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早期(1859-1940)照相馆肖像艺术风格探究

2021-04-18吴笑然周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照相馆摄影艺术

吴笑然 周婷

【摘要】肖像摄影是中国早期照相馆经营的主要业务,经历了以实用性为主导的纪念肖像、留念肖像到以审美性和娱乐目的为主导的各式肖像。其中,照片样式、布景、人物服装、造型姿态等元素共同构成了肖像摄影,能够体现中国照相馆肖像摄影的时代背景、社会阶层、思想文化和被摄者的个人喜好追求。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多个方面对早期照相馆肖像艺术风格进行探究,梳理早期照相馆肖像艺术风格发展的变化。

【关键词】照相馆;肖像摄影;摄影艺术

【中图分类号】J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4-175-03

【本文著录格式】吴笑然,周婷.中国早期(1859-1940)照相馆肖像艺术风格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4):175-177.

1839年8月19日法國公开宣布法国人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发明摄影术,摄影从此诞生。中国人在摄影术发明后不久就知晓了摄影术的存在,但是由于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经济发展落后,国内几乎没有独立的摄影师。1849年福建人林箴成为了第一个亲历海外学习摄影术并主动记录下来的人,同时林箴也是第一个把银版照相机带回国的中国人。由于摄影设备和材料价格高昂,普通百姓难以承担,因此除了林箴、邹伯奇、刘半农、吴中行等大师的个人探索以外,照相馆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摄影主体。到了19世纪70年代,中国各地营业性的照相馆开始设立,中国摄影史上“照相馆时代”正式掀开序幕。摄影从发明之初就同肖像有着亲密的关系,摄影为肖像提供新的载体和媒介,成为肖像绘画艺术的延伸。

一、中国早期照相馆肖像风格形成的原因

摄影术传入以前,给活人画的画像叫作“小照”,给已经去世的人画的画像叫作“影像”,“照像”一词就由这两个词语合成。中国最早的照相馆由外国人在华开办,拍摄风格相较于后来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照相馆更加贴近西方的肖像艺术风格。照相馆发展到内地以后,由于传统思想和文化习俗的影响,中国人还是更青睐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照相馆所拍摄的肖像风格。

(一)早期中西方肖像摄影审美风格对比

1844年,中国人自己的照相馆在大陆陆续开办。摄影术传入中国,国外拍摄肖像的理念却没有和摄影技术一样被接纳。自文艺复兴以来,肖像“艺术”在西方一直受到很高的尊重。18世纪末开始,西方很多文章开始针对肖像摄影的姿态、姿势和表情应该展现人物内心展开讨论,认为肖像照应该超越记录人物外表上升到揭示人物内心和灵魂的高度。受到西方肖像画的影响,19世纪中叶的西方肖像摄影构图与拍摄角度多样,并且不拘泥于单人肖像。构图有七分肖像、半身像、胸像等,拍摄的角度有正面、四分之三侧等,人物的眼神也不全是平视前方,有低头和抬头之分。以单人肖像为例,肖像的构图、拍摄角度、人物姿态的多样安排,都是为了能够突出体现被摄者的人物特性和性格,此时西方的肖像摄影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追求。

同时期的中国尚处在摄影术传入、照相馆成立的最初阶段,人们对肖像绘画和肖像照片的概念还停留在用于逝后纪念和祭拜的“神像”时代,因而在审美性和真实性的层面追求的是“眉目清楚,衣褶分明”的真实性。肖像照片还用于对逝者的缅怀或是给逝者逝世后画师绘制肖像画提供真实的容貌参考,所以在功能方面中国照相馆肖像追求的是照片的实用性。中国人的视觉经验受到本土其他文化思潮的影响,主流审美看重精神表达,轻感官体验。西方的油画肖像先一步传入并带给中国人不同的视觉体验,但西方的摄影美学却未随摄影技术一同深入中国,这给中国照相馆的发展留下了较大审美探索空间。

(二)中国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

早期中国照相馆的普及和发展程度远远慢于欧美,传统思想、民间禁忌和肖像绘画一直笼罩在肖像摄影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业已成型的传统习俗影响,中国的肖像范式普遍为单人的全身像:正面拍摄人物全身,使用平光。在中国的民间禁忌里,人物出现在画面上只有半个身体是“腰斩”,只拍摄胸部以上的胸像像是被“砍头”,两者均为“不吉利”的构图。拍摄全身像可以在腿部、鞋履的穿戴上下更多功夫。同样,拍摄全身像身后背景更大,布景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来达到烘托被摄人身份和表达被摄人意愿的目的。正面肖像的流行来自传统文化中“端庄”的观念,人们认为照相或是画像被挂于墙壁之上日后供子孙祭祀膜拜,此时如若悬挂非正面肖像则显得不够威严庄重。早期肖像于阳光下拍摄时,也会使用补光板反射阳光到被摄者处于阴影部分的半张脸上,目的是为了避免“阴阳脸”的出现。“阴阳”是中国特有的哲学观念,“阴阳”为两极,同时出现在一张脸上寓意着不和谐和不吉利。在摄影术传入中国之初,摄影师也尝试过西方肖像的拍摄方法,但国人接受程度较低,更受民众欢迎的还是正面全身像。所以中国人在本土开设的照相馆中,单人全身正面平光的“衣冠大像”是中国照相馆肖像最早期较为典型的范式。

