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精神

2021-04-19赵志远

参花·青春文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碎花元宝嘴唇

我对上海是没有恶意的,我觉得我得提前说一声,以免被扣上地域歧视的帽子,况且上海倒是没必要这么拘谨,毕竟本就没有地域上的压力,要说真的有,那肯定是某些人带着羡慕嫉妒的成分而来的了。我没去过上海,故我所谓的上海精神大抵都是由毛先生熏陶而来的。

不少人总有个奇怪的口头禅,听多了也就成了那个人特有的标志,毛先生外头有名号,就是因为他那口厚重浓郁的口音,加上那句常挂在嘴边的“真呐”。

真呐!毛先生说话的前缀必定是这个,起码是在他陈述自己观点之前,总会加上一句,就算不是,旁人也会想到那两个字。他的“真呐”,似乎是在强调自己说的是真话,但是我们总有些叛逆思想,总觉得他说的未必是真。

毛先生之所以叫先生,是因为他爱讲道理,尽管没人爱听,也没人想搭他的茬,但这并不能成为消磨毛先生热情的原因。他最爱谈的是上海,一直都是,似乎与上海扯上关系之后,他那口不标准的乡下普通话也变得不是那么罪过。

我最早认识他是在大学伊始,开学报到那天,我一眼就看到他站在角落,肩上背着碎花蓝色包袱,他通体发出的是那种浓郁的土碴子味。他手里拖的皮箱子,也是被磨得发光的那种人造皮革,他站在一旁张望,我不知道他在等什么,只觉得这个人很有趣,就多瞟了他几眼。

他长得不好看,虽然我不该对别人的模样指手画脚,但是他那洼下去的脸不那么想,他的鼻子就像置气一般,故意比嘴唇和眼睛低几公分,好让别人先注意到他那不容易发觉的鼻头。嘴唇也不罢休,下嘴唇尤为出力,拼了命地往外努着,总算给嘴唇争了口气,凸显了出来。因为他那中间洼两头高的地势,给他的眼睛带来不少麻烦,那对鼓起的眼睛只能兀自长在斜坡上,活像一锭元宝。

我再看他时,他那元宝状的脸变了模样,他稍微颔首,显得鼻子处的阴影更加深厚。他终于等来了他要等的人——一个中年男人,那个男人佝偻着腰,手里捏着各色条据,满头的大汗,应当是元宝的父亲。

我又看了一眼这对父子,儿子足足比父亲高了一个头,儿子似乎不满意父亲让他等了那么久,撇撇本就突出的下嘴唇,没有说话,接过条据,把碎花包袱、人造皮箱子一一扔给矮个子,就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走了。

我甚有不满,但是不想发作,也无处发作,毕竟这是大学,林子大了鸟也杂,我排队领完条据,便也去宿舍找寝室。

入门便见到放置在地上的碎花蓝色包袱,就一瞬间我想到毛先生的元宝脸。我推开门,看见方才的矮个子男人正爬到床上铺着床单,见有人进来了,有些慌张地扭过头,呆呆地看着我。我愣了几秒:“叔叔您好。”我先开了腔。“诶,诶,你好,同学你好。”男人操着一口地道的方言。

我说不出是什么地方的方言,但是感觉这个男人散发出的友好淳朴一下子让我对他那个元宝儿子更加感兴趣了。

毛先生是在上海住过的,反正他那么说。

“真呐!这里是远远比不上上海的,上海高樓多、酒店多,到处都是高档酒店,我从前住在那里的时候就发现了。”

没人理他,谁没见过高楼,谁没去过酒店?我们都不愿多和他说上一句。尽管没人搭理他,但他还是得意地把元宝脸微微抬起,露出神气的模样。就好像没人想拿这里同上海去比一样,所以他总热衷去做些别人不做的事。

到了洗澡的时候,我们一窝蜂往公共澡堂子拥去,他也发表一通感言。

“真呐!上海的大学都是独浴,哪有这样下饺子的?一个个赤身白条的,这里的大学也是比不上上海的哇。”

依旧没人搭理他,但是他凑过来了,非得让我们帮他?一下背,打个肥皂,这也不像是洗惯了独浴的表现。

毛先生不消停,要不怎么叫他毛先生呢?团建聚餐他也少不了发表言论。

“真呐!这菜也是比不上上海的,那次我吃的上海菜馆子,那味道……”

我们瞥了他一眼,有人开始逗他:“毛先生,你晓不晓得这是个什么玩意?”

毛先生被打断了,有些生气,他顺着那人筷子的方向望去,一盘小酥饼七七八八地摞在盘子里。

毛先生想了一下,说道:“这我怎么知道?”

那人笑了笑,对毛先生说:“高桥松饼,我们特意为你点的哩,这可是上海特产呐,你这……”逗毛先生的人很是聪明,他留了一段白,加上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剩下的就看毛先生的了。

毛先生自然乱了阵脚,元宝脸也不那么圆润了,眼睛忽然瘪了下去,嘴巴也臊得缩回去了些。他咽了口唾沫,为了找回颜面,他又给我们讲了许多他在上海的事情,最后得出的结论自然是:谁都有记性差的时候,不认得松饼并不可耻。我们笑着应付他,上海也会原谅你的!

他忽地来了劲儿,又开始讲些什么,我们也都吃得乏了,不想同他再争执什么,就由他去讲,到了付钱的时候,又有人逗他:“毛先生,我问问你啊。”

毛先生打断了他:“真呐!你们这样喜欢给人起外号的人,上海的大学是没有的。”

那人没管他这句,继续说道:“毛先生,这上海的物价自然是比这里高的吧,毕竟这里是比不上上海的,那物价一定也是如此。”

“真呐!这里是比不上上海的,上海的物价自然是高的。”毛先生的元宝脸又圆润起来了。

那人忽然咧开了嘴,说道:“能在上海立住脚,毛先生一定是不计较钱的,我们可都是寻常人家,这饭钱你看是不是要……”说的话又戛然而止,好像刚才逗毛先生那招起了作用,这个人也学着用了起来。

毛先生听完似乎冒了汗,这应该是吃火锅的后劲,总之他不吱声了。

“算啦!你看毛先生的元宝要裂开啦。”不记得是谁帮毛先生解了围,我们乱哄哄笑作一团,毛先生竟也笑了出来,大概他知道他只要笑了出来,就不用被要挟付这顿饭钱。

这确实很奇怪,毛先生素来是有股上海精神的,但是这精神一到金钱利益这里似乎就变成了汗水,一道流了出去。还有附加的就是裂开的元宝,他在那里不好意思地笑了又笑,我总觉得他是在笑自己,是为了之前的言语赎罪。

直到现在毛先生还是会把这里的种种拿去和上海比较,结论自然不用多说,上海是好的。他自然是把上海同自己连接到一起去了,他可不管人家乐不乐意,我们也知道,他可跟上海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与其说是毛先生的上海精神倒不如说是毛先生精神,他那精神是来去自如且恰到好处,反正是吃不了亏的,真呐!毛先生那阴郁的元宝脸又一次圆润起来。

作者简介:赵志远,系宿迁学院大二学生,作品《茶馆说书人》曾发表于《故事大王》,作品散见于网络公众号。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碎花元宝嘴唇
元宝“发腮”记
无辜躺枪的小碎花
唇唇欲冻
碎花落坠
遛狗记
吃个蛋饺,捡个元宝
米染染的碎花棉布裙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唇亡齿寒
嘴唇为何常脱皮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