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时间的影响 ①

2021-04-15郭淑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性休克休克输液

郭淑霞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创伤性休克指患者因受到暴力打击,脏器大量出血,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微循环灌注不足,并结合创伤后恐惧、疼痛等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综合症[1,2]。而该种休克较单纯失血性休克病因更复杂,危害也更严重,如不及时救治,易造成多器官衰竭,并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败血症,患者有较大死亡可能[3,4]。因此,对院前急救有高要求。院前急诊护理是一种科学护理方式,可缩短急诊时间,对患者及时进行抢救,改善预后。鉴于此,本研究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后创伤性休克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01~2018-09收治的8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41例)。对照组年龄26~71岁,平均(45.31±2.94)岁;男26例,女15例;受伤原因:重物撞击13例,高处坠落13例,交通事故15例;受伤部位:骨折7例,胸骨11例,腹部9例,颅脑11例,多发3例;休克程度:轻度休克13例,中度休克14例,重度休克14例。观察组年龄27~72岁,平均(45.62±2.78)岁;男25例,女16例;受伤原因:重物撞击14例,高处坠落12例,交通事故12例,其他3例;受伤部位:骨折8例,胸骨11例,腹部8例,颅脑10例,多发4例;休克程度:轻度休克14例,中度休克12例,重度休克11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为创伤性休克,表现为皮肤苍白湿冷、口唇发绀、紧张烦躁、神志淡漠、脉搏细速、呼吸微弱且不规则、尿量<30mL/h、收缩压<90mmHg、脉压差<20mmHg;②病例资料完全。(2)排除标准:①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②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③合并颅脑肿瘤的患者;④院内休克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患者被家属送入院内后,对其进行止血护理,清理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实施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接到急救电话后,带好药品和救援设备,3min内出诊,保持与患者家属电话畅通,询问患者症状体征,评估病情,告知家属应将患者摆放为何种体位,并告知简单急救的步骤。②到场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语言能力、病情严重程度、受伤机制,评估病情,监测静脉压和心电情况。③呼吸护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呕吐物等),患者头部转为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采用舌钳拉出患者舌头,给予面罩吸氧,选择速率为2~4L/min。④输液护理。观察受伤位置、出血量等,建立两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给患者输液,包括止痛药及血管活性药。⑤伤口护理。采用止血带对患者出血部位进行处理,并适当使用血管结扎。⑥采用担架将患者搬运上车,患者如有骨折状况,采用简易夹板固定患者。⑦转运途中,保持车辆平稳,联系急救科做好急救准备。

1.4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②比较两组抢救时间(介入抢救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休克纠正时间)。③抢救后,根据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病情,SOFA总分值为0~48分,APACHE Ⅱ总分值为0~71分,分值越高,患者病情越重[5,6]。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抢救成功率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13)。

2.2 抢救时间

观察组介入抢救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休克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2.3 病情

观察组抢救后SOFA及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OFA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休克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方面,血液、体液丢失及疼痛刺激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另一方面创伤会导致细胞受损、机体释放炎性因子,促进凝血、激肽,导致血栓形成,脏器出现微循环障碍[7,8]。创伤性休克又称低血容量性休克疾病,于机体受到严重创伤时伴发。休克早期患者仅有烦躁、兴奋、激动或焦虑情绪,伴随脑组织轻微缺氧症状,该症状发展迅速,很快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心率增快,随后进展为昏迷。创伤性休克造成危害严重,可导致患者窒息或心脏骤停死亡,即便救治成功,由于多脏器长期缺血,患者预后也不佳,故该症状已被临床划分为急重症范畴[9]。

研究表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预后与两方面因素有关,其一是创伤器官种类及创伤程度,其二是及时、正确的救治[10]。伤后1h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重要阶段,部分患者因家属缺乏急救知识、转运不及时、转运途中创伤扩大及二次伤害等因素,导致抢救后预后差,甚至抢救失败[11]。院前急救护理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急救的关键环节,对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院前急诊护理能为抢救手术创造有利条件,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介入抢救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后SOFA及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缩短其抢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分析其原因在于,创伤性休克与损伤程度、部位、出血均有较大关系。经家属送进院的患者,因家属反应迟缓,无急救意识,导致患者病情进展严重,生存率低,预后差。而在院前急救护理中,护理人员反应快速、专业技能强,尽快对患者伤情做出初步判断,并根据患者伤情进行院前急救,可有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止住活动性外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具体表现为,及时出诊,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简单急救,防止家属因缺乏急救知识导致患者死亡;到场后分析患者病情,实施急救,为入院后病情评估提供有利条件;通过清理分泌物、拉出舌头,可避免患者因窒息而导致死亡;输液护理是护理环节中关键的一步,通过对患者进行输液,恢复多脏器功能,预防器官衰竭;伤口护理有助于及时止血,降低患者血液及体液丢失,缓解低血压症状,降低患者心跳停止风险。将患者搬上车,对骨折伤口进行临时处理,可为入院后的救治创造良好条件;转运途中,保持车辆平稳,避免患者创伤扩大及二次伤害,并通过及时与院方沟通,缩短抢救术前准备工作,防止治疗时间延误。

综上所述,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缩短其抢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性休克休克输液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