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学研讨会议拓宽教育出版知识服务维度

2021-04-11曹新宇

甘肃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出版社会议

曹新宇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 100037)

1 概况

2019 年1 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标志着职业教育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2021 年4 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双高建设”“产教融合”“1+X 证书试点制度”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对职业教育教材的出版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出版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当前在用的职业教育教材数量约7.3 万种[1],数量巨大,要想抢抓发展机遇,满足职业教育改革要求,赢得市场竞争,需要在坚持做好教材出版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知识服务维度,推动职业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竞争优势。

2 教育出版转型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2.1 “三教”改革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职业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根基。随着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三教”(教师、教学、教材)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它们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其落脚点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三教”改革是不可割裂的系统工程,须统筹规划。传统出版社只作为出版服务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版社必须转型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教材出版、教师培训三位一体的知识服务提供商。

2.2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转型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创新,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当前,职业教育跨领域多维度的新专业层出不穷,而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教学建设、师资力量匮乏,院校、教师都对知识的渴求相当迫切。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融媒体类教材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出版社作为传统的知识内容提供商,理应在教育领域为教师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理应承担起助力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知识服务的责任。

3 教育出版转型知识服务的策略

知识服务由知识和服务两方面组成,知识是基础,服务是关键[2]。知识的储备是出版社的强项,出版社积累了大量的作者、读者,他们的知识储备都可以作为内容提供方,出版社要做的是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将知识进行输出。互联网时代,这种服务模式更加多样化,2020 年疫情以来,出版社通过各种线上平台提供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多,更多地触及到了终端的教师。

目前,出版社的知识服务转型主要可以从举办教学研讨会议、建立教师需求知识库、打造读者、编者、编辑沟通渠道等几个维度着手展开。现以机械工业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为例,介绍以教学研讨会议为突破口,拓宽教育出版知识服务维度的新思考。

4 以教学研讨会议拓宽教育出版知识服务维度

机械工业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以教学研讨会议为抓手,在拓展职业教育出版知识服务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针对职业教育各领域,每年策划组织几十场教学、教材研讨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一线教师,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改革政策、“三教”改革、教育教学难点展开广泛的研讨,为职业院校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尤其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线上会议形式发展迅速,不再局限于原来时间、地点的限制,举办会议变得更加便捷。这些会议一方面拓宽了职业教育出版的知识服务维度,为广大职业院校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出版社的软实力、扩大了出版社的影响,为教材营销、知识产品的宣传、作者队伍建设构建了自己的私域流量。本社在职业教育领域已经深耕60 余年,合作、服务过几千所职业院校、企业,积累了丰富的作者、读者资源;本社市场化运营多年,深知职业教育领域市场需求;本社院社合一的特性使我们内部拥有丰富的企业、专家资源可用,以上几点使得我们具备了强大的市场洞察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才能使我们在出版社转型的大背景下,由传统教材出版向知识服务商转型。

结合职业教育分社多年会议组织经验,在职业教育领域组织教学研讨会议时,一般需围绕新兴专业建设、传统专业中新课程方向、新的教学模式等主题进行设计;主讲专家主要围绕代表产业需求的企业专家、进行教学研究的行业指导专家、具有教育经验的院校专家等进行邀请。成功的教学研讨会议一般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知识服务。

4.1 服务专业发展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受到空前的关注,“产教融合”“1+X”“课程思政”“活页式教材”新名词层出不穷,职业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一些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很多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其他职业院校和教师学习。为此,出版社需要搭建平台,服务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为广大职业院校之间建立互通、互助的圈子。机械工业出版社以这些为突破口,联合职教专家、企业专家、高水平职业院校,组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研讨会,及时获取、宣贯国家政策,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发展趋势、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例如,交通领域的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载体,发展速度不可同日而语,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发展才刚刚起步,无论是专业课程设计还是课程项目开发,都尚不成熟,职教教师亟须获取企业一线信息资源,获取产业发展动态。2020 年5 月,机械工业出版社策划了一场“职业教育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在线研讨会”,会议围绕行业、企业、院校几个角度邀请了分享专家,就智能网联汽车的行业发展动态、关键技术,职业教育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融合的路径、专业建设经验、专业资源库建设经验、课程开发经验等进行了深度探讨。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明确了未来专业建设思路,能与企业、优秀院校近距离接触更是机会难得。

