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珠峰量“身高”:中国珠峰测量史

2021-04-16何通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1年1期
关键词:登山队峰顶高程

何通

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并完成测绘工作。本次测量中,是首次全面使用国产设备进行测量。

珠峰有多高,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而经久不衰的话题。从历史看过来,这个仅十几平方米的峰顶上,挤满了荣誉、信仰、激情、牺牲、政治较量……

珠峰背后的质疑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实现了中国人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壮举。为了此次登顶,中国登山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汪玑、邵子庆牺牲,4次高山行军仅第三次行军就有25人受到不同程度冻伤。

这次登顶并未留下影像资料。这使得国际上满是质疑之声:中国人登顶珠峰?别骗人了!

登顶珠峰的壮举不被认可,长期以来,珠峰高程数据也一直被国外所垄断。1852年,英属印度测量局使用三角测量的方式测得珠峰高程8839.2米;1954年,印度测量局测得珠峰高度为8847.6米。而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自己的精确高程数据。

中国高度,也是世界高度

珠峰峰顶是一个宽2~3米,长6~9米的鱼背形平台。这意味着从山脚不同角度观测到的珠峰“峰顶”,实际上看到的只是珠峰顶部的不同边缘。因而,要想精确测量珠峰高度,就必须在峰顶竖立标志物,以保证从不同角度的观测都能交会到同一点。

这个标志物,即测量学上的觇标,截至当年,尚未有国家以在珠峰峰顶竖立觇标的方式精确测得珠峰高程。

1975年3月中旬,一支400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珠峰脚下。让五星红旗再次飘扬在珠峰峰顶、在珠峰峰顶竖立觇标是这次行动的重要任务。

中国不仅要登顶珠峰,更要获得最权威的珠峰高程,自己的高程。

从141斤到70斤

测量队员郁期青三次请战才被获批加入北坳突击组。1975年4月4日,突击北坳小组一行8人,从5400米的营地出发,经过3天行军,顺利登上北坳,完成了重力测量与航测任务。

然而,攀登北坳之后,5月中旬,郁期青患上了重感冒,发烧到41℃,两天后转成肺水肿、胸膜炎并发症,被紧急送至日喀则野战医院抢救。

当时,他高度昏迷,连续半个月的高烧使得郁期青由一个壮汉变得骨瘦如柴,体重由141斤下降到70斤,经过35天的抢救治疗,才稳定在低烧状态。

4个月后他大病初愈,然而却留下了胸膜粘连、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后遗症。

4根手指换来的重力数据

珠峰高程测量包括三角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等。4月初,北坳观测组成立,执行重力测量任务。4月20日,普布、徐东升随登山队到了7790米的二号营地,这里是著名的“大风口”,珠峰的一大难关。大风袭来,队员们常常站立不稳,重力仪的水准气泡晃动不止。

普布觉得戴着鸭绒手套不便操作,便毅然脱去右手手套,在距珠峰1.9公里处,咬紧牙关趴在冰面上,冒着零下40℃的严寒测得了重力数据,创造了世界重力测量史的高度纪录。而普布的4 根手指,却被冻伤坏死,做了截肢手术。

珠峰顶上挂起红灯笼

1975年5月27号清晨,朝阳灿烂,3颗信号弹从指挥所腾空而起,登山队员向珠峰发起最后的冲刺。14时30分,9名男女登山队员成功登上珠峰。5公斤重的觇标,被大平措背上峰顶。大家一起把觇标立起,红色的圆笼立在高3.52米的觇标上,为测量珠峰的高度提供了瞄准点。

10个观测点上的测绘人员已经驻守了9昼夜,终于等来了这一刻。10部经纬仪同时瞄向了珠峰峰顶的红色圆笼。

连续3天,队员们进行了4个不同时段、16个测回的水平、导线、天文、气象、重力、三角等测量。5月29日,9个测站完成交会观测。

6月13日,高程计算完成。7月13日,高程结果发布:扣除冰雪深度0.92米,珠峰身高为8848.13米,最大正负误差小于0.36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据。

