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青松:踏足“世界三极”的科学家

2021-04-18

科学大观园 2021年7期
关键词:长城站科考队科考

1985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奠基仪式上。

1980年1月6日—3月21日,应澳大利亚政府邀请,受中国政府派遣,张青松与董兆乾抵达澳南极凯西科考站,作为期两个月的访问和考察。他们由此成为首次登陆南极大陆并进行考察的中国科学家,拉开了中国40年来矢志不渝探索和认识南极的序幕。

作为新中国南极科考的两位先行者之一,张青松曾先后4次进入南极地区,完成了中国科学家踏足南极洲的夙愿,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并为中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投身长城站建站工作,并出任长城站副站长。

破冰之旅

“此次南极之行,我一定努力争取最好结果,顺利归来。万一我回不来,请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就让我永远留在那里,作为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考察南极的标记。”

这是时年43岁张青松临出发前给所在党支部信中的一段话。就在此10多天前,1979年12月19日,他正在青岛撰写考察报告和论文,筹备青藏高原北京国际讨论会,突然间,一封加急电报召其火速回京。就这样,他回京后被赋予了和海洋局的董兆乾一起去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科考站考察访问的重任。

中国南极长城站一角。

为了不让家人担忧,他隐瞒了相关信息,只是在临行前给党支部写了封信。

南极科考虽充满风险,甚至有性命之虞,但对于张青松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幸运,因为当时,中国南极科考还未开始,中国科学家没有机会造访那块神秘大陆。

1980年1月12日,南极罗斯岛麦克默多湾威廉姆斯机场,一架LC130“大力神”运输机平稳降落,从机上走下来的人中有两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他们是张青松和董兆乾,代表中国科学家,首次踏上了南极大陆。

在第一次南极科考接近尾声时,张青松了解到,在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还没有人专门从事湖泊沉积和贝壳化石的研究,而这是他的老本行,此前多年,他一直从事青藏高原地质地貌与第四纪环境变化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于是,他向澳大利亚南极局局长提出加入1980-1981年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越冬考察队的申请,对方欣然应允。1980年12月15日,他抵达戴维斯站。这一次,他的科考工作从又一个南极之夏的极昼开始,随后转入漫长而寒冷的严冬。作为“中国南极越冬科考第一人”,他正在走出新的科研路徑,同时也翻开了中国南极科考新的篇章。

选址之争

1984年11月20日,上海黄浦江畔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清风拂面,水波荡漾。新检修过的“向阳红10”号远洋考察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起锚,缓缓驶离,驶向太平洋。在接下来的近两个月航程中,他们将穿过赤道进入南半球,再从东半球进入西半球,经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合恩角进入大西洋,而后横渡德雷克海峡,进入乔治王岛麦克斯韦尔海湾。张青松和众多科考队员一起站在甲板上向码头上送行的人群挥手作别,这是他4年之内第三次踏上南极之旅。与之前作为客人和合作伙伴到访别国南极科考站不同,这一次他作为中国自己科考队的成员赶赴南极,完成中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的建设任务。作为有南极科考经历特别是第一个在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张青松被委任为本次南极科考的副队长,协助队长做好相关统筹协调工作,带领这支52人的南极考察队,赶赴乔治王岛。

12月27日,科考队顺利通过德雷克海峡,进入乔治王岛近海海域。这里是南极大陆边缘的海湾,没有抗冰能力的中国科考船较容易抵达,在此建设永久科考站是中国当时最现实可行的选择。

对科考队而言,接来下最紧要的是选择具体的建站位置。科考队之前已预选了一个地方,但是大家赶到时发现,该地已被乌拉圭科考队占据。面对意外情况,科考队该做何选择呢?科考队队长和总指挥认为,应该坚持之前的方案,仍在预选区域建站。这就意味着必须与乌拉圭科考队分享该区域。张青松根据自己长期从事地质地貌研究的专业背景和在南极科考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不同意见,在判读航空照片和实地考察、取样分析基础上提出备选方案即菲尔德斯半岛东岸区域,他认为该地条件更佳。他的选址建议最终经过大家讨论后,为科考队临时党委所接受并报请国内批准。事后证明,这的确是一个科学而富有远见的选择,为之后科研工作的开展及较大规模的改扩建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对选址之争和自己在关键时刻力陈己见的勇气,张青松显得很淡然。他说,自己只是尽到一名科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科学就是要求真,科学家就是要敢于坚持真理。在长城站选址问题上,他就事论事,无任何私心杂念,不是为了个人抢风头。对科考队临时党委当时的表现,他由衷赞赏,面对争论,临时党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尊重科学,既充分发扬了民主,又审时度势地坚持了统一,是完全正确的。

