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方案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2021-04-12孙光耀

智能城市 2021年9期
关键词:合理配置用水污水

孙光耀

(济南市水文局,山东济南 271100)

我国作为水资源严重匮缺的国家之一,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可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出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在结合区域特点、经济发展需求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而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进步。

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主要指在流域或特定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发展原则,通过一系列工程与非工程原则,利用增加供水、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合理配置多种可利用的区域水资源及各用水部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价值。

我国水资源具备不可替代、空间分布不平衡、局部稀缺性等特征。现代化建设与农业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需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满足区域内各行业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具体需求。对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与分配,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人员应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以满足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实际需求,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资源配置工作的重视力度,汇总分析该区域内的水文情况,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规划奠定良好基础。工作人员应将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对当地的水生态环境可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2 区域内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分析

2.1 做好水资源配置系统中的分类工作

(1)取水方面。

在取水过程中需要明确取水的种类、地点,取水来源包含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中含水、主水、污水等多种来源,在明确取水来源后,再进行取水区域地形的分析工作。来源为地表水时,需要明确海拔高度;来源为地下水时,需要明确距离地表的高度。

在该过程中应明确水质情况、水中微量元素、酸碱度等指标,在取水前应做好相关统计工作,为后续的水资源配置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2)用水方面。

用水主要明确水资源的用途,不同用水目的对水质的质量要求存在差异性,需要结合水资源的使用目的进行合理配置,用水目的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生态保护用水等。此外,还应勘测各地区、单位的实际用水量。

(3)取水、用水结合。

在区域内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明确该地区的用水跟取水情况,合理分配有水资源,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可避免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出现。在区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应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用。

2.2 区域水资源配置的施工

(1)水源地工程。

区域内的水源地工程包括储水蓄水、引流提水等部分构成,在水源地工程施工过程中,可通过挖井、筑堤、挖渠、建水窖等方式进行施工,针对部分严重缺水的区域,通过建立水泵站等方式,满足该地区的实际用水需求。

(2)目的地工程。

目的地工程一般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村的灌溉用水等,目前我国选用的目的地工程一般需要使用者进行建设。

(3)运输环节工程。

在运输环节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由水源地到目的地的运输设施,具体包括水渠的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回流循环系统的建设等。

(4)污水回收工程。

在区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污水回收工程,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污水回收工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应做好污水回收管道、污水净化系统、污水再利用系统等多种系统的建设工作。

(5)市政水循环系统。

对市政水循环系统进行合理配置过程中,相关水利部门应对排水井、排水渠等水利设施进行联动管理,实现区域内水系统的联网管理工作,可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3 非施工层面的作用

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过程中,除了做好工程施工方面的硬件建设工作外,应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力度。

(1)完善行政制度。

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制度应符合现代发展要求,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2)制定优惠政策。

如使用循环水、淡化海水、处理过污水的企业,应给予经济上的补偿,可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积极性,使企业积极参与水资源合理配置工作,保证区域水资源的配置效果。

3 提高区域内水资源配置质量跟配置效率的策略

(1)强化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管理。

在我国水资源配置相关制度中,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收益等多项条款,但未明确水资源所有权之外的其他权利,不利于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

水权交易推行后,仍存在部分水资源权利划分不明确的情况,易导致水市场中出现水权交易成本上升的问题,易造成交易纠纷等。

近年来,我国针对初始水权分配、收费关键环节完善相关管理规范后,标志我国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已明确总体上规划出水量分配的基本方向,为我国各区域内的水资源配置工作提供了良好指导。

目前我国水量分配方案要点在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具有详细的规范细则,相关部门应当对初始水权分配方案进行完善与优化,为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法律基础。

(2)强化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

节能用水是区域内水资源配置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节水技术的合理应用,可提供更多的客用水量,促进水资源的开发能力、循环使用能力进一步提高,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法。

在用水效率提高过程中,应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多方面减少用水量。各区域应加强对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

(3)做好区域水环境污染处理工作。

在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会涉及跨行政区治理、污染种类多、水环境维护难度大等问题,是中国水环境污染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我国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目前水环境治理中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区域内水环境的流域监测、治理能力,以达到预期的区域水环境污染处理效果。为了实现预期的流域治理目标,提高流域治理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地方部门的水污染治理责任,构建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达到预期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效果。

为了增强突发水污染事件能力,应明确水污染事件的特征。水污染自身具有时间与空间上不确定性的特征,其造成的危害在短期内也无法被彻底消除。需要相关企业能够先构建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方案,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处理水污染事件,明确应对水污染事件的不同部门职责、程序,构建相互配合的组织网络。

该过程中应明确流域范围内的水利、环保、公安、消防等诸多部分的职能,通过协调一致的原则,进行对基本情况反映。在应急方案内需要包括突发性事件的水污染事件,在结合等级不同采用不同的措施,合理规划应急资金的来源,明确应急方案在应用过程中的激励与惩罚措施,以获得预期的区域水环境污染处理效果。

(4)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效益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认知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循环使用水资源。通过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可提升当地经济水平,促进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后,对于高耗能以、高污染的企业,应进行淘汰整改工作,企业需要投入部分资金,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可实现区域内自然环境的保护效果,促使区域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策略推行的重要途径。需要我国相关水利部门可在结合社会变化趋势下,不断优化调整现有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合理配置用水污水
处理污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节约洗碗用水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探究
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
论综合执法权的合理配置——基于执法权发展面向的分析
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