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下古镇的烟火人家

2021-04-19梁洪来

参花·青春文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烟火古镇散文

河下古镇是古运河畔的名镇,历史长河中,曾承载过皇家贵胄的华丽、富商大贾的奢侈、达官贵人的显赫、壮士文人的荣耀……所有这一切的浮世繁华,都随着滚动的岁月年轮,隐在时间深处去了。古镇就像洗尽铅华的老人,平静地坐在满是沧桑的门槛上,手拿一把芭蕉扇,神情悠然地看着西斜的夕阳,他的身后,是亘古未变绵延不绝的烟火人家。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湖嘴街道上,你感觉不到古镇曾经的大富大贵、大红大紫,有的只是平常人家的生活。坐在门口摘菜的老阿婆,自来水边洗衣服的小媳妇,提着几两精肉、相互搀扶行走的老夫妻,骑着电瓶车匆匆而过的年轻人,蹲在地上玩溜溜球的小男孩,挑着担子,一声长长地吆喝“卖菜哟,青菜、巴菜、黄芽菜”的中年男人,几只唧唧叽叽低头吃米的黄花鸡,一只摇着尾巴的小黑狗,都把古镇市井生活真真切切地写在你眼前。

也有几户倔强坚守、延绵古镇历史的人家。做淮安茶撒的岳家,从清初一直做到现在,已是第九代了。岳师傅说,做茶撒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想把祖輩的手艺承袭下去,让茶撒的香永远飘荡在古巷里。王家酱油创立于清乾隆年间,伴着古镇走过二百多年的岁月,仍把根扎在这块土地上。后院里立着的一坛坛大大小小的酱缸,盛满黑亮明晃的酱油,品咂一口,清香扑鼻,似乎还能尝到浸染在古镇血脉里的历史味道。

黑底红字的“王二饺面”颤颤巍巍地挂在斑驳陆离的门楣上,一蓑衰草垂在墙头,挡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却挡不住连绵不绝的烟火。门口边的大铁桶中,红红的火苗正旺,仿佛从来就没有熄灭过,钢精锅里翻腾着洁白素净的饺子,旁边的八仙桌上,几只陶瓷白碗一字排开,四五个客人不紧不慢地谈着家常。而以“文友文心文趣”得名的文楼,更是从村妇的一句谈吃的赌联“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闻名遐迩。这沾着世俗尘埃的联句,如普通小吃一样,看起来简单,却深藏着烟火人间的哲理,至今仍无人对出,孤单单地挂在廊柱上,而文楼的蟹黄包子却一直红红火火地卖着。对不出下联不要紧,舌尖上的美味却不可不尝。

隐在千年古镇深处的,还有一处名叫“微巢陋居”的门店,只是因为清新寡淡的名字,拽住我们的脚步。轻轻地推门进去,却是别有洞天,小小的天井里挤满形态各异的石头盆景。屋主人姓周,今年已是九十一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如果不是他自己说,我们真看不出他已是鲐背之年了。老人见有人来,显得十分高兴,领着我们如数家珍地介绍他的宝贝,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头,都是老人从祖国各地背回来的,桂林的钟乳石、南普陀的观音石、五台山的菩萨石、庐山的东坡石……每一块石头后面都有一段老先生精彩的人生故事。有一组沙积石,被雕刻成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宝塔,山下有一只动物,老人起名叫“狮子回头望虎丘”。老人在品读他的宝贝,我们在品读老人,这历经沧桑、宠辱不惊的醇厚敦实的古镇,也在默然无声地滋养着老人晚年的生活。

谁说不是呢?连湖嘴巷脚下来历不凡、有棱有角的石头,经过岁月的打磨,也变得圆润内敛,安心陪着寻常人家度日月了。

作者简介:梁洪来,江苏省灌南县人,民警,系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散文学会理事。在《连云港文学》《散文选刊》《连云港日报》《扬子晚报》《苍梧晚报》《金陵晚报》等发表散文一百余篇。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烟火古镇散文
烟火气
那抹熟悉的烟火气
我与风
Fun in Spring Festival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飘飞的烟火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