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艺阅读贯穿生命

2021-04-18苏晨

方圆 2021年6期
关键词:村上春树书房文艺

苏晨

陈少文的书房里有上万册藏书。(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各种精致的摆设为陈少文的书房增添了艺术感。(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少文的书房,占据了家中一半多的空间,装潢设计的十分雅致。

与刻板印象中的学术“大佬”形象有所不同,陈少文的书房从藏书类别到装潢设计,都少了一分法学教授的严肃和古板,反而充满着文艺、自由的气息。走进他的书房,犹如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百宝箱,上万册书籍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从法律、政治、经济、历史类书籍,到艺术、哲学、小说类等书籍。在书房的任意一角,很容易就能找到一本称心如意的书籍。这种随时都能体验到的阅读舒适感,吸引了许多朋友前来读书,而且他们还发现,书房的墙面、书架和桌椅上,印有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这是一种丝印工艺,也是陈少文精心设计过的。

在陈少文看来,一个学者的书架可以反映出他的精神结构。而他的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仿佛包罗了世间万象,他的精神每日便遨游于这世间万象之中。

陈少文觉得,读书,贯穿了自己的生命。三十余年的阅读生涯,阅读人文类书籍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在一篇文章中他曾这样写道:“没有文艺化的广泛阅读,就难以形成与众不同的人文情怀。”正是对文艺阅读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为陈少文的性格增添了悲悯的底色,使他在专精于法学领域的同时,成长为了一个更具人文视角和人文关怀的学者。

读伟大的小说会对所有人心存悲悯

最近,陈少文在重读《红楼梦》。第一次读红楼时,他十二岁,在那样的年纪,他硬着头皮读了三年,也没有读懂红楼。

时隔三十年,这一次陈少文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重新读起。如今,陈少文对于这本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曹公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有了更富悲悯情怀的认识。

曾经在一档综艺节目中,陈少文听到主持人这样评价《红楼梦》,“关于女子,我们都知道曹雪芹最可怜的是谁?姑娘。而最讨厌的呢?婆子。所以姑娘一定要被写死,如果她不死,那么等她老了就会变为婆子”。这个说法一经播出,曾广为流传,网友们被这个新奇的视角吸引,纷纷点赞。

但陈少文的观点刚好与之相反。在他看来,曹雪芹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作家,是因为他根本没有讨厌的人物,他在塑造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时,都倾注了同样的悲悯和怜爱。“如果曹雪芹反感王熙凤,他就不会安排王熙凤给刘姥姥多加一笔盘缠,帮助刘姥姥救出了女儿。我觉得伟大的作家笔下,是不会有一个十足的坏人的。”陈少文说道。

也正因为如此,陈少文认为人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来平衡自己对他人的理解。“比如在生活中,我们或许无法理解薛宝钗那样功利、世故的人,但在小说中,作家会将这种性格的人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展现出来,让读者从书中窥得薛宝钗偷偷流泪时的脆弱与无奈。等回到现实中,人就会变得平和,愿意去接纳、理解生活中出现的性格迥异的人。”

但也并非在所有小说里,都能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在陈少文的观念中,只有读伟大的小说才会对所有人心存悲悯,如果不注重对书籍的选择,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读小说不是为了增长知识,而是为了增加我们理解人性的角度。如果小说的作者本身境界不高的话,他还是会把人分成好的、坏的,去批判和发泄,读这种小说只会让自己的性格更加狭隘。”

在陈少文心中,世界上称得上伟大的小说很少很少。除了《红楼梦》,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等,这些书籍也给他带来了深刻的阅读体验。

陈少华认为,面对这样的伟大作品,不妨多读几回,好好体会作家对于笔下人物性格成因的敏锐洞察,和对人物不得不如此的悲悯情怀,进而使自身以一种更具人文情怀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

书籍可以带着我负重飞翔

有一次,陈少文带着学生去日本游历,在京都的一座广场上,陈少文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向学生谈起了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纪实访谈录《地下: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实录》。

这本书是村上春树为数不多的纪实作品,也是村上春树转向关注社会现实的转型之作。书中有这样一个新颖的论证给陈少文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村上春树在书中提到,人们读小说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口气读完整本,都是利用生活中空闲的间隙进行阅读的,有时候可能读着正起劲,就被外界一些琐事打断了。因此一个从小爱读小说的人,就无意间拥有了从虚拟世界,瞬间进入和抽离的能力,可以做到在精神上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隔绝。而没有文艺阅读习惯的人通常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他们长大后更容易分辨不清楚虚拟与现实,更可能沉溺于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

陈少文闲暇时间都是在书房里看书。(摄影:陈子箐)

精美的陈设为书房增添了雅致气息。(摄影:蓝洁玮)

无论这个论证过程是否严谨,但陈少文觉得,这种想法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是具有一定启发作用的。在他看来,一个从小热爱文艺阅读的人,往往具有在自己生活的世界里延伸出多个平行世界的能力,并且能够运用阅读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给自己提供一种心理补偿。

陈少文之所以会对村上春树的观点有这样的见解,与他在人生低谷期时,书籍中的平行世界给他带来的极大慰藉有关系。

2004年,陈少文考博失败,之后的四年里,他选择在学校教书,让自己先沉静下来。工作之余,陈少文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逛书店。“可以一整天泡在书店里,我觉得是种享受,整个人也变得活了起来。”

