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茭和灰茭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1-04-20王树茂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茭白防治措施

王树茂

摘 要:茭白在培育和种植过程中,若茭白黑粉菌侵入效果不佳、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气候干旱、缺肥或肥料过多、分蘖过多等,都会引起茭白出现雄茭和灰茭;杀菌剂使用不当以及不良射线的辐射也是茭白发生雄茭和灰茭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选用优良茭白品种,注重种株的更新和优化,坚持年年选种、择优选种;优化茭白田间生长环境,谨慎使用杀菌剂,从根本上降低雄茭和灰茭的发生概率,以有效提升茭白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茭白;雄茭;灰茭;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4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6-0048-02

茭白是一种水生多年生宿根草本蔬菜,也被称为茭笋、茭瓜,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栽培,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也多有栽培。茭白黑粉菌是一种专门侵染茭白植株的营养真菌,可以在茭白植株地面根茎基部位形成,并侵染茭白新生芽,适合在日平均气温15~20℃、湿度85%以上时萌发,并侵入茭白植株内使其产生可食用的膨大肉质茎。而未受侵染的茭白不能发育成膨大茎,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雄茭;若膨大茎内部充满灰褐色的冬孢子堆,这种情况被称为灰茭。雄茭和灰茭都不可食用,没有商品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对茭白生产影响较大,一经发现应及时清除。

1 雄茭和灰茭发生的主要原因

雄茭和灰茭发生原因主要与茭白黑粉菌对茭白植株的侵入量以及茭白田的实际生态环境有关。

1.1 雄茭 雄茭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茭白长势过于旺盛,或环境不利于茭白黑粉菌生长,或采用了不利于茭白黑粉菌生长的栽培措施,导致茭白黑粉菌不能在其体内产生菌丝体,影响了侵入效果,从而形成雄茭。黑粉菌的传播主要是由上一年的地上茎基部传到嫩苗上,虽然地下茎也有传播,但传播率极低。因此,若连续多年采用地下茎进行繁殖,则雄茭就会增多,出现不产茭的现象。因此要选择结茭的带有地上主茎的植株进行繁殖,以保证黑粉菌代代相传。另外,由于茭白的地上茎需要足够多的茭白黑粉菌侵入才能形成膨大茎,栽植过程中若杀菌剂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茭白黑粉菌大量死亡,导致雄茭大量发生。

1.2 灰茭 有些茭白虽然受到茭白黑粉菌的侵入,成功与之建立起共生的菌丝体,但可能会由于气温不适、缺水缺肥、茭白分蘖过多等因素,导致茭白植株内部营养物质发生变化,茭白黑粉菌从营养生长方式转变为生殖生长方式,在茭白膨大茎内部形成大量灰褐色孢子,从而形成灰茭。另外,若受到钴60辐射,也会大大提升灰茭的发生概率。

2 雄茭和灰茭的遗传特性

多年种植实践表明雄茭具有多代遗传的特性,即雄茭很难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被茭白黑粉菌再次感染。灰茭具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在多年种植后其后代依然是灰茭。茭白植株在经过扩散繁育和人工培养后,种性很容易发生异变,但由于植物芽变的几率很低,因此茭白的植株遗传性异变很可能是由于茭白黑粉菌的异变引发的。在常规田间栽培条件下,正常茭白可能会变成灰茭,但灰茭不会变成正常茭白,说明茭白黑粉菌对环境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每年都要对栽植的种株进行精挑细选,以保证茭白具有优良的品种。良好的种株是田间生产的物质基础,不仅能降低雄茭和灰茭的发生概率,还能提升茭白产量和质量。