日新月异的测量技术:GPS登上珠峰

1992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同意大利登山队合作,对珠峰高程进行了复测。这次测量除开展平面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天文重力测量、珠峰交会测量外,还在大本营、珠峰峰顶用GPS接收机同步进行了GPS测量。

这次测量使用了先进的GPS测量、激光测距、电磁波测距等先进测量技术测取珠峰身高。这次测量创造了几项新的纪录:

第一次将水准基本点埋在珠峰脚下,第一次将一束束测距激光射向珠峰,第一次将GPS接收机用于珠峰测绘。

1998~1999年,中美也开展了合作,运用更先进技术重测珠峰。但这几次测量结果我国只认为是科研数据,并未作为官方珠峰高程。

意大利的来信

2004年6月下旬的一个早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张江齐收到了这样一封來信:

尊敬的张江齐先生:

10天前我刚刚从西藏回国,我们“意大利2004年珠峰登山队”的4位小伙子已经于5月24日登上世界第三极并且完成了峰顶冰雪层厚度的测量工作。他们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工作两个多小时,仪器运行非常好,采集回来的数据正在处理当中。我急切地想告诉你的是,那里冰雪层坚硬似铁,厚度接近3米。我正在处理的数据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 占据的冰雪斜面,完成处理之后我将会告诉你更多的细节。

这封信的署名是乔治·普瑞迪,一位意大利测绘专家。这支意大利队伍的目的很明显,他们将以最先进的仪器测得珠峰岩面高程。

珠峰峰顶有着厚厚的冰雪层,这意味着传统的珠峰测量,测出的都是珠峰戴着“帽子”的身高,并非其岩面高程,也就是“净身高”。

即便是像1975年那样,以插钢钎的方法测冰雪深,也无法完全摘下珠峰的“帽子”。插钢钎的方法即钢钎插到插不动时,钢钎插了多深,就认为冰雪厚度多深。显然,这种测量方法误差很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认为:“从1975年和1992年两次测珠峰峰顶雪深结果来看,相差1.63米。高山测量技术发展到今天,测量珠峰的关键已经集中在峰顶冰雪层的厚度问题,只有攻克这个难关,才能有质的飞跃。”

无论怎样来看,几十年过去,1975年的数据已经跟不上新世纪科技水平所能达到的测量精度,我们需要重新测量珠峰。

摘掉珠峰的“帽子”:从怀柔到秦岭

2005年,我国再次测量珠峰。这次珠峰测量任务同往次珠峰测量一样,由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来执行。但不一样的是,这次的登山队员中,也有测绘队员。

测量队的刘西宁、柏华岗、白天路、任秀波4人被选拔承担冲顶的重任。2004年12月,他们来到北京怀柔中国国家登山队训练基地。5分钟跳绳、200个仰卧起坐、万米长跑、10组杠铃蹲起、10组哑铃操……这些成了登山队员们的日常。同样成为日常的,是高强度训练带来的全身肌肉酸痛。

“头一天训练完以后,第二天我们下来都是扶着樓梯下来的。浑身没有一块儿不疼的,筷子都拿不起来。”柏华岗这么回忆。后来教练给队员们发了勺子。

2005年1月,结束了国家登山队的集训,国测一大队又对队员们进行新一轮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攀岩、攀冰等技术科目,并在秦岭组织了“仿真演练”。在零下10℃的环境中,负重29公斤徒步、在山上进行越野跑……成了队员们新一轮日常。

向珠峰进军

2005年3月1日拂晓,一个简短的壮行仪式在国测一大队大院内进行。队员们再一次向珠峰进发,叩问更精确的珠峰高程。

3月16日,队员们开始青藏GPS监测网观测。队员们要穿越藏北无人区和昆仑、唐古拉、喜马拉雅、冈底斯等藏区大山,观测路线超7000公里,监测网覆盖30多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四分之一个西藏。

