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全麻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4-20赛,熊

陕西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围术

彭 赛,熊 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7)

老年患者对手术耐受力较差,全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可避免,老年患者不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且围术期应激及苏醒期躁动强烈,造成麻醉及手术风险较高[1]。如何稳定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减少躁动发生,也是临床待以解决的难题。近年,中医学受到广泛关注,针刺、汤剂等中医疗法具有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其中针刺镇痛效果也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2]。有学者基于针刺镇痛的基础,将针刺应用于全麻手术围术期,发现针刺不仅能辅助镇痛,还能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局麻药物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3]。故针刺在全麻手术围术期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对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以评估针刺在围术期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82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联合针刺干预44例(针刺组),未予以针刺干预38例(常规组)。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80岁;②麻醉分级为Ⅱ-Ⅲ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③腹部手术情况、实验室检查、躁动评估等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高血压且术前未得到有效控制;②既往神经精神疾病史;③酗酒、吸毒或药物依赖史;④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⑤术前存在老年痴呆等认知功能障碍。针刺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60~76岁,平均(66.25±3.89)岁;体重45~89 kg,平均(67.92±14.36)kg。受教育程度为文盲2例,小学15例,中学(中专)22例,大学(大专)及以上5例。常规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0~75岁,平均(65.19±3.62)岁;体重43~87 kg,平均(65.41±13.24)kg。受教育程度为文盲1例,小学12例,中学(中专)21例,大学(大专)及以上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1.2.1 常规组:行全麻,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诱导麻醉使用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2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0.5 μg/kg;术中靶控注射丙泊酚1.5~2.5 mg/(kg·h)+瑞芬太尼0.04~0.4 μg/(kg·h),并间断应用苯磺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40~60;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肌松药物,减少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浓度。

1.2.2 针刺组:在上述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干预:取足三里、合谷、内关穴,使用低频电针刺激仪(南京小松医疗仪器研究所,型号:XS-998B04),设置疏密波(2/20 Hz),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针刺20 min后行麻醉诱导。

1.3 观察指标 ①麻醉前(A0)、气管插管后(A1)、划皮后(A2)、拔管时(A3)血流动力学:利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②苏醒期躁动情况:根据苏醒期躁动情况分为0级(安静合作)、1级(轻度烦躁、吸痰时肢体躁动伴呻吟)、2级(无吸痰等刺激操作时也存在躁动、持续呻吟、需固定上肢)、3级(剧烈挣扎、喊叫、需压迫四肢),1级及以上为发生躁动[4]。③A0、A3时应激反应: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由德国罗氏公司生产)检测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④认知功能及认知障碍发生情况: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测试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水平并以文盲≤17分、小学文化≤20分、中学(中专)文化≤22分、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23分判断为术后认知障碍[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比较 见表1。A1~A3时,两组MAP、HR均较A0时升高(P<0.05),且常规组A1~A3均高于针刺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比较

2.2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比较 见表2。针刺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其躁动分级均低于常规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清Cor、NE水平比较 见表3。 A3时,两组血清Cor、NE水平均较A0时升高(P<0.05),且常规组高于针刺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清Cor、NE水平比较(nmol/ml)

2.4 两组患者围术期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障碍比较 见表4。术后3 d时,两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常规组低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表4 两组患者围术期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障碍比较

3 讨 论

全麻手术中气管插管、划皮、拔管等刺激性操作可造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机体儿茶酚胺大量分泌、释放,引起应激反应增强、血压及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升高,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6-7]。老年患者身体器官功能退化,心血管储备能力差,麻醉药物耐受力低,围术期应激反应可造成剧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手术安全性受限[8]。保证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也是临床待以解决的难题。针刺镇痛是近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9],针刺不仅能提高机体痛阈,且能刺激机体释放大量内啡肽、5-羟色胺等镇痛介质,达到良好镇痛效果。针刺应用于围术期则能增强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10]。

本研究取足三里、合谷、内关穴行电针刺激,其中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针刺可通经活络、补中益气[11];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是临床常用镇痛穴位,针刺可调节循环系统,稳定血流动力学[12];内关则属手厥阴心包经,针刺可镇静定痛,安神宁心[13]。杨勇等[14]也发现,针刺足三里、合谷、内关应用于围术期,可发挥良好镇静、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A1、A2、A3等刺激性操作时,MAP、HR均较A0时升高,也证实,术中操作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而A1~A3时,常规组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大于针刺组。考虑该结果的原因为:麻醉前针刺足三里、合谷、内关穴,使患者痛阈升高,同时释放镇痛介质,发挥良好镇痛效果,避免术中刺激性操作引起的HPA轴过度激活,而降低MAP、HR波动有关[15]。不仅如此,两组A3时血清Cor、NE水平虽然均较A0时升高,但常规组高于针刺组,也表明针刺组应激反应较常规组轻。分析其原因与围术期针刺干预产生良好镇痛效果,避免HPA轴过度激活,控制机体儿茶酚胺分泌,防止血清Cor、NE水平大幅升高有关[16]。

据文献报道[17],苏醒期躁动与低氧血症、快速苏醒、肌松药残留等多种因素相关,而老年患者对麻醉药物及手术耐受力较低,术后发生苏醒期躁动风险更大,易产生严重血流动力学波动,产生严重不良后果。本研究中,针刺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低于常规组。这也与针刺干预的镇痛效果可调控围术期应激反应,减轻拔管时机体的防御性反应,使苏醒质量改善有关[18]。此外,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以记忆受损、精神错乱、人格改变等为主要表现,其发生与术中麻醉药物、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相关[19]。本研究也发现,虽然两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均较术前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但针刺组MMSE评分仍高于常规,且具有更低的认知障碍发生率。究其原因可能与针刺干预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而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减少炎性因子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防止损伤脑组织,保护认知功能有关[20]。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