3 雄茭和灰茭的辨别方法

雄茭长势通常较为繁茂,比正常茭白和灰茭高大,叶片数量较多且更为宽大,呈深绿色,前端下垂,且叶脉数量也有所增加,分蘖能力更强,由于不能形成膨大茎,一些雄茭通常会抽穗开花。灰茭长势也要略好于正常茭白,叶片和叶脉数量较雄茭略少,比正常茭白略多,特点是成茭较晚、膨大茎略小、内部充满灰褐色孢子堆。另外,雄茭、灰茭、正常茭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将灰茭解剖后与正常茭白比较可以发现,灰茭内的孢子堆在孕茭初期就已经形成,而正常茭白只有极少数会在膨大茎完全成熟后才形成微量的冬孢子,并不足以发生灰茭。对茭白进行双季节培育发现,灰茭多发生在秋季,而夏季不会发生灰茭情况,即使出现,该植株在夏季也能形成正常的膨大茎。

4 雄茭和灰茭的防治措施

4.1 清除田间雄茭和灰茭植株 在秋季茭白采收过程中,一定要在发生雄茭和灰茭的植株上作好标记,采收完毕后及时将其彻底清除。

4.2 种植前优选茭白植株 在种植茭白时,应选择长势良好、分蘖整齐、结茭部位略低、结茭数量多且未见黑粉菌孢子堆的茭白植株作种,且其重量与大小应尽量保持一致,以保证同一批种植的茭白成熟期一致。留种植株一定要留有地上茎,保证其中有足够的黑粉菌在新生植株中顺利传播。优先选择孕茭较早,茭肉壮硕,两侧带有对称的2个分蘖的植株,并配合墩选和苗选等方式优化茭种。选种应坚持每年进行,以不断提升茭白纯度。

4.3 重视茭白栽培的日常管理 每年春季应对茭白植株的老墩进行割压,但不能将老墩的地上主茎全部割去,这样可能会破坏黑粉菌的传播,从而产生雄茭。老墩割压的目的是降低其分蘖节位。老墩发芽后,应及时将过于密集的分蘖去除,保证发芽的整齐性。采用合理的方式保证茭白种植区域光照、通风条件良好,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方便田间操作。定植后,应始终保持茭白田湿润,避免干旱缺水现象发生。茭白分蘖前应灌浅水,生长中期应适当进行排水耕田、清除杂草,持续高温时应灌深水并在傍晚进行换水,抑制生长后期的分蘖情况。保证茭白生长过程中养分充足,前期施足基肥,及时追肥,从而促进分蘖,气温较高时应控制肥量,避免植株生长过盛。及时清除茭白田间杂草,发现病叶、黄叶要立即去除,并做好病虫害防治,保证茭白健康生长。

4.4 降低其他因素影响 茭白种植过程中,合理选用杀菌剂,避免茭白受到钴60射线的辐射,能够较好地防止雄茭和灰茭发生。酮类、醇类、唑类等类型的杀菌剂,若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茭白产生雄茭或畸形茭,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所有茭白不孕茭,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剂。另外,若茭白种株受到钴60等不良射线的辐射,产生灰茭的概率会大幅提升,造成巨大损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5 小结

茭白在培育和种植过程中,若茭白黑粉菌侵入效果不佳、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气候干旱、缺肥或肥料过多、分蘖过多等,都会引起茭白出现雄茭和灰茭;杀菌剂使用不当以及不良射线的辐射也是茭白发生雄茭和灰茭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选用优良茭白品种,注重种株的更新和优化,坚持年年选种、择优选种;优化茭白田间生长环境,谨慎使用杀菌剂,从根本上降低雄茭和灰茭的發生概率,以有效提升茭白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葛鑫涛,翁丽青,郑春龙,等.双季茭白中菰黑粉菌遗传分化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2020,386(04):126-135.

[2]程岩,沈崇尧,裘维蕃.关于茭白黑粉菌的正名问题[J].真菌学报,1989(01):11-18,83-84.

[3]闫宁,薛惠民,石林豫,等.茭白“雄茭”和“灰茭”的形成及遗传特性[J].中国蔬菜,2013,1(8X):35-42.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茭白防治措施
太湖茭白
“黑心”茭白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浙江省双季茭白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