二、照相馆肖像不同时期的风格发展具体探究

1846-1900是中国照相馆的创立阶段,照相馆最初出现在香港,然后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繁荣。1900到1920是照相馆的成型阶段,受经济发展、思想进步和本土摄影技术研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照相馆深入农村腹地,成为平民百姓生活的一部分。1920-1940是中国照相业的繁荣期,这个时期的中国国门打开,西方的人的生活方式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中国人的审美风尚和喜好都悄然发生了改变,照相则成为了这些变化的风尚标。中国的照相馆发展尽管缓慢,也仍然按照它该有的轨迹平流缓进。

(一)肖像照布景——道具与背景

照相馆的布景是中国照相馆肖像摄影显示被摄者意志情趣最重要的部分。1846-1900年间,“神像”时期的肖像照由最初的个人“神像”向渐渐出现的群体“神像”变化,照片的布景借鉴肖像绘画中的景物来设计和摆放。最初是参考肖像画中“行乐图”“全家福”的范式去摆姿势和布景。常见的道具有桌子、茶几、椅子、盖碗、一套书和一本摊开的书等等,其中桌子以正方形长腿镂空雕花桌最为常见。19世纪80年代左右,背景还没有普遍使用,因此肖像背景多为素色。

为了体现风雅,还会使用琴、棋、书、画、伞、钟、花瓶、盆栽等道具,搭配亭台楼阁、园林树木、花鸟鱼虫等背景。每个道具背后都蕴有其特定的含义,或代表学问,或代表时尚,或代表某个阶层的生活状态等等。至此,人物、道具、背景一同构成了中国照相馆的肖像基本图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开埠,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洋货开始进入老百姓的生活。西洋的钟表、洋伞、洋眼镜、洋痰盂等替代了部分中式摆件,西洋靠背椅、贵妃皮榻替代了中式椅凳。背景中出现罗马柱、巴洛克帷幔和波斯地毯等元素。此时背景布也不全是纯色,背景布的样式有中式的山水画,也有西方的几何抽象绘画。有些摆件以背景布绘制的方式代替了实物摆放,但无论是背景布的绘制还是实物的摆放,总体的摆件种类和风格都大同小异,可见“中国式照相馆布景模式”影响之深远。在这一时期,照相馆背景道具更加多样和丰富,有飞机、汽车、轮船、马匹模型、自行车、动物模型等。

(二)肖像照人物姿态

人物姿态是展现个人风貌的关键,但是在中国照相馆最早的肖像摄影中,人物的姿态更像是一种固定程式。“神像”时期是人物姿势程式化最严重的时期,受传统肖像画的影响,被摄的男性几乎千篇一律为正面端坐,两腿打开,脚尖分别朝向斜前方。双手或内扣放在大腿上,或一手扶桌一手放在大腿上,或两手搭在椅子扶手上。手部动作略有不同,但头颈、躯干、下肢的动作大致相同。1872年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在《英国摄影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香港摄影师》的文章,虚构了一个摄影师的故事,以讽刺的口吻描述了“中国式”肖像照的刻板姿态,并手绘了一张插图来说明。

在合影照中,年龄大和地位较高的人为坐姿,年轻人和地位稍低的人为站姿。女性人物的站姿双手交叠置于小腹前或是手搭在摆件上,坐姿为双腿并拢或脚踝交叉。而正面站立,两手自然下垂,两脚微微分开的姿势则男女适用。

民国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解放,肖像姿态不再千篇一律,肖像风格也不像从前一般庄严死板,出现了蹲姿和席地而坐的坐姿,男子也出现了跷二郎腿的坐姿。

“卧女”是早期照相馆肖像摄影中青楼女子的代表性图式,妓女是封建时期唯一可以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女性,作为一种相对“前卫”的女性,她们懂得“被观看”的重要性。因此在名妓的影像中,她们往往斜倚在卧榻或西洋皮沙发上,身体扭转向镜头,露出微笑,这种姿态蕴含着凝视欲望。这种姿态最早源自西方维纳斯(Venus)的流行图式之一,在绘画发展的过程中绘画对象由维纳斯到普通女性乃至妓女。在西方类似的油画作品中,画家也惯于采用同样的姿态去描绘妓女这个群体。此外,出于展示都市时尚生活来创造某种身份阶层的联想的目的,名妓肖像照使用的背景和道具也更加复杂多样。

在1920-1940照相馆的繁荣阶段,照相馆已经开始着重研究被摄者的姿态,尤其是女性姿态。照片更多地去追求艺术审美,不再像19世纪照片追求纤毫毕现。此时无论是构图,还是服饰着装、人物姿态,均是为更好衬托女性气质服务。

