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静默如谜,我偏爱种种可能

2021-04-16邬双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波斯万物诗意

邬双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被誉为“诗界莫扎特”。作为波兰最受欢迎的诗人,波兰总统科莫洛夫斯评价她:“几十年来,她用乐观、对美和文字力量的信仰,鼓舞着波兰人。”作为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瑞典文学院给予她的授奖辞为:“辛波斯卡的作品对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适当距离,清楚地印证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读她的诗歌,能让我们探究万物的秘密,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人类内心世界的真相,领略诗歌带给我们的独特思考与迷人魅力。

【代表诗作】

种种可能

辛波斯卡

我偏爱电影。

我偏爱猫。

我偏爱瓦塔河边的橡树。

我偏爱狄更斯,胜于陀斯妥也夫斯基。

我偏爱喜欢人们

胜过热爱人类。

我偏爱在手边放着针线,用于不时之需。

我偏爱绿色。

我偏爱不把一切

都归咎于理性。

……

我偏爱许多此处并未提及的事物

胜于许多我不愿说出的事物。

我偏爱那些散漫的零

胜于被编排成序列的零。

我偏爱昆虫的时间,胜于星辰的时间。

我偏爱在木头上敲打。

我偏爱不去问还要多久,什么时候。

我偏爱惦记着可能性,

存在自有其理由。

【诗歌赏读】

这首诗的迷人之处在于她用一种“我偏爱”的重复句式,展示了她生命中偏爱的日常事物与独特坚持,从中我们可瞥见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味与对世界的认知,可看出她恬淡自在、真实细腻、坦率随性而又不乏理性思考的独特个性。 这是一种真诚的自我告白,也让读者重新审视个体存在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是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种选择和偏爱都有其理由,都值得尊重,正因每个人的“种种可能”,构成了人间的参差多态与未知迷人。

【代表诗作】

在一颗小星星底下

辛波斯卡

我为自己分分秒秒疏漏万物向时间致歉。

我为将新欢视为初恋向旧爱致歉。

远方的战争啊,原谅我带花回家。

裂开的伤口啊,原谅我扎到手指。

……

我为桌子的四只脚向被砍下的树木致歉。

我为简短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致歉。

真理啊,不要太留意我。

尊严啊,请对我宽大为怀。

存在的奥秘啊,请包容我扯落了你衣裾的缝线。

灵魂啊,别谴责我偶尔才保有你。

我为自己不能无所不在向万物致歉。

我为自己无法成为每个男人和女人向所有的人致歉。

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我无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辩解,

因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碍。

噢,言语,别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 又劳心费神地使它们看似轻松。

【诗歌赏读】

这首诗的写作视角真诚而独特,采用“我为……致歉”的句式,写出了自己对存在的偶然与必然、对时间、对人类、对自然、对万物的歉意,这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也是作者对自我与人类、生命与人性的深刻审视与反思。作者为何致歉?仅仅是作者需要致歉吗?有些伤害仅仅是致歉就可以原谅的吗?辛波斯卡曾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致辞中说道:“世界——无论我们怎么想,当我们被它的浩瀚和我们自己的无能所惊吓,或者被它对个体——人类、动物、甚至植物——所受的苦难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所激愤;无论我们如何看待为行星环绕的星光所穿透的穹苍……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它是令人惊异的。”是的,万物静默如谜,我们对自然应保持敬畏之心,对人类的苦难应保持悲悯之心,这不仅是诗人自己在反省与致歉,更是代表人类在致歉,为我们的浅陋愚昧、无知荒谬与对他人、万物造成的伤害,这种思考的高度与纯粹令人肃然起敬而又惭愧不已。

【代表诗作】

写履历表

辛波斯卡

需要做些什么?填好申请书

再附上一份履历表。

尽管人生漫长

但履历表最好简短。

简洁、精要是必需的。

风景由地址取代,

摇摆的记忆屈服于无可动摇的日期。

……

填填写写,彷佛从未和自己交谈过,

永远和自己只有一臂之隔。

悄悄略去你的狗,猫,鸟,

灰尘满布的纪念品,朋友,和梦。

价格,无关乎价值,

头衔,非内涵。

他的鞋子尺码,非他所往之地,

用以欺世盗名的身份。

此外,再附张露出单耳的照片。

重要的是外在形貌,不是听力。

反正,还有什么好听的?

