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高校图书馆2010~2019年科研数据分析

2021-04-18侯小红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1期
关键词:发文太原期刊

侯小红

摘要:从发文量、发文期刊、发文作者、发文主题和被引频次5方面对山西省9所高校图书馆于2010-2019年期间在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发文数据情况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以此总结山西省高校图书馆10年间的科学研究现状、主要特点、发展历程和发展水平,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山西省;高校图书馆;2010—2019年;科研数据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科研信息服务的重要来源和支撑机构,其不仅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资源和评价服务,其自身也承担着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成为高校科研联系紧密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新時代的重要任务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作为“大学心脏”和“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为有效支撑和加速推进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在做好日常服务工作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对照高校“双一流”建设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为地方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数据来源

1.1统计对象

选取山西省综合实力比较强的9所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和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作为统计对象,对其2010—2019年在中国知网的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论文数据,从发文量、发文期刊、发文作者、发文主题、被引频次5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2统计方法

Excel软件工具。

1.3获取数据

进入“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网页,点击“中文”资源,打开“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远程)”;选择:专业检索;选择发表时间:从2010年到2019年;选择来源类别:全部期刊;选择:中文文献;其它检索条件不变,以AF(机构)为检索字段,分别以“AF=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AF=山西大学图书馆”、“AF=中北大学图书馆”、“AF=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AF=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AF=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AF=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AF=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AF=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和“AF=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中北大学图书馆+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检索式,获得统计数据。数据检索时间:2020年6月26日至2020年7月20日。

2统计指标

2.1发文量

经使用上述检索策略,得到表1(论文年代分布)的数据。山西省9所高校图书馆2010—2019年间共发表论文1156篇(去掉宣传报道1篇)。10年间发文量在100篇以上的有3个高校图书馆,共发文697篇;发文量在100篇以下的有6所高校图书馆,但发文量也在60篇之上。3所高校图书馆的年平均发文量超过了10篇;2所图书馆的年均发文量分别为9.7篇和9.5篇,接近10篇;其余4所高校图书馆的年均发文量分别为7.5篇、6.8篇、6.5篇和6.1篇。发文量最多的是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共发文453篇,年均发文量45.3篇,数量上远超山西省其他高校图书馆。

图1为总发文年度趋势图。可以看出,山西省高校图书馆10年间发文量呈现的趋势为先直线上升,后直线下降,再平稳波动的态势。2011年发表论文最多185篇,2018年发文最少81篇。除了2010—2012年、2014年、2016年这5年的年发文量超过了100篇,其余年份均在100篇以下,80篇以上。

图2为各馆发文年度趋势图。图2显示,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年发文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每年的发文量都远远高于其他院校图书馆,2011年和2014年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发文78篇、74篇;2013年和2018年出现两个谷值,分别为38篇、19篇。山西大学图书馆10年间的发文量呈现了基本平稳的趋势:每年发文均超过了5篇,其中有4年达到了2位数,但均没超过20篇。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和中北大学图书馆的年发文量整体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在统计的首年2010年的发文量分别为33篇和32篇,分别占据了本年度9馆发文量的第一和第二,但在随后年份的发文量却很不乐观。而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发文量在2010—2018年问基本上都在个位数徘徊,但在近2年呈现了增长的趋势,达到了2位数。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年发文量也趋于平稳,除了2011年达到了2位数13篇外,其余年份都平稳在了个位数。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发文量整体也是呈下降趋势,除2010年、2012年、2013年这3年的发文量达到2位数分别为17篇、10篇、13篇外,其余年份均未超过10篇,甚至2019年发文0篇。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年发文量10年间也趋于平稳,除了2011年发文超过20篇外,其余年份均未超过20篇,其中有3年也只发了个位数。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年发文量呈现了下降、增加、下降的过程,2010—2015年发文量保持个位数,2016—2018年发文量升到了2位数,2019年又下降到了个位数。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2010—2019年间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发文量远远高于其他院校图书馆;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和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论文年产出量和总产出量实力基本相当;山西大学图书馆和中北大学图书馆论文产出量实力也基本相当;而其余4所图书馆论文产出量相当,维持在相同的较低态势。但这9所高校图书馆为推动山西省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研究、创新与发展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2发文期刊

