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斜井施工过老空区时的支护设计

2021-04-12杨小明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斜井井筒型钢

杨小明

(山西蒲县蛤蟆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临汾 041200)

1 工程概况

山西蒲县蛤蟆沟煤业有限公司是兼并重组整合单独保留矿井,井田面积1.816 1 km2,批准开采2-11#煤层,一斜两立方式延深开采下组煤层,即新建主斜井、回风立井、延深副立井。设计主斜井井筒斜长980 m,坡度16°,巷道净宽5.1 m,净高3.65 m,净断面积15.82 m2。依据地质钻孔资料,井筒自表土层施工将依次揭露和穿过2#、3#、7#、8#、9#、10#含煤地层,并落底于11#煤层底板。在井筒掘进至535 m 时,可以基本确定前方32 m 将揭露矿井2#煤层20112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斜井井筒穿过采空区斜长段约50 m。

2 施工环境分析

2#煤层20112 回采工作面回采时间为2008 年,采用近水平走向长壁式开采,回采区域内无断层、陷落柱等不良地质构造,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平均采高2.5 m。伪顶为灰黑色粉砂质层状泥岩,平均厚度0.7 m;直接顶为灰黑色层状砂质泥岩,平均厚度1.8 m;基本顶为灰白色层状中粒砂岩,平均厚度8.54 m;直接底为灰色细粒砂岩,平均厚度6.35 m。依据以往采空区顶板垮落观察记录,采空区顶板冒落较好,采空区三带高度大致为:垮落带7.5 m 左右,裂隙带14.5 m 左右,弯曲下沉带45 m 左右。2#煤层由于采空时间久,伪顶、直接顶岩层垮落破碎后基本上可充满采空区至裂隙带以下范围,基本顶下沉断裂形成较稳定的铰接梁状态。

主斜井与采空区剖面位置关系如图1。

图1 主斜井与采空区剖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3 支护方案

方案确定原则:安全可靠,即支护强度、密度等指标既能保证掘进施工安全,又能保证永久支护需要;经济合理,即支护方式能独立发挥作用,又能形成整体加固,材料采购就地取材,降低成本;便于施工,即掘进、支护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导致的工期延长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也便于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此,根据主斜井井筒穿过采空区的斜长、采空区的不稳定程度,按照加固、充填作用等不同的支护目标,沿主斜井掘进方向和长度共划分为5 段不同的支护设计区段,其中3 段、4段为重点支护区(划分方案见图1)。

针对2#煤层采空区三带分布情况,结合主斜井掘进方位、断面形状、尺寸及实际钻探预测和验证结果等综合因素,为保证主斜井井筒施工安全和使用年限,就井筒穿过采空区期间的支护设计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最终决定采用注浆+U 型钢+喷浆混合支护的方法通过采空区。

3.1 1 段加固区支护设计

该段巷道工作面揭露的顶、底板以2#煤层基本顶为主,围岩较稳定,支护设计以锚网喷+钢带+U 型钢联合支护不小于5 m 的超前加固支护为主,Ф22 mm×2000 mm 螺纹钢锚杆加长锚固,间排距800 mm×800 mm,U 型钢采用29U 型加工制作,排距800 mm,迎山角5°,支护长度10 m。U 型钢加工示意图如图2。

3.2 2 段加固区支护设计

该段巷道工作面揭露的围岩以2#煤层基本顶下层为主,段末底板将渐次揭露2#煤层冒落充填带,支护设计以加强顶板及两帮支护为重点,同时超前对底板注浆加固,支护方式为锚网喷+钢带+U 型钢棚+底板注浆,支护长度10 m。注浆钻孔设计采用竖直钻进,孔间、排距500 mm,钻孔终孔深度3000 m,终孔浆液扩散半径≤600 mm,浆液为C-S型。为获得较好的结石体抗压强度,C 与S 的体积比按照C=0.6:1(水灰比)、S=40Be′(水玻璃浓度)凝胶时间在5 min 之内进行设计。

3.3 3 段加固区支护设计

该段巷道工作面揭露的岩层以2#煤层基本顶下层与2#煤层采空区冒落充填带为主,支护设计为锚网索+钢带+U 型棚加固拱,同时对工作面正前方及底板超前注浆加固,支护长度12 m。注浆孔采用平行巷道直孔布置,且靠近巷道荒断面的轮廓线,钻孔深度2500 mm,孔间距500 mm,保持终孔扩散半径≯600 mm。考虑到充填带充填空间较大,浆液调整为CL-C 型粘土水泥浆,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粘土在本地区可就地取材,且成本低),加入100 kg/m³的425#水泥和20 L/m³的钠质水玻璃进行配置。锚网索+钢带+U 型棚及底板注浆孔设计同1 段、2 段支护设计,直孔开孔设计如图3。

