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视角下的培智教学策略

2021-04-21张彩珍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8期
关键词:培智教育微课教学

张彩珍

摘要: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下,微课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文中分析了特殊教育学校引入微课程的意义以及微课程的开发原则,阐述了我的微课设计策略:学科不同,知识类型不一样,微课的类型也就不一样,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学科要求、知识类型、素材呈现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课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关键词:微课;教学;培智教育

当今的教育是信息化教学理念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下,微课更是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每一个智障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一、特殊教育学校引入微课程的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语言能力差,认知能力低下,理解力水平低,对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借助微课,教师不仅能够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还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微课为学生们提供具体而真实的操作内容,有利于智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帮助他们攻克重难点,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二、特殊教育学校微课程的开发原则

内容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微课,将教学重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题目不能太宽泛,涉及内容不宜太广,时间不宜过长,针对一个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将抽象的内容转变得形象、直观。

目标的制定。微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出课标的主要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要以学生实际为依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制作的流程。微课设计包括内容选择、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脚本设计、素材搜集、视频录制、后期制作等环节。

三、我的培智课堂微课教学策略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哪个学科,只要学生对于知识重难点理解有困难,只要我能做到的,我就搜集素材,通过微课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当然,学科不同,知识类型不一样,微课的类型也就不一样,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学科要求、知识类型、素材呈现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课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生活数学的知识比较抽象,培智班的学生对于数字也不敏感,课本上的练习题形式较为单一,再加之数学自身具有一定的烦琐性和逻辑性,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思维的发展难以实现。基于此,我就选择制作了演示型的微课,帮助学生学习。比如本學期我带的三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为得数是6-10的加法。在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时,部分学生就不能理解加法的含义,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理解了加法的含义,但还是不会计算,这个难点不突破,不仅本课的学习任务完成不了,对以后得数是7-10的加法的学习也会造成困难。我就制作了演示型微课《得数是6的加法》,通过视频演示从头数、接着数两种方法。视频中,我每数一个对象就用数字表示出来,数到几就标出数字几,这样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就能很好地掌握从头数和接着数两种计算方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更加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解决了得数是6的加法的计算问题,后边学习得数是7-10的加法的时候也是轻而易举。

绘本课上,集故事、图画、色彩、想象为一体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需要我们的精彩解读,单凭声音是难以传递丰富的信息的,微视频将画、音、形、色融于一体,利用听觉和视觉驻留规律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如绘本故事《猜猜我是谁:我的身体很特别》,主要内容是:认色+辨形+听声+数数,动脑动眼又动口,小孔看细节,大图现全貌,教会孩子“以小见大”。我通过“海底的动物你知道多少呢?你知道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吗?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小洞洞看一看,猜一猜它们是谁,并数一数每种动物的数量”导入,图文并茂的小洞洞里的动物特征,以及小手指的点数,让学生边看边猜,接着出示答案,这样,每一种动物的特征及数量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透过洞洞看一看,通过语音听一听,猜一猜向日葵、足球、雪人这三种事物。通过学习,知道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用明亮的眼睛观察,用智慧的头脑思考,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生活语文课上,我教学了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家》之后,学生能有节奏朗读课文,能用文中句子回答课文中事物的家是什么,但是没有深入到具体情境中去体会课文意境,没有对“家”的意义的具体认知,这也是学生不会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原因。因此,我设计了微课《家》,创设了奇幻之旅,我带领学生开始了草原上、树林里、小河边、魔法实验室中的旅行,旅行结束后回到学校和其他老师同学一起快乐地活动。在我创设的奇幻之旅中,学生理解了“家”的含义,并在结束语“大自然中的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家,我们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去发现它们”的结束语中引发学生思考。

德育课上,简单的说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是形式,只有通过视频或实情实景的行为引导才会取得效果,微课做为一种短小精悍的视频题材,能很好地为我们服务。如学习《分享》时,学生不理解“分享”,我就制作了微课《分享的快乐》,微课中,我以黄咕力不给红咕力分享积木到给红咕力和粉咕力分享积木的对比为切入点,还录制了我校其他学生分享玩具、分享文具、分享零食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并明白什么是分享,并知道分享是快乐的,要学会分享。

当然,我还根据课型以及实际需要制作了讲授型、讨论型、探究型与合作型微课,不拘一格,只为学生及课程的需要服务,在实际运用中也是游刃有余,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小小一个微视频,小小一节微课,折射了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视角。对教师而言,微课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要求相当高。教师除了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外,更重要是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开发能力。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其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我微课制作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当然,也有美中不足,我的微课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体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就学科知识和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系统整理,形成学科体系,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移动终端学习等,把这种教学模式做到极致,为残疾学生提供一个长久有效、安心舒适的学习平台,和其他老师共用共享,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静艳,葛小国.聚焦培智课堂,建构数字化教学模式[J].小学教学研究,2015(17):29.

[2]孙小玉.“微课”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53.

[3]董彦斌.特殊教育学校微课程应用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1):249.

猜你喜欢

培智教育微课教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有感于小学特殊教育之培智音乐教学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培智学校体育课中有效实施分类教学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