表2是各高校图书馆其他发文量指标。通过统计,9所高校图书馆2010—2019年间发表的1156篇论文所发期刊一共有191种,其中属于图书情报类期刊的有39种。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共有117篇。核心期刊上发文最多的是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39篇,占其总发文量的30.23%,占总核心刊发文量117篇的33.33%;还有4所高校图书馆核心期刊发文量均达到了2位数,但都没超过15篇;而有4所高校图书馆核心期刊上发文量都只是个位数。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论文共130篇。发文在CSSCI期刊上最多的也是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52篇,占到其发文总量129篇的40.31%,同时占到CSSCI期刊总发文量130篇的40%;还有3所图书馆的CSSCI期刊发文量均达到了2位数,但都没超过20篇;而其他5所图书馆CSSCI期刊上发文均是个位数。

表3是发文前5的期刊统计。可以看出,10年间1156篇总发文量排在前5的期刊中只有《晋图学刊》和《农业图书情报》为图书情报类期刊。9所高校图书馆中只有中北大学图书馆发文排在前5的期刊全部为图书情报类期刊;山西大学图书馆、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和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排在前5的期刊中只有1种不是图书情报类期刊。有7所高校图书馆发文量排在第一的期刊为图书情报类期刊,其中有5所为《晋图学刊》;有2所高校图书馆发文量排在第一的期刊为非图书情报类期刊。中北大学图书馆的95篇论文所发的期刊中图书情报类期刊占比最高73.53%,而有4所图书馆所发论文期刊中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占比不足40%。

从上述数据得出: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的发文数量提高空间较大;有些图书馆发文量虽然不大,但大部分能发表在图书情报类刊物上。总体来说,山西省9所高校图书馆在图情领域的学术性刊物上发文还是较少。

2.3发文作者

表4是发文量10篇以上的作者统计。由表4可以看出,山西省9所高校图书馆2010—2019年间发文量10篇以上的作者一共有33个。这些作者10年间平均每年至少发表1篇论文,分布在了6所图书馆中。而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的王红作者,10年间发文39篇,年均发文3.9篇。其他作者的发文虽然10篇以上,但均未超过20篇。而发文量10篇以上的作者来自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最多,有18位,占发文量10篇以上作者总数的54.55%;有5所高校图书馆发文量10篇以上的作者只有个位数;有3所高校图书馆没有发文量10篇以上的作者。33名作者10年间共发表论文378篇,占发文总量的32.70%,这33位作者成为了山西省9所高校图书馆的多产作者。

文章对1156篇论文的作者合作情况也进行了统计:作者为1人的论文最多,有844篇,占比73.01%;作者为2人合作的论文186篇;作者为3人的论文71篇。随着作者合作人数增加,论文量越来越少。通过计算,得到论文的合作率为26.99%。说明山西省9所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论文中“单枪匹马”的研究者居多,合作發表论文较少。作者间学术研究的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2.4发文主题

主题是指论文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也就是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按照某研究领域里主题词频次出现的高低,可判断该领域在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情况。表5是排在前10的主题词词频统计。这些主题词包括图书馆的主体;馆员;图书馆的环境;数字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所开展的业务:阅读推广、科技查新、文献资源建设等;图书馆的管理:图书管理、文献管理、资源管理等;图书馆的服务:读者服务、学科服务、信息服务和智慧服务等。这些都是图书馆存在的一成不变的主题。