碎纸机嘈杂的声音。

【诗歌赏读】

这首诗以辛辣讥讽的语言批判了现代人功利势利的价值观,幽默的语言背后是严肃、深刻的思考。现实人生的漫长、复杂、丰富、变化莫测能仅用一张单薄的履历表去概括吗?这些头衔、荣誉、资格、外貌等真的能界定这个人的内在价值和生命存在吗?人的精神追求、美好经验、生活品味、对爱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同情都无关紧要,也无人在乎?那么,生命的意義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写履历表的意义又何在呢?人们为了追求这样的虚名与形式而忽略自己真正的灵魂需求与渴望的生活,这样真的值得吗?但这种荒诞的行为却在现实中不断上演,令人叹息与无奈,也令人反思。

【技巧妙用】

辛波斯卡被认为是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纽约时报》认为“她的诗可能拯救不了世界,但世界将因她的作品而变得不再一样”。她对自然保持着敬畏和震撼,对人性也保持着深刻的审视和微妙的嘲讽,加之写作技巧和形式上不拘一格,富有意味,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

首先,诗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以小见大。在她的诗歌里,你可以从她偏爱的“猫、瓦塔河边的橡树、手边放着针线、无叶的花、割掉尾巴的狗、桌子的抽屉、在木头上敲打”等日常事物与行为中读到她独特的个性,从她与石头的对话、对街上素不相识的人的观察等读出她深刻的思考;她写动物、植物、天空、履历表、安眠药,也写电影、文学、插画、剧场、葬礼、战争、梦境、仇恨等,没有任何事物不能进入她的诗歌,她也从这些事物中保持着敏锐的观察与思考,给读者新的启迪。

其次,诗人非常讲究有意味的形式,赋予形式更多的变化与内涵。《种种可能》《在一颗小行星底下》中的“我偏爱”“我为……致歉”等句式的间隔反复,形式工整有序,看似简单,里面却包含尊重独特个性和不同选择自由的思考,包含着对时间、他人、自然、万物等层层递进的反思。《有些人喜欢诗》别具一格,将标题中“有些人”“喜欢”“诗”独立成为每节的开头,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的思辨,探究词汇背后的深意,引人思考。富有变化与意味的形式不仅令人印象深刻,也有利于内容的表达,二者相得益彰。

第三,诗人善用幽默讽刺的语言来阐述深刻的思想,发人深省。《写履历表》中用幽默辛辣的语言反讽写履历表的形式与人生实质的矛盾,如同作者在《葬礼》一诗中所呈现的荒诞情形极为相似,本该沉痛肃穆的葬礼上,听到的却多是与葬礼无关的琐碎日常的对话与喧哗,幽默之余呈现生命的真相。《在一颗小行星底下》里所有“我”的致歉,其实是对人类的深刻反省、警示,对人性的愚昧罪恶、现实的荒诞残酷给予的毫不留情的讽刺与批判。

【佳作示例】

重拾生命中细微的美好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蔡家玥

她的诗里有最细小的事物、最细微的美好。

从她所偏爱的电影、猫、橡树、针线和格林童话,到《一见钟情》里飘舞于肩与肩之间的叶子、并排放置的行李箱,她的诗里没有空洞的远方,只有藏在平凡生活中的明亮与温暖。

读她的《种种可能》:“我偏爱昆虫的时间,胜于星辰的时间。我偏爱在木头上敲打……”我仿佛看到,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猫蜷缩在诗人的脚边,她提笔写下自己偏爱的一切,嘴角不由上扬。我不禁想起张晓风的一篇散文《我喜欢》,张晓风说,她喜欢冬日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喜欢泛黄的线装书,喜欢对着一盏昏灯听檐雨的奏鸣,喜欢松散而闲适的生活……她说:“我喜欢能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这样的喜欢与偏爱,总能让平淡无奇的生活拥有一份诗意和美好,将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她在《写履历表》里说:“填填写写,仿佛从未和自己交谈过,永远和自己只有一臂之隔。悄悄略去你的狗,猫,鸟,灰尘满布的纪念品,朋友和梦。”点亮生命的,不是履历表里的会员资格和光荣记录,而是我们所偏爱的电影和猫,是生命里细微的美好。当无以名之的美好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因片面死板而荒谬,辛波斯卡的诗帮我们重拾那些被地址取代的风景,重拾那些被略去的诗意和梦。

我一直很喜欢《音乐之声》里Maria唱的那首《My Favorite Things》:“玫瑰上的雨滴和小猫的胡须,明亮的铜水壶和温暖的羊毛手套,牛皮包装纸用绳子绑着,这些都是我心爱的东西。”Maria从生活中收集阳光,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和可爱的人们。在电闪雷鸣的夜晚,在暗淡无光的日子,她将收集的阳光取出,让生命再次充满美好与明亮。而辛波斯卡的《种种可能》亦是一只盛满阳光的罐子,存放着她所偏爱的一切,收藏着她生命中的美好和阳光。

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辛波斯卡带给我的,便是这样一个诗意的世界。《一见钟情》里消失于童年灌木丛中的球、在旋转门面对面的那一刹那、事前已被触摸层层覆盖的门把,都书写着平凡中的诗意。她让我相信,生活里最普通的事物也有浪漫和美好。

人们说辛波斯卡是从废墟上开出花,用乐观、对美和文字力量的信仰,鼓舞著波兰人。她将生活里最细微的美好放大,让我们相信诗意并非只在远方。

《死亡诗社》里,基廷老师曾说:“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辛波斯卡的诗里,有生命中的美好与浪漫、单纯的喜悦与偏爱。她让我找到了真正有意义的、点亮生命的事物。

猜你喜欢

波斯万物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当万物有了表情
万物构成
我来添画
道不远人楼难弃
三个最奇怪的词
苏联火星探测遭遇神秘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