時間執行或會向後推延,最終希望爭取共識才推行。他強調由於有關計劃需要修改財政預算案,並交立法會審批,計劃還未交立法會因此不存在撤與不撤的問題。賀一誠還強調,消費優惠計劃的目的是希望振興經濟,與支援措施的性質不一樣。“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包括4月份提前發放現金分享、推出一系列針對性的消費優惠、支援無薪假人士及惠民惠商等措施。現金分享和去年的消費卡是普及性的支援計劃,然而電子消費劵並非普及性政策。電子消費劵是希望透過消費優惠振興經濟,帶動澳門市場資金循環,穩企業進而達致保就業的目的。賀一誠明確,至於其他如提前發放現金分享、優化帶津培訓、稅費減稅“食住遊”等沒有爭議的,就按程式先交立法會審批。

承前啟後推經濟復甦新舉措

不管是政府公佈計劃中消費刺激計劃內容因出現不同聲音可能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推延,都不影響我們對整個計劃的觀察、討論和分析。

如果認真仔細研究和分析特區政府3月15日公佈的“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可以看出,該計劃是參考了國家推行的內循環新經濟模式,尤其是擴大內需經濟,並結合澳門從去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引致的經濟停頓到今年努力爭取經濟復甦的實際情況而制訂的,可謂是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借鑒國內等地成功有效經驗的基礎上出籠的,非個別人理解和所說的“拍腦袋”計劃。

有一個情況值得注意,本次計劃一出籠,就有人拿著去年的兩輪經濟援助計劃作比較,馬上從以往簡單地享受救濟、獲取更多福利的角度去衡量判定本輪計劃是否符合自己過往的意願,因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關注社會的面不一樣,加之看問題所站高度的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會有落差,甚至是有偏差,這情有可原,也能理解。

政府本次計劃是在進入2021年疫苗開始接種,防控疫情進入新階段後,針對本澳面對的整體社會形勢,經濟發展情況,旅遊復甦苗頭顯現及參考吸納內地和周邊地區成功有效經驗等基礎上,有的放矢做出的計劃。本次計劃重心在“保就業”,因為就業是民生之本,牽一發而動全身,沒有就業就沒有勞動者持續生存、養家糊口的收入,就無法為社會創造新的物質財富及穩定自己、家庭、社會的思想基礎,也就是精神財富。而要保就業,就必須利用、挖掘和撬動社會現有分散資金,通過政府補貼優惠引導日常消費方式,加快、加大啟動社會資金流動,從而帶動社會各類中小企業產品轉換、商品流通、經濟復甦、延續發展。只有企業盤活了、穩定了,經濟呈現復甦態勢,才有可能增加市場用工量,提升社會就業率,從而令“保就業”落到實處。

就業增加,民生改善;就業保障,生活保障;生活保障,百姓安心,社會基礎自然就能穩固下來。就業、經濟與民生這種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係必須清楚地理順和加以認識,否則就會主次不清、本未倒置,陷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泥潭,難以自拔。

辯證客觀認識新一輪消費計劃

目前,本澳經濟正處於復甦的過渡期,特區政府把握時機作出本輪有針對性的新部署,本輪計劃的核心理念是通過政府在消費市場投放資源(消費劵),通過讓全澳人士在日常的本地消費過程中獲取一定比例的消費劵,享受政府補貼的優惠,再鼓勵開展循環消費。這有助於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延續經營,從而保障和增加員工就業。

只有政府團結凝聚起全社會共同的力量,通過參與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才能建立有效及持久的經濟內循環,帶動本澳社會、經濟和民生的全面復甦。正如賀一誠所表達的,本輪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是振興經濟計劃,而非前兩輪消費卡的援助救濟計劃。

對待政府的這一輪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全澳市民要抱著顧全大局的思想,用一分為二,辯證思維的方式去認識、分析、理解就業——經濟——民生之間的關係和作用,兼顧好社會——家庭——個人三者之間的責任與關係,如同重新理解領悟古人“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涵義與道理,這樣才會不難領會、理解、接受政府這一輪電子消費計劃的初衷和目的。

“三駕馬車”並進經濟復甦才有望

“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公佈僅八天,計劃中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就因爭議,被行政長官宣佈進一步完善後延遲推出,這不免令本澳在困境中掙紮等待一年多,期盼著雨露滋潤的中小微商業、餐飲等企業倍感遺憾,也會令本澳政府和經濟界專家、學者期許的通過“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這“三駕馬車”相互作用、齊頭並進的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措施及願望,不得不因其中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的缺失和延後,變成跛腳而無法快速啟動起來,從而影響經濟振興措施的順利有效推進,延遲本澳經濟復甦進程。

聽取民意是為了做出更好的決策,希望特區政府一方面傾聽社會反饋意見,加快改進完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方案,另一方面本著為特區經濟振興負責的態度,要有堅守的初心和原則。對做的對、有信心的事,要在做好耐心說服、宣傳、解釋工作的同時,還要有正確、科學、客觀分析形勢,勇於堅持、敢於承擔、力排眾議,大膽嘗試,勇敢邁步的決心和意志。

改革、創新、突破需要勇氣和膽識,疫情嚴重困擾下的澳門更需要堅強的特區政府把準方向、掌好舵手,引領本澳經濟早日走出沼澤地,奔向希望的明天。

編者按:正在本刊編輯排版之時,3月27日,特區政府多個官方綱站,發佈了特區政府“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優化方案將盡快公佈”的消息,要議是“特區政府連日來聽到居民較傾向去年使用消費卡模式的意見,將會循此方向對原有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的方案進行優化,讓居民更便利享用今次優惠。待技術工作落實後,將儘快向社會公佈優化方案”。而多家媒體近日更是直白的引用采訪相關社團負責人及政治人物的話稱,本輪消費優惠計劃優化方案將有3方面調整:一、朝所有澳門居民都能照顧;二、因應計劃比較煩瑣,會採取消費就立即扣減,令大家更便利,同時因應不同群體需要設有實體卡和電子支付模式;三、會為收入受影響和困難的家庭增設啟動金,預料會以實名登記方式推出,包括無論長者、未成年人等都能受惠,期望推動內循環。

由此可看出,在一些社團及議員以代表“民議”的名議施加的壓力下,特區政府原先推出的“扛桿理論”刺激消費優惠計劃不但可能流產,還會因政府為全澳市民消費無償注入“啟動資金”,然後再實行消費立減措施,政府還得為這部分消費立減額度“買單”、填補窟窿的雙重補貼做法付出更多的費用,等於整個消費計劃趨勢是政府掏錢“請客”+“消費再補貼”,令本澳幾十萬居民再一次享用一頓“免費大餐”、“皆大歡喜”而收場,原消費計劃淪為“跛腳”的顧慮已再所難免。

猜你喜欢

計劃電子消費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电子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