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级医院优化静脉溶栓策略对脑卒中中心建设的影响 ①

2021-04-15徐杰文杨碧青李巧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溶栓例数脑梗死

徐杰文,杨碧青,李巧薇

(番禺区中心医院脑卒中中心 ,广东 广州 51140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现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医疗的难点[1]。人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药物的使用,可以帮助卒中患者减轻致残率,同时现各地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也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带来的福音[2]。随着区级医院对卒中中心的不断摸索及优化策略,卒中患者DNT的减少,卒中患者的治疗恢复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签署溶栓同意书;(3)发病时间在4.5h以内;(4)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且NIHSS≥4分,或虽然NIHSS<4分但严重影响其生活功能患者。 排除标准为不符合使用静脉溶栓药物病人。我们收集 2019-03-01~2020-08-17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分为两组,2019-03-01~12-31共80例患者,为常规组,2020-01-01~8-17共88例,为优化组。比较两组患者常见高危因素,发病至溶栓时间,DNT时间,DNT<60min例数,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1h NIHSS评分,溶栓后严重不良反应例数(症状性脑出血)。

1.2 溶栓策略

我院于2018年8月15日成立脑卒中中心科室,于2019 年 3月在中国卒中协会授权获得综合卒中中心,于2019年年12月国家脑防委授权获得高级卒中中心挂牌。我科参照相关指导规范,家属签字同意后给予静脉溶栓。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优化组与常规组相比,在性别、疾病危险因素、发病到溶栓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1h NIHSS评分、并发症例数上未有明显区别(P>0.05),DNT时间及DNT<60min的人数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优化组及常规组患者一般基线参数比较

表2 优化组及常规组患者主要观察参数比较

3 讨论

根据临床指南,在发病4.5h内脑梗死病人使用静脉溶栓药物rtpa是安全及有效的[3],如病人越早接受治疗,尽量缩短脑梗死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4]。在静脉溶栓中,DNT时间是评估溶栓成功及医疗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减少DNT时间,是每一个溶栓医生所必须关注的,现在要求尽量控制在60min内,有实验提示有很多病例未有达标,其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5~7]。本次实验中DNT最短时间为7min,最长时间为133min,可以看出急性脑梗死DNT时间减少,DNT<60min例数也在增多,从而使病人得到更好的获益。成立卒中中心的很重要的一项核心指标是不断减少DNT时间,即患者发病入院至使用静脉溶栓药物的时间。影响DNT时间的因素很多,总结起来主要为两方面,一个方面是患者院前医护协调及院内相关科室协作,如院前急救沟通不流畅,抽血延迟,急诊影像检查等候时间拖延,诊断困难,急诊抢救室病人多,护士配药时间延长,另一方面常常在于患者及患者家属犹豫不决,拖延签字时间,常常此种情况在我院发生情况较多,或者患者基础疾病较多,需逐项分析患者适应证及禁忌证[8]。综上所述,通过不断优化静脉溶栓流程,提升区级医院卒中中心溶栓水平的不断提高,可能可以为急性脑卒中病人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及影响远期预后。此实验时间跨度较短,且样本量较少,同时需长期观察患者远期预后,研究存在局限性,下一步可继续随访相关病人。

猜你喜欢

溶栓例数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体会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