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在侦查工作中的应用

2021-04-10侯琛

新型工业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公安干警警用民警

侯琛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6)

0 引言

对于公安侦查工作而言,不论是使用日趋完善的信息化侦查技术还是使用大数据侦查技术,其核心内容均是为了对信息的搜索和对其广度与深度的探索。目前,不论是公安系统内部的情报数据库还是已经广泛布置的摄像头,都由于自身存在的特性和缺陷使得其无法主动对所需要侦查的人、物以及事件进行实时跟踪。近些年,随着信息体量的激增,导致这种仅能定点定时的被动的侦查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公安系统快速有效执行侦查任务的重要问题。

1 无人机的概念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机上安装有自动驾驶仪和飞行程序控制装置等软硬件设备[1]。地面车辆及控制中心的操作人员通过GPS、雷达、无线电数传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及相关数字信号的传输。它需要一套严密的控制系统和根据任务需要搭载的相关应用设备,所以无人机也称为无人机系统。按飞行平台构型可将无人机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等。目前警用无人机多选用的是多旋翼无人机。

2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无人机系统由地面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以及信息传输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共同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无人机操控人员通过地面控制系统对无人机进行操作,通过机载GPS导航系统设计飞行路线,飞抵相关空域采集现场数据,并通过机载无线传输系统回传到地面接收机,地面接收机通过信号解码,在相关显示终端上实时显示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所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在公安侦查领域中使用的无人机除了在飞行载体上有所不同外,其搭载的设备也因所执行任务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2]。警用无人机可以挂载高清红外热成像相机、高空喊话器、强光照明、催泪瓦斯发射器等装置,可以应用通过人脸识别、自动跟踪等技术。

3 无人机在公安侦查中的具体应用

3.1 常规侦查应用

2018年7月初,江苏某市公安干警接到举报,一名被通缉的逃犯藏匿于某小区中,当地派出所在确认线索准确后迅速派出侦查人员赶赴逃犯所在的小区。虽然线索已锁定逃犯所藏匿的小区,但无法定位其具体位置,加之该小区内部情况复杂,无法进行逐户排查。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上级公安部门立即命令巡特警大队中的无人机侦查小队进行支援。经过无人机两天的空中秘密侦查,警方在整理分析无人机侦查画面后发现小区中的大部分住户在自家阳台上放置绿植或晾晒日常衣物,同时窗户与窗帘也会根据气温与光线情况开合。只有一户人家无论白天黑夜都紧闭门窗并拉着窗帘,这一反常情况立刻引起了在场公安干警的重视。在通过无人机将这家住户的具体位置锁定后,公安干警又通过其他侦查手段确认了户内的住户就是被追逃多日的在逃人员。最终,在无人机侦查小队的配合下,当地警方将其缉拿归案。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侦查盲区小以及隐蔽性等特点,因此能够在空中任意位置对可疑目标进行全天候的监视,此外还可以通过无人机的照相与录像功能取得照片或视频等固定证据[2]。

3.2 在反恐侦查工作中的应用

(1)巡逻监控。在边境地区进行反恐侦查活动时,由于地形复杂且所需侦查区域面积较大,如仅依靠地面力量进行侦查时,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存在侦查盲区。因此,在进行反恐侦查活动时,公安干警可使用无人机在侦查区域的外围或上空配合地面侦查人员对恐怖分子的活动情况进行实施监视。通过使用无人机不仅可以就近处置侦查时所出现的突发情况,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地面人员侦查时所形成的侦查盲区,从而节约宝贵的警力。

(2)侦察取证。侦查搜索与拍照取证是警用无人机所具备的两项最基本的功能。其中侦查搜索功能是自无人机推广使用以来应用最成熟的功能之一。为实现无人机的侦查搜索功能,需在无人机上增加红外扫描器、小型雷达、拍照及视频录制设备等。拍照取证功能则是为了在无人机侦查过程中对恐怖分子的违法活动进行证据固定。当所侦查区域的地形复杂、侦查区域面积较大以及其他不利于进行人力侦查时,使用无人机可以有效代替人力执行侦查搜索任务。例如,河北省承德市公安局应新疆某地公安系统的邀请,携带固定翼无人机赴疆执行侦查任务。该无人机搭载了热感成像仪,从而具备了夜间侦查的能力。通过对18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日夜连续侦查,最终成功搜索出两名隐藏的恐怖分子。

