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楝子传统净制与切制法探讨

2021-04-17于大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金铃子巴豆川楝子

于大猛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川楝子传统炮制方法众多,如刘若金《本草述》(清)“楝”载:“更究其修事制者何所宜,故阅诸证所用,去核皆同,有酒煮者,盐煮者,麸炒者,巴豆炒者,有单炒者,有不用制者,不以一法尽也”[1]。仔细分析各种炮制方法,发现其核心的基础问题在于净制与切制。由于川楝子具有果皮致密水分浸润困难,果肉着水呈黏性,果核坚硬的特点,其净制与切制方法与其它核果类药物迥异。本研究对川楝子的去皮、去核、取肉、切制及在与巴豆同炒时的处理方法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去皮之法

川楝子去皮的记载首见于雷斅《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如唐慎微《证类本草》(宋)“川楝子”载:“雷公云:凡采得后干,酒拌浸令湿,蒸,待上皮软,剥去皮,取肉去核。勿单用。其核碎搥,用浆水煮一伏时了用”[2]。笔者取市售已切成两瓣的生川楝子若干,置盆中用黄酒拌匀,上覆湿屉布,2 h后至笼屉上蒸,圆气后10 min取出,川楝子皮变软,部分翘起,较容易剥下,但是由于果肉着水变湿后发黏,容易粘在果皮上。取整个未经切制的川楝子,由于果皮致密,水分难以润入,用黄酒润1.5 d,果皮变软。置笼屉上蒸,圆气后10 min取出,手摸果皮与果肉间有明显的分离感,稍晾,趁热剥去皮。果皮容易去掉,果肉变软,并没有发黏,可见,进入果肉的水分很少。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宋)“辨识修制药物法度”亦载:“川楝子,蒸,去皮核”[3]。可见,宋代川楝子蒸后去皮核的方法已然成为定式。刘若金《本草述》(清)亦载:“酒浸蒸软,去皮核”[1]。可谓言简意赅。

区别于雷斅的方法,明代医家尝试用温开水浸泡去皮。如王文洁《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明)卷3载:“汤温浸过,去皮”[4]。许希周《药性粗评》(明)卷2载:“凡用以温汤浸,令皮皱,去皮取肉”[5]。与雷公去皮法相比,温汤浸泡法的缺点有二:一是浸泡时间过长﹔二是去皮效果不佳。

与雷斅生活年代相近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唐)在卷7“论合和”中并未指出川楝子的需要净制。书中收载的“治乳痈始作方”与“治疗长虫方”中均应用了“楝实”,但均未指出需要净制。后世医家亦有遵雷公法者,如许国桢《御药院方》(元)卷6“延龄丹”载:“金铃子,去皮”[6]。

2 何为去核

川楝子为核果,内果皮坚硬且厚,黑色的种子较小。唐慎微《证类本草》 (宋)“川楝子”载:“取肉去核。勿单用,其核碎搥”[2]。那么雷公所谓的“取肉去核”是去内果皮还是去种子呢?文中用“碎搥”,显然用力较大,川楝子的种子质酥脆,笔者用手即能掰开,而内果皮,用铜缸子非常用力亦难在捣碎,仅捣成一些小块。因此,推测文中的“核”为内果皮。

其实,古人对核果类果实,称“核”者多指内果皮,称“仁”者多指种子。如《本草纲目》中的桃仁收载在桃的附药中,称为“核仁”。杏仁收载在杏的附药中,亦称为“核仁”。

川楝子果肉与核分别入药的习惯始自雷斅。后世医家多遵此观点,如杨倓《杨氏家藏方》(宋)卷5“盐煎散”载:“川楝子,麸炒,去核”[7]。至明代已然沿袭成法,如陈嘉谟《本草蒙筌》(明)“楝”载:“大抵用核莫用肉,用肉莫用核,此常理也”[8]。但是,亦有医家提出异议,如陈衍《宝庆本草折衷》(宋)卷14“楝实”载:“雷公及众方悉去核以取肉,而《集验方》乃以肉并核剉炒,合威灵仙元。盖亦有核肉同用者矣”[9]。后世医家肉核混用的情况亦很多。