1980年1月12日,张青松(左三)、董兆乾(左一)和澳大利亚南极局局长McCure( 左二) 等,离开新西兰基督城,飞往南极麦克默多站。

建站“长城”

张青松的勇气和贡献还体现在接下来的艰苦建站过程中。12月31日,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的奠基典礼隆重举行,辞旧迎新之际,科考队开宴庆祝,两艘船上充满了欢庆氛围,但是刚刚被任命为长城站副站长的张青松却显得焦灼不安,他深知南极夏天转瞬即逝,天气复杂多变,建站必须与时间赛跑。于是,他3次主动请缨要求登陆搭建帐篷,为修建码头、转运建站机械和物资做准备。他获准带领18名队员连夜登陆目标区域,搭好一顶顶帐篷,第一个“中国南极村”成型。此后,天气突变,风急浪高,码头建设频频遭遇险情。48岁的张青松与科考队的海军战士并肩战斗,参与码头建设和抢险。糟糕的是,他在一次码头抢险中,被钢索绊倒,胸部撞在水泥墩上负伤,被转到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进行X光拍片检查,被查出两根肋骨封闭性骨折,需静卧休养两周。建站关键时刻,分秒必争,哪里能休息那么久,他3天后就又投入了战斗。或许真的是因为身体底子好吧,他就这样与大家一起高强度劳动。

此次南极之行,我一定努力争取最好结果,顺利归来。万一我回不来,请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就让我永远留在那里,作为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考察南极的标记。

1985年2月14日,随着“长城站”字样的站标被精心镶嵌入位,经过45天奋战,中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宣告建成。22日10时许,盛大的新站落成典礼在漫天飞雪中开始,庄严的国歌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接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现场一片欢腾。张青松与同伴尽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张青松中国南极越冬科考第一人

踏足三极

1989年2月,张青松离开长城站,这是他最后一次作别南极,然而,他与冰雪的故事仍在继续。他之后一度回归到老本行青藏高原地质地貌研究,继续与西昆仑——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打交道。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3次率队登陆美国阿拉斯加北极地区,从事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2001年,65岁的张青松光荣退休。

回顾近40年职业生涯,张青松自豪于自己是中国为数不多踏足“世界三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的科学家。就这冰雪三极给职业生涯带来的影响而言,他认为青藏高原让自己取得的学术成就最大,南极给自己带来的社会知名度最高。张青松强调自己已退休近20年,好汉不提当年勇,俱往矣。

一入南极终生缘。张青松所谓“俱往矣”的是科研学术和知名度,而不是他的兴趣和关注点,多年来,他一直密切关注南极科考,特别是中国南极科考的进步和發展。昆仑站、泰山站建设运行,南极第五站选址罗斯海,“雪龙号”大修,“雪龙2”号建成、海试、交付,“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入列……这些都是他关注的信息。

作为中国南极科考先行者,张青松把科普特别是青少年科普当作退休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他会接受慕名而来的媒体记者采访,通过媒体报道向社会传播科学知识。他耐心回答相关问题,结合自己的科考经历,给他们解疑释惑。另一方面,他接受邀请,走进校园,通过学术讲座和报告会等形式,面对面讲述自己的科考经历经验、心得体会。

赏游祖国的锦绣山河是张青松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是他的游览活动会时不时加入南极科考参观的内容。

◎ 来源|人民网

猜你喜欢

长城站科考队科考
在极地过新年
恐龙跑得快吗
南极不再“难及”,长城站旅游申请开放
听!谁在呼救?
我们的南极长城站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南极洲的中国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