4.2 服务教学研究

机械工业出版社自成立之初就开展了教材出版,60 多年来,始终把“教学研究”与“教材出版”放在并重的位置上[3]。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始终处在摸索变革时期,出版人只有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摸索教学规律,才能服务教学一线。通过教学研讨会议,机工社紧密联系机械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华师大职教研究所等教学研究指导机构,前瞻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并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例如,机械工业出版社通过与机械行指委各个专指委的深度合作,组织过多场教学改革研讨会议,例如“机械行指委微课大赛”“职业教育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论坛”等;2021 年以来,我们深入开展课程思政进教材研究,广泛学习文件、调研、与专家讨论,于2021 年10 月联合一些“课程思政创新团队”推出了“课程思政进教材系列课程”线上会议,三天会议时间,累计25000 人在线观看,广大与会教师都表示受益匪浅。11 月又针对各专业推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思政进教材线上培训”,为职业院校开展全方位知识服务。

4.3 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教材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并且发展速度快于普通本科教育。职业教育所面向的对象,也生活在改革变化的时代,所以职业院校对教材的需求也一直在不断变化。出版适合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教材,服务职业院校发展,一直是机械工业出版社职教板块的使命。为此,出版社只有深入了解职业教育一线需求,才能策划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机械工业出版社利用会议开展选题调研,相比于传统调研、策划方式,效率更高、更精准。同时,还能获得第一手作者信息,为遴选优秀作者奠定了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通过教育教学研讨会议,实现了与一线教师的零距离对接,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会议期间还是会议后,都建立了编辑与一线教师沟通的良好机制。教师们有什么需求,编辑们有什么疑问,都会在会上、在群内与大家沟通分享,大家一起进行思维的碰撞,给编辑策划新选题以启发。例如,在一次“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校企合作论坛”上,很多院校教师反映,目前市面上比较缺少理论实践融合较好的教材,多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或者就是企业培训教材缺少理论深度。编辑得知此需求后,调研了解到市面上缺少此类教材的原因是很少有院校教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教材不好写。同样是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我们经过多次讨论,制定了开发一套“产教融合系列教材”的思路,即每本书邀请两个主编,一个院校主编,主笔理论部分,一个企业主编,主笔实训工单部分。在多次的讨论中,出现了意见领袖,我们按照这个策划思路进行了作者征集,圈住了优秀作者资源。实践证明,教材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院校的一致好评。

4.4 建设私域流量,触及终端用户

2019 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将“建设自己的私域流量”作为市场活动的重点。出版社,特别是教育出版,很难触及自己的终端用户,不知道什么学校、什么人在用我们的教材,有什么用户反馈更是无从知晓。让出版社的知识服务转型没有抓手,建设自己的私域流量、提升品牌知名度也是教学研讨会的目的之一。之前一本新教材出版之后,往往只能在各大电商网站、线下实体书店投放营销信息,无法做到精准、高效。机械工业出版社职教领域通过各种专业、各种主题的会议,建立了二十多个专业领域微信群,规模最大的达千人。群内用户都是专注于职教层次、某专业甚至某课程的专家、教师,这些私域流量的建设,未来出版社针对教育的知识服务都将更加有针对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通过教学研会议不断积累资源,塑造品牌特色,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例如,通过线下会议书目装袋、样书展示;线上会议的新书专题链接、群内赠书等活动宣传营销了机工社产品。同时,在私域流量池内开展持续的知识服务,例如提供专家PPT、教学PPT、职教新动态等,建立资料提供等服务。机工编辑耐心、信心赢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极大地巩固了机工社的品牌知名度。

5 实践总结

传统出版社向知识服务提供商转型是出版社发展的必然路径,教育出版社为院校教学提供知识服务也是转型的主要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通过开展教学研讨会议,不断拓宽知识服务的维度,从教育改革政策的宣传、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专业建设方案的探讨到教学方式适应性、课程如何开发再到教材如何使用,深入到教学服务的整个产业链。

面对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市场,出版社应该不断创新,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期,将知识服务的维度不断扩大,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教学、教材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促进职业教育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出版社会议
《八七会议》
我等待……
会议通知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会议通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石油工业出版社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