3 取肉之法

川楝子取肉之法,《雷公炮炙论》仅简单地表述为“取肉去核”。后世总结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切法。如《苏沈内翰良方》(宋) 卷4“硇砂煎丸”载:“金铃子三两,洗过切破四面,无灰酒浸一宿,候软以刀子削下瓤,去皮核不用”[10]。文中将川楝子切后酒浸,果肉着水变黏,所谓“削下瓤”应指削下果肉。笔者将川楝子水润透后去皮,由于川楝子果肉遇水润湿显黏性,粘在果核上难以剥离。需用刀一点点切下来,非常费力,效率亦很低。将去皮后焙干的川楝子用刀切,发现由于川楝子的果肉很薄,而果核是椭圆形,所以每一刀能切下来的果肉很少,需要不断变换刀片的方向才能切到果肉,费力且效率低。笔者取整个的川楝子水浸后蒸软去果皮,由于果肉中并没有润入多少水分,所以并不黏。这时用刀能切下来,但是仍比较费力。比较以上三种切制方法,以最后一种最优,但是切法显然并不是最优的方法。

第二种是捣碎法。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指南总论”载:“楝实,凡使先以酒浸润,俟上皮、核,剥去虚皮,焙干,以面炒,入木臼内杵为粗末,罗过,去核,方入药用”[11]。文中先将川楝子去皮,焙干面炒后再杵为粗末,罗去果核,得到果肉。文中用木臼捣,是考虑到并不需要用太大的力量,否则容易将果核捣碎。但是,亦有医家认为用木臼力量太小,如许国祯《御药院方》(元)卷四“沉香荜澄茄丸”载:“川楝子,炮,搥碎去核用肉”[6]。文中“捶碎”的力量显然很大,果核亦可捣碎。笔者取川楝子去皮再焙干,用铜缸子捣。由于川楝子果核很硬,仅能捣成较大的几块,而果肉部分则易捣碎,呈小粗粒或粉状。将果核部分拣出,即得到果肉。这种操作方法工作效率高,明显优于去皮后趁湿取果肉的方法。这种将川楝子润湿去果皮,再焙干杵碎取果肉,是川楝子独特的净制方法。

第三种是水煮法。古人利用川楝子果肉着水呈黏性的特点,有将果肉作为赋型剂的经验。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卷8“麝香大戟丸”载:“上为末,独留川楝子,以好酒一、二升,葱白七枚,长三、四寸,煮川楝子软,去核取肉,和药捣杵,丸如梧桐子大”[11]。文中川楝子酒煮,去皮核取肉。笔者取川楝子全果若干,加黄酒煮,开锅后5 min,部分果皮即可剥下。果肉发软,将果皮用刀切口,继续煮20 min。果皮与果肉分离,果肉已煮烂。稍晾,用手挤即可将果肉与果核脱离,由于果肉很黏,粘在手上不易脱下。将果皮与果核拣出用少量清水洗净,剩下的水仍倒入盛果肉的小盆中。得到川楝子果肉混浊液,黏性大。与诸药粉混合,制作丸剂。

4 切制

后世医家并没有完全继承《雷公炮制论》肉核分用的经验,川楝子全果亦为常用之品。由于川楝子质地坚硬,需要经过切制才能入药。古人切制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是切成四瓣。赵佶《圣济总录》(宋)卷94载:“楝实四两,十字剉开”[12]。文中指出川楝子切成四瓣。笔者将川楝子润透后,由于果核厚且硬,所以切制较费力。切成两瓣后,将两瓣再各切一刀。据山东建联中药公司姜保生老药师的讲授,一九四九年前老药铺的川楝子是一个切六瓣,即一个切两瓣,每瓣再切两刀成三瓣。

第二种是捣碎。罗天益《卫生宝鉴》(元)卷21“咀药类”载:“捣细用”[13]。文中并没有指出需要去皮核,应该是整个捣细。所谓捣细并非是捣成细粉,只是捣成细小的颗粒。其中果核部分难以捣碎。