从表5也可以看出,作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之一的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其研究科技查新的论文比较多,紧随其后是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推出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而山西大学图书馆和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则研究文献资源建设的论文居多;中北大学图书馆研究阅读疗法和信息服务的论文比较多;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和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则研究阅读推广的论文居多;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则注重研究云计算技术和共建共享服务;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则研究偏向研究知识发现和信息资源和服务;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则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和图书馆服务论文居多。9所高校图书馆各有所长,各有自己研究的侧重点。这些图书馆发文的主题也都是当下图书馆所开展业务和所研究内容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2.5被引频次

通过对1156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降序排列,发现山西省9所高校图书馆10年间发表的论文中共有704篇被引用过,占比60.90%;总被引频次为2838次,篇均被引2.46次。

被引论文量占比最多的是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10年间发文115篇,有94篇被引用过,占比81.74%;其次是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发文129篇,被引用论文102篇,占比79.07%;然后是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发文68篇,被引用论文52篇,占比76.47%。除了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被引论文量为48.57%外,其他5所高校图书馆的被引论文量都超过了50%。篇均被引次数最多的是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篇均被引5.69次;其次是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发文篇均被引4.07次;然后是中北大学图书馆和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发文篇均被引次数分别为3.33次和3.25次。其余院校图书馆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都不足3次,本段数据见表2所列。

1156篇论文中,被引频次30次以上的共有9篇,被引频次20次以上的共有21篇,见表6所列。这21篇论文一共被引用663次,占总被引频次的23.36%。其中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的有8篇;山西大学图书馆、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和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各3篇;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北大学图书馆和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各2篇;山西农业大学1篇;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O篇。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的王红作者2010年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期刊的论文…云图书馆平台的架构与实现”被引频次最高,被引了78次;其次也是王红作者2015年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上的论文“图书情报机构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与服务创新”,被引了61次;然后是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的梁国强作者发表在《科技文献信息管理》上的论文“国内文献计量学综述”,被引了39次。21篇高被引论文中包含“王红”作者的论文就占到了7篇。

被引频次20次以上的21篇论文中发表在图书情报类期刊上的有16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14篇,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和《图书情报工作》期刊上的论文最多,但也有发表在普通的省级期刊上的文献得到较高的被引频次。21篇高被引论文中2011年的最多,有5篇;2010年和2016年,各有4篇;2012年3篇;2014年和2015年各2篇;2013年1篇;2017—2019年0篇。说明被引频次与发表时间有一定的联系,发表时间远一些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相对多一些。但不排除那些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课题或比较优秀内容的论文较短时间内得到较高的被引用次数。

从上述数据得到以下结论:从被引论文量和篇均被引次数看出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中北大学图书馆和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较高的发文质量;王红作者本人的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之强,值得图书馆同仁关注和学习;期刊《情报理论与实践》和《图书情报工作》发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之高;有些高校图书馆在论文产出规模和声势上是较大的,但被引论文量和篇均被引次数的数值说明了科研论文的影响力上尚待提高。

3总结

文章仅通过选择山西省9所高校图书馆2010—2019年间所发表学术论文数据对山西省高校图书馆的科研产出做了有限范围的比较研究。尽管论文数量、发文期刊、被引频次等都可以对图书馆的科研能力进行有效的测度,但只能反映图书馆所具备科研能力的一个方面。

高校图书馆为适应高校教学科研的开展,其服务工作中必然蕴含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中也绝不会离开服务。因此图书馆应将服务和科研相统一,将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图书馆科研成果水平,真正提升图书馆服务的品质。

总体说来,山西省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认识较淡薄、科研力量较薄弱,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档次都不太高。提高图书馆人员的科研认识和意识,加大图书馆科研工作的力度和深度,营造图书馆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建设高水平的图书馆科研人员队伍,促使图书馆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科研服务工作中有所作为,大有所为,真正实现图书馆的“以科研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以发展求壮大”,真正走出一条科研强馆之路,势在必需。

猜你喜欢

发文太原期刊
除夜太原寒甚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期刊审稿进度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联合发文算不算协办机关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