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史集粹

2021-04-14康健,郑玉婷,史介

乡音 2021年9期
关键词:铅笔芯于右任扬琴

【河北省的“中国之最”(二)】

我国最早的人民邮政纪念邮票是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机构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1938 年9 月发行。晋察冀边区位于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太)、德石路以北,承德、张家口以南地区,1938 年1 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我国第一座地下水库是河北省南宫市的“南宫地下水库”,面积206 平方公里,总蓄水量4.8 亿立方米。

我国第一台制音电子扬琴产于秦皇岛。秦皇岛市玻璃厂青年工人彭作林与市无线电仪器厂助理工程师合作,对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扬琴进行技术革新,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制音电子扬琴,广受称誉。

(摘自《可爱的河北》)

【经典剧目中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在我国创演的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战斗、工作故事的现代京剧经典剧目中,充分地展现了共产党人鲜明的党性原则、坚定的革命立场和殷殷的为民情怀,仅从唱腔中即可见一斑,听之令人感动且经久难忘。现仅举几例。

反映1927 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农民进行武装斗争的《杜鹃山》,当演到革命受到挫折时,党代表柯湘唱:“乱云飞,松涛吼,群山奔涌。枪声急,军情紧,肩头压力重千斤,……心沉重,望长空;望长空,想五井。似看到,万山丛中战旗红,毛委员指航程,光辉照耀天地明,天地明!”反映抗战期间冀中军民一齐抗击日寇的《平原作战》,八路军某部排长赵勇刚唱:“望西北延安城光芒万丈,毛主席瞩望着抗日战场。看得见战火纷飞青纱帐,惦记着红旗不倒小村庄。……炸军火绝不动摇挥兵前往,人民战争威力壮,迎来一个新中国——灿烂辉煌!”观众更为熟知的反映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东北深山剿匪的《智取威虎山》,剧中某部侦察排长杨子荣接受党交给的打入匪窟的任务后,其唱段更是感人肺腑:“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一心要砸碎千年铁锁链,为人民开出(那)万代幸福泉。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任凭风云多变幻,革命的智慧能胜天。……”

(摘自王德彰著《谈戏说史》)

【于右任赠字】

于右任(1879-1964),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陕西三原人。他的舅家在甘肃静宁。1940 年,于右任去看望舅家人时,途经平凉,被平凉商会会长挽留下来给人写字。一个摆瓜子摊的小贩也去求字,于右任一连送他3幅。小贩给于右任买了一份泡馍送了过去。于右任说“饭已吃过,再吃也是一种浪费”,叫他提回去给家里人吃。言毕,又为他写了一幅,并对他说:“以后困难了,如果能用它换几个饭钱,算是我对您的回谢。”

人们都说于右任的书法好,从这件事看,其人品甚至比书法还要好。

(摘自《今晚报》康健/文)

【铅笔不含铅 为啥叫铅笔】

铅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文具。很多人学写字都是从使用铅笔开始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铅笔的“铅”字,与铅没有任何关系。

1564 年,英国一个牧羊人偶然间发现了黑色的矿物质——石墨,也就是铅笔芯的主要原材料。这种神奇的物质显色度高,可以用来在羊身上做记号。不久后,商人发现商机,将石墨切割成条销售,便于人们在货篮和货箱上做标记。但石墨易碎、脏手的特性也令人苦恼。1761 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在石墨中添加了硫磺、锑和树脂等材料,加热后压制成条状物,不易折断且硬度合适。1812年,美国人做出大小适合铅笔芯的木条,与笔芯粘合,制成了第一代铅笔。

铅笔的名字里有一个“铅”字,可是它的笔芯却并不含铅。铅笔芯是用黏土和石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石墨的商业名词是“笔铅”,但实际上它并不是铅,而是矿物质,主要成分是碳,还可以用来制造坩埚、电极、润滑剂、颜料等。石墨和铅有一个共同点,都能在纸上画出黑色的痕迹。因此,人们又称石墨为“黑铅”,铅笔也由此得名。

(摘自《燕赵老年报》郑玉婷/文)

【[咬文嚼字]“碾轧”不写“碾压”】

读报刊,常见将“碾轧”写作“碾压”的情况。近读某报,即有“麦子收割完,拉到场上晒干,干透了就用石磙子来回碾压”之语。这里的“碾压”应该是“碾轧”。

“轧”是个多音字,有多个义项。作动词时指碾,滚压,上例中正是这个含义,所以应是“碾轧”;也当排挤讲,如“倾轧”。而“压”作动词时,只是对物体施压力(多指从上向下),如“压碎”,无滚动的含义。“轧”还是姓氏。读zhá 时,用作动词,如“轧钢”。

(史 介)

猜你喜欢

铅笔芯于右任扬琴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民国多面奇才:于右任
铅笔芯电灯泡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望我大陆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带铅笔芯的卷尺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笔芯“弧光灯”
于右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