第三种是切片。川楝子切片,显然是包括了果核部分。王璆《是斋百一选方》(宋)卷15“茴香金铃丸”载:“金铃子,每个剉作四片”[14]。文中川楝子平行三刀呈四片,由于川楝子果核硬且脆,切薄片容易碎,所以多切成厚片。对于质地坚硬而脆的川楝子而言,切四瓣显然比切片更容易。

5 与巴豆同炒时川楝子的处理

川楝子为治疗疝气之要药。正如刘若金《本草述》(清)载:“楝实之用在疝证,处剂者十用七八”[1]。但是其味苦性寒,与寒邪客于小肠的病机并不相符。对此,古人的经验是用川楝子与巴豆同炒。二药配伍的机制,吴鞠通《温病条辨》(清)卷3载:“川楝导小肠湿热,由小便下行,炒以斩关夺门之巴豆,用气味而不用形质,使巴豆帅气药散无形之寒,随槟榔下出肛门,川楝得巴豆迅烈之气,逐有形之湿,从小便而去,俾有形无形之结邪,一齐解散而病根拔矣”[15]。张秉成《成方便读》(清)载:“其妙用在巴豆与川楝二味同炒,去巴豆不用,但取其荡涤攻坚刚猛直前之性味,同川楝入肝,导之下行,又不欲其直下之意”[16]。总之,是以巴豆之热制川楝子之寒,且巴豆冲墙倒壁之力能增加川楝子的力量。

古人非常看重对川楝子与巴豆的配伍,二药同炒制过程中,对川楝子的净制与切制进行了多种探讨,具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汤浸去皮,与麦麸同炒。唐慎微《证类本草》(宋)“楝实”载:“治丈夫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金铃子一百个,汤温浸过去皮,巴豆二百个搥微破,麸二升,同于铜铛内炒,金铃子赤熟为度,放冷取出,去核为末。每服三钱,非时热酒、醋汤调并得,其麸、巴豆不用也”[2]。文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川楝子去皮后并没有捣碎。川楝子皮硬且厚,水润尚且困难,去皮后才能与巴豆直接接触,吸收其气味;二是巴豆是捶微破。巴豆仅为捶微破,说明方剂的初衷并不希望巴豆与川楝子接触过多,恐其直下邪气致泻;三是炒制火候以川楝子赤熟为度。川楝子与巴豆麦麸同炒,一般中药麸炒的方法是首先将锅烧热,温度至放入少许麦麸即冒烟为准,然后将麦麸倒入,翻炒至麦麸手抓觉烫手时,再加入药材。而本方是川楝子巴豆与麦麸同时入锅炒,显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麸炒。而是用于麦麸将巴豆中的油质部分吸收,减少其泻下的副作用。炒制的标准是以川楝子色赤,这与通常麸炒的火候相近。文中100个川楝子用麦麸2 L,按宋代度量衡1 L约等于现代的700 mL,称700 mL麦麸约合156 g[17]。笔者取川楝子20个温水浸泡1.5 d,手工去皮,晒干。取巴豆40个微打破,方法是用铜杵轻捣,听到一声轻脆的声音即可,提示巴豆种皮已经有裂隙。川楝子、巴豆、与麦麸31 g,同时下锅,中火炒。炒至川楝子的颜色焦黄似熟铜色为候,麦麸颜色呈焦褐色,巴豆多裂开,露出白色的种仁。去掉巴豆、麦麸,得到制过的川楝子。为了检验川楝子果肉中吸入巴豆油后是否有致泻作用,笔者曾将前述20个炒制过的川楝子,约80 g,水煎0.5 h,顿服,服后稍恶心,始终没有腹泻的症状。而炒过的巴豆仁,药房人员曾服半粒,并没有丝毫腹泻的症状,而服生巴豆仁仅小米粒大小即腹泻2次。笔者服用生巴豆仁仅半个大米粒大小,即能腹泻5次。可见,巴豆炒后攻下力量已经近消失。