图2 U 型钢加工示意图

图3 3 段加固区注浆钻孔布置示意图

3.4 4 段加固区支护设计

该段巷道掘进完全进入2#煤采空区冒落带,支护对象主要是2#煤层采空区充填的大块松散岩体和压密带内较密实的小块岩体。支护设计采用超前对冒落带注浆充填、加固,U 型钢棚架加密支护(棚距调整为600 mm)跟进,缩小循环进度为600 mm,支护长度27 m 左右。注浆孔呈放射状布置,钻孔深度2000 mm,孔间距500 mm,保证终孔超出巷道轮廓线500 mm,扩散半径≯1200 mm,浆液仍以CL-C 型粘土水泥浆为主。为提高充填区的塑性强度,425#水泥的掺入量调整为125 kg/m³,钠质水玻璃的掺入量调整为30 L/m³进行配置。注浆孔布置如图4。

3.5 5 段加固区支护设计

该段巷道掘进底板将逐渐进入原始、完整的砂岩层,顶、帮仍以2#煤层采空冒落的密实带为主。因此,支护对象以顶、帮为主,支护设计采用超前注浆加固,U 型钢棚加密支护跟进的方式,小循环进度掘进,支护长度1 m 左右。注浆孔呈扇形布置,钻孔深度3000 mm,孔间距500 mm,保证终孔超出巷道轮廓线500 mm,扩散半径≯600 mm,浆液采用C-S 型,C/S 的体积比同2 段加固区浆液比例进行调制。注浆孔布置如图5。

图4 4 段加固区注浆钻孔布置示意图

图5 5 段加固区注浆钻孔布置示意图

3.6 6 段加固区支护设计

该段巷道工作面将进入围岩较稳定区,支护设计采用锚网喷+钢带+U 型钢联合支护,支护参数同1 段加固区,支护长度10 m。

4 施工组织

(1)为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降低粉尘浓度,浆液的制浆工作于地面井口附件临时制浆站完成,注浆管路沿井筒敷设至工作面铁制的储浆池。

(2)注浆孔开孔直径为110 mm,下外径为108 mm 孔口管,注浆孔直径为75 mm。

(3)浆液具有向上易扩散性,注浆施工时,先钻注巷道顶板上的注浆孔,后钻注巷道两侧孔,最后钻注底板钻孔。当多圈布孔时(如 4、5 段加固区),按上述顺序,先钻注内圈孔,后钻注外圈孔。

(4)钻进注浆孔时要轻压、慢速、给进均匀,少串动钻具,防止塌孔。

(5)随时注意孔内坍塌和冲洗液循环情况,当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冲洗液漏失或孔内有坍塌时,可停钻注浆,必要时可另外打孔注浆。

(6)注浆时,应先对2#煤采空区冒落充填带注浆,后对压实带注浆。

(7)施工中的U 型棚的架设工作于初喷后进行。

(8)掘进工序滞后预注浆工序时间12 h 以上,以满足浆液的充填、加固作用时间,为掘进工序创造良好的围岩条件。

5 结语

(1)主斜井井筒穿过2#煤层采空区的支护重点在3 段、4 段、5 段,在这3 个区段内,主斜井井筒巷道完全进入到2#煤层采空冒落带,基本上没有完整的围岩,支护难度高。因此,井筒巷道在即将进入这3 个区段时,应以预注浆对采空冒落带内的不规则但相对稳定的岩体(块)以及空隙进行充填和加固,然后再进行其他掘进施工。

(2)主斜井穿过采空区域采用多种联合支护方式,综合考虑安全、设备、材料等成本因素,具有工期相对合理(总工期95 d)、成本较低、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等优点,综合治理巷道长度近90 m。采空区穿过时及穿过后的矿压观测及数据显示,围岩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保证了巷道的正常使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斜井井筒型钢
再谈满井放矿
综放工作面开采对井筒破坏影响的研究分析
花纹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地铁车站型钢柱施工及其垂直度合格率优化
长大隧道“正洞无轨+斜井皮带机”出碴技术研究
井筒压力波动条件下钻井液侵入煤岩实验研究
斜井防跑车装置优化设计及应用
市场低迷 兆通型钢逆市上扬
钒微合金化H型钢表面裂纹研究与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斜井施工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