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5D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应用研究

2021-04-10赵雅欣

新型工业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立体化精细化管理人员

赵雅欣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0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包含多个层面的管理手段要点,为确保施工成本资源能够达到最优化使用分配,合理降低施工造价成本,造价管理员的工作应侧重于监管项目的施工造价上。施工造价管理与BIM5D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紧密融合,有利于促进工程施工实践中的精细化造价管理水平质量提升。

1 BIM5D技术

BIM5D技术是将成本维度与时间维度因素融入到BIM智能化模型中,通过实施模型封装的技术手段构建五维度的立体化建筑空间模型。BIM5D的智能化立体建模技术手段突破了BIM的原有模型空间维度,将多元化的立体建筑模型维度因素融入建筑模型中。BIM5D的立体化建筑空间模型包含建筑节点数据、空间几何数据、合同预算数据、项目工期数据等,对于BIM原有的模型覆盖领域范围进行了合理拓展延伸,增设了更多的立体化建筑模型构件属性元素[1]。

由此可见,BIM5D技术属于建模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其技术特征就是多维度、立体化以及自动化[2]。近些年以来,很多工程技术人员正在针对五维度的工程建模信息化手段展开重点研究与探索,技术人员应当正确认识自动化建模手段方法贯穿于造价控制监管过程的必要性。

2 BIM5D技术运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意义

2.1 严格控制施工造价成本

精细化的施工造价管理的关键就是施工企业人员必须要准确统计施工成本的数据,确保能够准确汇总施工成本数据,对于实时的施工成本数据给予严格监测以及完整收集。BIM5D的立体化与自动化模型可以帮助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施工造价,有益于施工单位人员直观把握施工造价,防止施工单位人员存在人为判断失误。

2.2 完整收集工程造价的基础数据信息

施工造价信息属于工程数据信息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得到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重视。精细化管理的总体实施目标是合理控制以及准确计算施工造价数据,但是如果缺少了自动化模型用于辅助收集施工造价数据,则现有的施工造价数据比较容易产生失真风险,这将严重阻碍造价管理人员给出完整精确的项目施工造价计算统计结论[3]。因此,施工管理人员针对精细化造价管理视角下的BIM5D模型应当正确加以使用操作,进而对于施工造价数据进行完整全面收集。

2.3 简化施工造价的监管控制工作实施难度

工程造价控制包含繁琐的工作实施环节,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运用灵活技术手段来降低造价控制的开展实施难度。BIM5D的建模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施工造价管理人员直观把握全面性的造价数据信息,据此给出施工造价管控的科学规划方案。由此可见,简化施工造价的管控工作实施开展难度必须要建立在自动化建模手段的支撑前提下[4]。

3 BIM5D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要点

3.1 优化配置项目施工资源

在施工造价管控的实践工作过程中,BIM5D的造价立体化管理控制模型包含多个维度要素,其中涉及到输入施工造价数据以及输出施工造价管控结论。通常情况下,输入施工造价管理模型的基本数据信息要素应当包含工程场地勘测信息、施工图纸信息、工程进度信息等重要实体信息,而输出模型信息应当重点包含施工项目管理、施工人员管理、施工资金管理、施工材料管理等造价管理规划决策要点。造价管理的具体实施人员应当将精细化思路融入到施工造价的监管控制领域,优化分配现有的施工资源与经费[5]。

施工造价管理人员对于项目施工所在区域的场地水文、土壤与其他地质条件都应当展开全面科学评估,运用真实准确的勘测评估数值结论来支撑施工项目规划。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重点针对工程沿线的特殊地质状况实施严格监测,尤其是针对软基地质以及湿陷性土壤结构。工程设计人员针对估算项目的总体投资数额应当给予必要支持,提供施工勘测的前期数据结论基础。工程设计规划人员对于目前现有的施工项目各种规划建设方案都要展开综合性的衡量判断,运用方案对比的技术方法手段来筛选最适合用于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法。项目施工环节属于核心性的工程造价监管控制环节,因为大规模项目的施工操作过程将会产生材料成本消耗、施工人力资源消耗、施工时间成本消耗等,并且还需要施工单位投入施工大型机械设施。因此针对大型工程项目在全面展开施工过程中,实施工程造价管控的总体思路要点应当体现在变更设计审查、材料用量审核、工程质量监测与控制管理等。施工单位对于监理人员给出的施工整改措施要点必须要准确加以把握,及时调整施工中的错误人工操作方法,严格控制与监管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

3.2 增进各个施工专业的配合协同力度

大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必须要建立在多个施工专业有序协同前提下,大型施工项目中的某些施工专业人员如果没有达到共享施工数据信息,那么总体性的施工造价数额将会明显升高,同时也不利于施工单位的预期经济利润效益指标实现。因此,施工单位中的水电专业人员、土木施工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应当在BIM5D的直观化模型支持下展开有序协作,共享立体化与多维度的模型数据信息。

例如,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类企业发展BIM技术的意识强,但BIM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相互融合交叉运用于工程项目中还比较少见。就当前来看通过BIM技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实时监控和及时纠偏、精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BIM5D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它是基于各施工作业单位多维度针对动态成本、合同管理、签证变更、进度报量进行的管理[6]。总体来说BIM5D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起来效率提升了,因为进度报量、签证变更台账建立起清晰的逻辑架构,并可以快速完成更新;此外方便驻现场人员依据自身的需求实施抓取相关的模型数据和工程量。操作难度低了,造价从业人员参与一个项目即可上手实操。实现了信息化,平台整合动态成本相关数据,为常规的造价过程管控向动态成本管控提供了平台支撑,并可以向业主方提供实时的成本科目的实际成本。

3.3 保障与维护项目施工资源的安全性

精细化的施工造价监管控制手段在根本上要求施工企业严格保障物质资料安全,尤其是对于施工材料应当妥善进行保存与利用,防止建筑施工材料发生灭失或者性能改变等后果。BIM5D的立体化模型体系包含了施工材料总量的动态变化数据,非常方便施工造价的控制管理人员对此进行查找。施工造价的管理人员对于项目施工物资务必严格确保安全性,增强针对施工物资的质量安全管控工作力度。

审核材料使用成本以及材料购买成本的全过程必须要结合项目施工图纸,确保做到准确判断施工图纸以及真实材料成本投资之间的数额差值。项目造价审计人员如果能够确定为工程的材料购买经费已经明显超出了图纸预期需求,那么必须要全面查找超标的采购材料来源,督促项目工程采购人员认真履行节约采购资源的职责义务。审计业务人员以及财会人员之间应当保持紧密的沟通协调,及时反馈存在错误的审计数据现象,切实保证项目的管理决策人员能够准确把握项目审计结论,密切关注项目审计中的开展实施误区。审计业务人员对于实时性的审计数据信息应当完整予以采集,更多依靠审计信息化的重要监管保障技术手段来促进审计运行效率提升。网络智能化的工程项目审计思路与手段可以切实保障施工项目达到最优的预期成效性,从而实现了施工各个环节的资源优化分配使用目的。当前时期背景下的工程人工审计方法应当得到尽快调整,督促施工企业以及项目监管单位人员采纳网络智能化的项目审计监管工作措施。

4 结语

经过分析可见,对于工程施工环节中的施工造价应当全面施行精细化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准确认识BIM5D技术的基本特性优势,正确运用网络现代化的造价控制监管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造价管理人员在施工环节中应当善于灵活运用精细化造价管理模式,并结合施工环节的资源消耗使用状况来降低施工造价成本,严格保障工程施工企业的资产资源完整性。

猜你喜欢

立体化精细化管理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山西太原南中环立体化改造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