第二种是切四瓣,麸炒去皮。赵佶《圣济总录》(宋)卷94“楝实散”载:“楝实(四两,十字剉开),巴豆(椎令微破,二味用麸一升同炒,候麸色黑,药焦黄,去巴豆并麸,取楝实去皮用)”[12]。文中川楝子并没有去皮,直接切成四瓣,与巴豆、麦麸同炒。火候标准与《证类本草》相同。炒后川楝子再去皮。由于原书没有巴豆的剂量,按上述《证类本草》中三药 的比例,笔者取川楝子20枚水浸2 d,切四瓣。巴豆40个,搥微破。麦麸31 g。三药同炒,至川楝子色焦黄,巴豆裂开,麦麸黑褐色为止。将炒好的川楝子拣出,发现少部分脱下或用小刀可以剥下,大部分难以分离。这种方法显然不如《证类本草》的方法。

第三种汤浸去皮,与面同炒。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楝”载:“丈夫疝气: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金铃子一百个,温汤浸过去皮,巴豆二百个,微打破,以面二升,同于铜铛内炒至金铃子赤为度。放冷取出,去核为末,巴、面不用”[18]。文中100个川楝子用面2 L,按宋代度量衡1 L面粉约合496 g。笔者取川楝子20个温水浸泡1.5 d,剥去上皮。晒干,与巴豆40个微打破、白面198 g同入锅中,小火勤翻。面粉容易粘到锅底少部分,颜色会呈棕色,翻炒过程中川楝子与巴豆均粘上白面呈白色,随着炒制时间的推移,白面的颜色加深呈微黄色,川楝子表面亦逐渐呈黄褐色。筛去面粉,巴豆拣出,得到制川楝子。该方与前述《证类本草》的区别,只是将麦麸改为白面,后世《本草述钩元》《本草求原》等均有转载。而川楝子面炒的方法,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南总论”中已列为常用之法。所以上文并非是李时珍传抄错误,而是延续了宋代的炮制方法。比较面炒与麸炒二法,面炒者炒制温度低,时间长,火候不易掌握,而麸炒者用中火,温度高,时间短,火候容易掌握。

第四种是去皮清炒。赵佶《圣济总录》(宋)卷94“木香散”载:“楝实,巴豆(各三十枚,剥去皮,同楝实炒候黑色,去巴豆,用楝实)”[12]。文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巴豆去皮,前述麸炒法中的巴豆需“搥微破”或“椎令微破”,面炒中的巴豆需“微打破”。均没有去皮。故与川楝子接触面积较小。而本文所载川楝子与巴豆均去皮,同炒时巴豆油会大量地渗入川楝子果肉中。二是没有用麦麸或面粉作为辅料同炒,川楝子与巴豆接触地过多,吸收的巴豆油过多。以上均会导致川楝子中的巴豆油含量过多。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元)“木香楝子散”载:“川楝子二十个为末,未碾前先同巴豆二十粒同楝子炒黄赤色,去巴豆不用”[19]。文中川楝子与巴豆同炒,但是并没有说明二者是否需要去皮。笔者推测,川楝子应为去皮者。

第五种是取肉清炒。杨倓《杨氏家藏方》(南宋)卷10 “金铃子散”载:“金铃子肉,四十九枚,剉碎如豆大,不令碎细。用巴豆四十九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7]。文中川楝子取肉切碎,巴豆去皮,与前述去皮清炒者相比,二者接触的更密切。

第六种是取肉麸炒。刘信甫《活人事证方后集》(宋)卷12“金铃丸”载:“金铃子,四十个,去皮、核,只取肉。用巴豆二十粒,去皮,入麸同炒。金铃子肉如桑根色为度,弃却巴豆、麸,只使金铃肉”[20]。文中用川楝子取肉,与去皮的巴豆同炒。火候以川楝子肉炒至桑根色为度,桑根色与《证类本草》中“金铃子赤熟为度”[2]是同义。