而水准测量则是从拉孜地区开始。水准测量只能步行完成。队员们一步步、一个测站一个测站地扛着仪器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行走500多公里,走到了珠峰脚下。

天公不作美

4月18日,珠峰测量登山队从大本营出发,前往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4月24日,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成功建立。然而,4月下旬,珠峰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狂风暴雪,登顶日期一推再推。

5月8日,珠峰狂风大雪不断,全体登山队员不得不下撤到大本营休整。

以历年成功登顶的次数分析,厄尔尼诺现象活跃的年份成功登顶的次数很少。而2005年,正是厄尔尼诺活跃之年。

连续多日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加上恶劣气候,一些队员高反严重。测量领队张江齐在7028米营地工作了两夜三天后持续咳嗽。5月5日,他嗓子完全嘶哑,不能发声。由于营地医生不在,张江齐把能找到的药全吃了下去,红霉素、黄连素、甘草片、头孢拉定……

结果当晚张江齐出现了严重的药物反应,“我当时觉得自己就像是被别人卡住了嗓子,不能喘气,于是我就拼命睁着眼不敢闭上,生怕一闭上眼睛就再也不能睁开了”。

5月7日,张江齐被送往定日医院,10天后重返6500米前进营地。

5月21日,冲顶队员抵达8300米营地,计划次日凌晨出发。但当天下午,珠峰突然被乌云笼罩。凌晨1点,步话机传来8300米营地的信息:“这里的风太大,路根本看不清,没有办法出发,没有办法出发……”

21日晚上,岳建利几乎一宿没睡,在帐篷外踱步。如果登顶日期再推迟,就意味着这次珠峰测量基本上是失败了。他望着珠峰,甚至想给珠峰跪下,“给我一次好的时间。”

我们登上来了

次日凌晨,队员们发现风小了一些,道路能辨认了。“再不能耽搁了,必须出发了!”在队长小嘉布的带领下,第一批冲顶队员迎着大风出发了。

5月22日,11时08分,步话机里传来小嘉布不太清晰的声音:“我们已经登上来了……”

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登山总指挥下令:“如果身体允许,如果身体允许,请立刻安装觇标,请立刻安装觇标。”

11时38分49秒,冰雪雷达探测仪和装在上面的GPS接收机开始工作。11时50分,红色的金属觇标再次在珠峰顶端立起,早已严阵以待的6个交会点立即开始了观测。

5月24日凌晨,装载着宝贵数据的GPS接收机和雪深探测雷达经过37个小时不间断的传递,送达珠峰大本营。数据质量良好。

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正式公布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数据: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

历史是一把测尺

实际上,我国对于珠峰的测量工作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为了绘制《皇舆全览图》西藏分图,3名中国人深入珠峰脚下,用经纬图法和梯形投影法对珠峰进行了初步测量。而英属印度测量局发现珠峰,则是下一个世纪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也用水银气压计测过珠峰高度。但水银气压计的测量精度很低,当时测量数据是8882米,我们依旧使用国外的数据。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个集体意识至上的年代,先辈们凭着简陋的装备,用汗水和生命,丈量着中国的土地,终于赶超了发达国家,掌握了当时最精准的珠峰高程。

改革开放后,我们又大力与世界各国合作,和世界人民手挽着手,共同测量世界的最高峰。

如今,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卫星、自己的仪器,更精确地测量珠峰高度。

一代代人,一次次测量,一代代先进的技术,一个个越来越精准的数据……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精益求精,历史是一把测尺,测量着中国的崛起,也测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

猜你喜欢

登山队峰顶高程
看,测量工作在接力
8848.86米
视界
巅峰时刻
一支登山队的覆没
喜爱这世界
基于二次曲面函数的高程拟合研究
华耐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凯旋盛典在京举办
基于MATLAB的GPS高程拟合程序设计
Because It?s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