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

2021-04-12苏勇亭

智能城市 2021年9期
关键词:砌筑墙体作业

苏勇亭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3)

1 墙体砌筑施工质量重要性分析

1.1 提升建筑稳固性

在房建工程中,墙体可对建筑结构自重荷载进行分流,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固性。现阶段,在土地资源总量不断减少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部分地区均将高层建筑作为主要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较突出的特点在于楼层数量较多,结构整体自重处于较大的状态。楼层相互间的连接载体为砌筑墙体,其会对上层结构产生的荷载进行传递和分流,使建筑本身可处于稳定的应用状态。如果在施工期间,墙体施工质量不满足作业要求,增加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缩减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1.2 隔离出独立空间

房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将每个楼层分离出若干个独立空间,可为住户提供单独的作业空间。从目前房地产市场来看,在高层建筑的分层处理中,经常使用的隔离方式包括“一梯两户”“一梯三户”等,每户利用墙体建立了独立的空间,每户内又利用墙体隔离出新的独立空间。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提升了私密空间的保护重视程度。在此背景下,砌筑墙体提供了良好的独立空间,且在装饰装修作业期间,可通过铺设隔音材料的方式,提升创建空间地密闭性,进而满足人们对隐私的保护需求。

2 墙体砌筑施工技术特点

2.1 安全问题突出

根据以往的墙体砌筑施工经验,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非常突出的情况。

(1)房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材料质量、人为操作水平、施工环境、安全防护措施等,这些因素具备较强的不可控性,若未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高层建筑的墙体砌筑作业环境位于高空,增加了砌筑过程中的施工难度,且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其应用工序的复杂程度较高,会在施工期间使用许多大型设备,若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将直接影响墙体砌筑过程的可靠性。

2.2 技术多样性

(1)我国土地面积较大,每个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墙体砌筑类型的选择中,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对墙体砌筑参数(如厚度、材料强度等)进行细化,呈现的施工效果具备了多样性特征。

(2)在房建工程开展工程作业过程中,需要对现阶段的气候条件、降雨条件等内容进行了解,并拟定合理的作业方案,方案内容应呈现多样性的应用特征。对于一些特殊性较强的作业区域,如软土地基、冻土层、节理发育等,需要结合地基设计方案,优化墙体砌筑方案,为墙体砌筑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3 技术复杂性

(1)在前期砌筑作业期间,应用的工序复杂程度较大,包含了较多的施工步骤,如材料选择、墙体砌筑、预留孔设置等,这些内容均需要在作业前完成梳理,若某项内容未按照要求完成,将增加潜在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威胁房建工程的使用寿命。

(2)在房建工程作业期间,存在冲突作业的情况,即墙体砌筑期间需要提前做好预留孔设置,为给排水管道、输电线路的铺设创造条件。需要在作业过程中考虑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以确保作业结果的可靠性。

3 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3.1 做好砌筑材料选择

在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应用期间,应做好砌筑材料的选择工作,以确保后续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1)明确墙体砌筑过程中需要的材料类型,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经常使用的砌筑材料包括黏土砖、灰砂砖、页岩砖、煤研石砖、水泥砖等。具体选择的砌筑材料,需要根据作业区域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楼层高度等内容进行设置。

(2)应仔细选择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的泥浆原材料,在房建工程中使用较多的水泥材料为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应对集料含泥量、级配等参数进行控制,以确保此项内容的合理性。

(3)在墙体砌筑材料中,会使用一定量的外加剂,外加剂是确保拌和砂浆使用效果的重要保障[1]。分析目前的使用情况,常使用到的外加剂为HB增稠粉,提升混合泥浆的强度、保水性,可为工程作业质量的稳定提升奠定应用基础。

3.2 测量放线作业

为了确保墙体砌筑后的美观性,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需要做好测量放线的相关工作。

(1)如果作业环境位于找平层,在结构强度满足作业要求后,会在底层开展放线作业,在此期间,相应的作业人员会利用外墙轴线作为放样线路,利用经纬仪对其进行找平,随后进行弹线,标记该弹线的主要参数。以该线为引测起点,对墙体边线、门窗、洞口等位置进行弹线,可确定建筑内的门窗位置。

(2)在楼层放样处理期间,施工人员需要借助垂线完成墙体表面间隔的控制工作,确保楼层的轴线位于同一铅垂面[2]。

(3)对墙体间隔进行放线时,可利用已有弹线,搭配金属直尺完成间距的测量工作,随后利用经纬仪校正其水平度,确保平面放线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3 混凝土注浆作业

(1)做好材料初始质量的检查工作,待满足要求后对泥浆进行拌和,在具体的拌和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类材料的添加顺序,多采用先干拌后湿拌的顺序来进行操作,并控制每类材料添加量误差,提升混凝土的拌和质量。

(2)在混凝土浇筑技术中,可选择硅化浆技术或水泥注浆技术,作为该过程的主体作业技术[3]。以水泥注浆技术为例,在浇筑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需要对浇筑后的泥浆及时进行振捣作业,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度,提升砌筑墙体的整体质量,使其可满足既定的承载要求。

3.4 墙体防渗漏处理

在房建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做好墙体防渗漏处理属于较为重要的作业内容,是提升居住者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前提。

(1)做好墙体材料质量控制,利用材料自身性能,提升墙体本身的防渗漏性能。

(2)做好防渗材料的选择工作,做好内部防水、外部防水措施的处理工作,目前使用较多的防水材料为沥青油毡材料,但是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强,不适合使用在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应需要选择性能更加的材料,确保结构外部的抗渗性能。

(3)做好细部处理,在房建工程中,门窗、阳台、通风口均属于易出现渗漏问题的区域,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需要做好间隙的密封作业。以门窗为例,对其进行防渗漏处理时,除了在门窗和墙体之间做好密封胶封堵工作外,需要提前预留密封缝隙,做好相应的填充工作,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密封性[4]。

3.5 墙体细部位置处理

(1)做好门窗处理工作,在具体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墙体连接处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如填充密封胶。利用工具制作毛边后,借助混凝土注浆技术完成缝隙填充,提升墙体结构的整体性。

(2)对预留空洞进行处理,预留孔洞的尺寸需要与实际管道相符,且在管道安装过程中,需要在管道外层添加保护层,并利用混凝土进行管道两侧的密封处理,以提升管道和墙体之间的紧密性,确保其使用过程的稳定性[5]。

3.6 外层贴砖作业

在完成上述所有作业内容后,可开始对墙体进行外层贴砖作业。

(1)在外层贴砖作业期间,需要提前做好墙体的预处理工作,借助工具对墙面进行清扫,同时进行勾缝处理工作,使作业面可保持水平的状态,方便后续的贴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在贴砖作业期间,需要明确具体的贴砖规律,且需要做好缝隙的处理工作,使其具备美观性特征。

(3)在贴砖作业过程中,需要在确保整齐美观的基础情况下,准确预留瓷砖和墙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延长瓷砖的使用寿命,使其在较长的使用时间内,满足人们对美观性的要求[6]。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建工程施工,相关人员应严格把控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确保施工工程在投入使用后,不易产生质量方面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按照施工要求,不断完善、提升施工的不同环节需要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积极研究墙体砌墙技术,在确保工程高质量完工的基础上,提升施工的效率,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为房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砌筑墙体作业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
内衬砌筑新工艺在熟料回转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