第七种是切四瓣,带皮清炒。《苏沈内翰良方》卷8载:“治小肠气,下元闭塞不通。川楝子(一两和皮破为四片) 巴豆(一两并壳捶令碎),上同和匀,入铫内,炒令紫色,取出,去巴豆,只取川楝子,净刷为末,每服一钱,先炒茴香,秤一钱令香,用酒一盏冲,更煎三五沸,去滓,调川楝子末,连进二服,得下泄即瘥”[10]。文中明确指出川楝子要带皮切四瓣,显然并不希望果肉与巴豆接触过多。巴豆连壳捶碎,显然破碎程度远大于《圣济总录》的“搥微破”,这种处理方法是川楝子与巴豆同炒的各种方法中,巴豆唯一要求捶碎者,亦是力量最大的一种。所以方后云“得下泄即瘥”。

以上七种方法中,笔者认为第一种汤浸去皮与麦麸同炒的方法最优。

6 讨论

在川楝子传统净制与切制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讨论。

第一是切制的规格。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关于川楝子的规格描述为:“本品呈半球状、厚片或不规则的碎块”[21]。笔者在药房中见到的川楝子多呈半球状。从古代文献看,川楝子切制多为捣碎、切片,或十字剖开,并没有一切两瓣的半球状的规格。由于川楝子质地坚硬,仅切两瓣难以充分煎出有效成份。川楝子质脆,切薄片容易碎,而切厚片又与半球状相近。古人十字剖开或一个六瓣的规格均可考虑,而半球状应予排除。考虑通过对不同规格的川楝子煎出液中的川楝素进行对比研究,优选切制规格。

第二是去皮的目的与方法。黄立辉等[22]研究发现,川楝子果肉中的川楝素含量,远高于果皮与果核。古人去皮的目的很可能是由于川楝子果皮致密,水分浸润困难,有效成份难以煎出的缘故。去皮的方法,古法中以酒(或水)浸蒸,去皮效果为最优,但是,并没有明确说明浸泡与蒸制的时间,应进一步研究。或从现代工艺中寻找更好的去皮方法。

第三是古今川楝子入药部位的不同导致的用量问题。古人川楝子的入药部位以果肉为主流。但是全果入药的情况亦不少见。这就要求同仁在运用古方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川楝子的入药部位。由于现行《中国药典》规定川楝子是全果入药,如果古籍中用果肉,那么在临床上至少要提高一倍的用量才与古籍相当。

第四是川楝子与巴豆配伍中的净制。二药是治疗疝气的经典配伍,但是,如果不重视川楝子的净制,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如现行众多《方剂学》教材多收录了李杲《医学发明》(金元)所载天台乌药散,原书载:“天台乌药,木香,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半两,槟榔(剉,二个),川楝子(十个),巴豆(七十粒)。右八味,先以巴豆微打破,同楝子用麸炒,候黑色,豆、麸不用外,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疼甚者,炒生姜热酒下,亦得”[23]。文中川楝子没有说明是否需要净制。本方川楝子同巴豆麦麸同炒的经验,显然是取法自《证类本草》,原书中川楝子是需要汤浸去皮的。如果直接用带皮的川楝子全果,川楝子吸收的巴豆油要少得多,难以制约川楝子的寒性,亦难增加川楝子的力量。如果用带皮切瓣者,古人显然又不会用麸炒。因此,方剂的整体功效的体现,离不开药物的炮制,而作为炮制基础的净制显得尤为重要。

7 结论

综上所述,川楝子净制与切制方法与其它果类药物迥异。去皮法以《证类本草》记载的酒浸蒸去皮法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后世的温汤浸去皮法。古籍中川楝子核是指坚硬的内果皮。川楝子去皮后,再焙干杵碎取果肉,是川楝子独特的取肉方法。切制法有切瓣、捣碎、切片三种。与巴豆同炒,川楝子的处理方式包括:汤浸去皮与麦麸同炒、切四瓣麸炒去皮、汤浸去皮与面同炒、去皮清炒、切四瓣带皮清炒、取肉清炒、取肉麸炒等,以去皮后与麦麸同炒为最优。

猜你喜欢

金铃子巴豆川楝子
川楝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心急吃不了金铃子
心急吃不了金铃子
金铃子长出来啦
一个喜欢撒谎的孩子
水鬼
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川楝子与炒黄川楝子急性毒性作用比较研究*
对金铃子散中延胡索和川楝子不同炮制品之间配伍后镇痛抗炎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