1930年前后,埃克发中国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博罗维纳(BROVIRA)相纸产品制作了一本广告样本册,用不同的相纸冲洗中国风景和美女的照片,其中有多名女子肖像。《良友》画报1931年第60期中,刊登了荣华照相馆拍摄的同一女子的全身和特写各五种姿势的写真照片。

(三)服装造型和人物妆容

服装造型和人物妆容是最能够体现被摄者的身份地位或是想要扮演的角色的因素。拍照有保存个人风貌的功能,在拍摄常规肖像时被摄者会穿着最能够代表自己身份地位的衣服,或是尽可能地华丽。男子着新衣,女子施粉黛,展现最好的一面给镜头。在中国宗法制背景下服饰能够体现阶级贵贱,在照相馆普及的年代服饰的阶级制度已经没有那么严谨,因此在拍摄中人们会选择穿上不同的服装来跨越出自己原本的身份、地位、性别,甚至跨越时间。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装”照中,配合布景,被摄者会穿上明清等封建王朝的服饰。在“洋装”照中,被摄者穿着西方的礼服、连体长裙或是日本的东洋宫装来体验异国风情。在“易装”照中被摄者打扮成相反的性别,女子着男装,男子着女装,但总体上以女扮男装为主。易装照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男女平等、解放女性地位的追求。

在“乔装”照中被摄者打扮成渔夫、樵夫、农民、读书人、和尚、道士的模样来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戏装”照是从梨园名伶开始的,出于广告宣传或是个人留念的目的,很多戏子选择穿着戏服化好妆容在照相馆留念,背景是照相馆而非戏台。后来戏装照受到民众的欢迎,越来越多普通人选择打扮成戏剧名角的模样拍摄照片。

民国时期肖像的服飾风格除了与明星照、化装照这些照相馆推出的“扮演”性质的肖像有关,民众的日常服装风格变化在照相馆肖像中也得到了体现。中国人的服饰由传统复杂的长袍长褂变成了简洁大方的旗袍、短袖上衣和短裤,同时西方的服饰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西装、衬衫、大衣等成为年轻人追求的时尚。

在照相馆的初创阶段,在受“中国式肖像”根深蒂固影响的19世纪,肖像摄影无论场合无论男女,照片大多数都是人物面部都没有表情的“呆照”,其成因一方面是当时的技术曝光时间较长,追求照片清晰度为第一位,同时对于道具、背景、服装的追求弱化了对于被摄者本身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受到文化习俗与思想习惯的影响,人们追求肖像呈现的“庄重”,更多的还是习惯于没有表情的肖像照片。民国以后人们思想逐渐开放,更多的西方文化观念融入肖像照艺术风格中,照片关注被摄者本身,通过表情、服饰来衬托气质,照片中出现微笑等人物表情。

三、结语

最初的照相馆肖像摄影布景模式由西方传入,在20世纪前中国照相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初创与探索之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摄影文化。到了民国时期照相馆肖像摄影在国内大小城市繁荣起来,无论是布景还是人物服装造型都发生了很大程度上地改变,艺术风格多样,逐渐向现代人们所熟悉的“照相馆”靠拢。

肖像照片艺术风格的发展历程是科学技术、政治因素、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每张照片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肖像围绕时代在人身上留下的特殊印记展开记录,一个时代的肖像照片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观念和审美的集中体现。回顾中国照相馆肖像艺术风格的发展史,从肖像摄影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一过程体现了百年间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从一开始的“呆照”到后来的艺术写真体现了人们对于“自我”概念的觉醒与关注;从传统的背景道具、服装到中西结合体现了国门打开、西方社会生活与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交融......除了照片画面中最直观的变化,更多值得注意的是表象之下深层的社会历史变迁。

参考文献:

[1]仝冰雪.中国照相馆史1859-1956[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

[2]罗森布拉姆著,包苏,田彩霞,吴晓凌,译.世界摄影史第4版[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

[3]杨威.清末民国(1845-1949)照相馆人物布景摄影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4]Cody,Jeffrey W,Terpak,Frances,叶,娃.丹青和影像:早期中国摄影[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12.

[5]宿志刚.中国摄影史略[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6]胡志川,马运增,陈申,等.中国摄影史1840-1937[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

[7]上海图书館.上海图书馆藏历史原照[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7.

[8]泰瑞·贝内特.中国摄影史[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4.

[9]叶凯蒂, 杨可.上海·爱:名妓、知识分子和娱乐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10]何伯英,张關林.旧日影像:西方早期摄影与明信片上的中国[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8.

[11]杨舒蕙,洪枫.视觉考古:梅兰芳戏装摄影的图像生产及其现代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1):129-137.

作者简介:吴笑然(1997-),女,汉族,安徽阜阳,南京师范大学摄影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摄影艺术;周婷(1979-),女,汉族,江苏南京,硕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摄影理论及实践。

猜你喜欢

照相馆摄影艺术
一片幽情冷处浓
肖像的仪式感 中国新老照相馆的现状
A LONG LENS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摄影艺术造型语言的美学探讨
摄影艺术在产品设计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