在那段人生的低谷期,除了读书,陈少文还开始着手翻译英文书籍。他曾和朋友满世界的买书、找书。有一次,陈少文偶然间在一个破仓库里发现了一堆布满蛛网的西方学术经典英文版书籍。他极为兴奋,当即全部买下了。

后来,在那段不得志的时间里,陈少文翻译了一百多万字的著作,其中有一本他的翻译版本现在还有流传。“一些书籍即使翻译完了也不一定能出版,但当时只要我空闲了,就会把全部精力放进去。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但这让我没有单纯地去悲观,让我始终忙碌着,形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对于那段漫无目的的翻译时光,陈少文如此回忆。

在一篇文章中,陈少文曾这样形容书籍对他的陪伴。他说:“青灯黄卷我自立为王,黑夜和星辰是我的疆土,书本和文字是我的臣仆。”

可以说从小广泛的文艺阅读,为陈少文奠定了将精神投注于书中世界的能力,靠着这种能力带来的治愈,陈少文度过了人生中最迷茫的时光。

找到文艺阅读与理性阅读的平衡

自幼热爱阅读,直到研究生时期,陈少文的阅读都以文艺类书籍为主。而这段文艺阅读经历,让他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更为感性,拥有更为丰盈的精神世界。

读研期间,陈少文开始了对法学专业领域书籍的认真研读。在他看来,与文艺类书籍相比,法学专业书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

近几年,陈少文逐渐总结出了一套独有的读书方法,比如对小说与理论书籍进行穿插阅读,从而不断丰富自己文艺阅读的兴趣,将文艺阅读与理性阅读结合起来,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套方法提高了他的读书效率,也让他能够更成体系地认知世界。

就像是陈少文正在阅读的《红楼梦》,他认为可以打开自己的感性思维。读完这部著作之后,陈少文打算去阅读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所著的《文学文本解读学》,这本书是一本理论书籍,主要内容是教人如何去欣赏一部文学作品。再之后,他想重读外国小说艺术巅峰之作《安娜·卡列尼娜》。这样一中一外,一感性一理性的阅读组合,便构成了陈少文所强调的平衡阅读体系。

在接受采访前,陈少文正在看希区柯克的悬疑电影《惊魂记》,他发现这部片子有些细节他看不通透,不明白导演在影片中的一些剧情处理。于是,他打算去找本关于希区柯克电影分析的专著进行阅读,好帮助他成体系地理解这位导演的拍摄手法和风格。陈少文认为,这也是一种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的阅读方式。

“我觉得这样阅读起来,效果特别好,这使我既能看到经验世界中的细节,又能看到理性世界背后的规律。将人文和社科穿插起来进行阅读,并从中找到文艺阅读和理性阅读的平衡,十分重要。”陈少文对于这套读书方法可谓是相见恨晚。

与人读书,日知为智

没能得到人文领域大师的指导,陈少文觉得这是读书生涯的遗憾之一。如今,陈少文在自己阅读之余,也愿意以读书会的形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感悟。

陈少文有一个名为“日知为智”的读书分享群,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大江南北的书友们一同读书、分享见闻。有一次,陈少文分享了知名学者齐邦媛所著的《巨流河》一书。谈到兴起,陈少文情難自禁哭了起来,他边谈体会边流泪,感染了许多读者。其中一名律师读者的反应让陈少文印象深刻。当时,那名律师正在公路上驾驶,他听着陈少文真情实感的体会,也随之达到了情绪的顶峰,在车里哭得稀里哗啦。后来他的视线完全被泪水所模糊,为了避免发生危险,他不得不将车停至路边,试图整理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那次是我第二次读《巨流河》,第一次读时我在一家咖啡厅里,当下就泣不成声,惹得咖啡店的店员跑过来给我送纸巾。第三次,我可再也不敢读了。”陈少文说。

阅读时的投入和充满悲悯情怀的感悟力,让陈少文总能带动读书群中书友们的情绪。

除了读书群,从线上到线下,陈少文读书会的形式十分多样、不拘一格。在微信公众号上写文章,以写信的方式为法学生答疑解惑,发表自己对法学专业的独到见解等,陈少文把自己的阅读生活过得很充实。而他的读书会,也从学校会议室开到了街边咖啡厅,再到自己的书房,他觉得与读者每一次的会面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而且自己的书房也因为读书会,成了家中最受欢迎的地方,这也让陈少华觉得自己对书房的投入没有白费。

其实也有朋友问过陈少文,打理书房、举办读书会,是一件很耗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但是陈少文觉得,“我喜欢做这些事,而且我很擅长这些事情。意义啊、贡献啊这些都是事后别人给予的。我反而觉得如果非要基于意义去做一件事情,反而会让自己很累,也享受不到做这件事情的快乐了”。

对文艺阅读的热爱,给陈少文带来了读书的契机与力量。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也很开心能够将文艺阅读带给他的深刻体验分享出去,让更多人体会到文艺阅读的乐趣,感受到文艺阅读带来的人文情怀。

“尽管我成了学者,或者说一个理论工作研究者,但我仍然不会忘记文艺阅读给我的人生带来的影响。因为文艺阅读是能把我的生命统合起来的一种阅读,在文艺阅读过程中,我能把我的整个生命交付进去。”陈少文说道。

猜你喜欢

村上春树书房文艺
1942,文艺之春
长大的瞬间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探究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