3.3 复杂地形中的应用

近些年,警用无人机在高原、山区以及盆地等复杂地形的侦查工作中均取得了成功的应用。以山区地形侦查为例,2020年夏季,陕西陕南某县巡特警大队接到县局指令,犯罪嫌疑人逃入山区,要求立即出动无人机小组,携带警用无人机协助城关派出所民警开展侦查。夜间的深山区伸手不见五指,警用无人机启动红外热成像后,如同白昼般清晰的画面传送了回来,迅速排查出一处深沟密林里有可疑热源确定犯罪嫌疑人位置。再通过警用无人机的定位打点功能,在电子地图上作出标注,并通过分析地形,确定民警进入路线。一小时后,地面民警在警用无人机的空中引导下,成功找到犯罪嫌疑人,但犯罪嫌疑人企图逃跑,无人机开启高空喊话器要求犯罪嫌疑人立即投降并用空中导航灯不断照射犯罪嫌疑人为抓捕指示目标。最终民警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警用无人机具有飞行速度快、工作区域广、续航时间长等特点,挂载高倍追踪镜头、红外热成像仪、高空喊话器后更是如虎添翼,打破了山区警务工作诸多限制。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强、灵活性高、监测范围广等优势,通过无人机360度旋转摄像,我们可以更清晰直观地查看到辖区内尤其是山区的各种动态信息。

3.4 在禁毒方面的应用

2020年内蒙古某旗公安局禁毒大队利用无人机在辖区林地、草原全面开展地毯式“禁种铲毒”踏查。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专业的红外成像设备,利用罂粟与其他植物不同的红外线反射原理可对罂粟等毒品进行甄别,从而对其种植区域进行识别与勘察。禁毒民警携带警用无人机深入某牧场、某林场开展全方位踏查。在某牧场,民警主要对易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农田、温室大棚、院落以及不易进入的隐蔽地点进行大范围航拍。在航拍过程中,如发现可疑区域可通过调整无人机飞行高度和反复巡航搜索等方式进行详细侦查,极大地提高了禁种铲毒集中踏查工作的速度和效果,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

4 加强无人机在侦查工作中的思考

4.1 加强组织领导,严守规章制度

公安机关无人机工作应以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警用航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积极响应公安部“科技兴警”战略,推广警用无人机在公安实战中的应用,切实提高公安民警操控和应用无人机的能力与水平,严格执行公安部《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暂行规定》《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员培训及执照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实战中,要严格按照公安部警航办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各地各警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做好人才培养、设备采购等工作。同时,为满足不同警种在面对不同侦查任务时的实际需求,不断对无人机的使用制度进行总结和完善。此外,还需根据不同的侦查任务的性质、侦查区域的地形特点以及天气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侦查方案,从而确保警用无人机能够真正实现“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3]的最终目标。

4.2 深化警民融合,提升作战效能

由于无人机技术包含多个独立的学科,因此警方尚不具备独立研发和创新无人机技术的能力,这就需要打造警民融合平台,从而借助民用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的力量进行上述工作。稳定的研发体制是确保无人机技术能够持续更新的基础,这就需要警民双方共同搭建一个融合式的无人机研发体系。通过警民双方的技术共享与及时交流,使得警用无人机能够不断地吸收与借鉴民用无人机中的先进技术与创新思路,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对现有无人机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升级。同时,警方还可以将无人机侦查工作中的困难与需求分享给民用无人机生产与研发企业,从而充分利用其专业性与创新能力进行新型警用无人机的研发[4]。

4.3 培养专业人员,打造专业团队

无人机较直升机操作相对简单,但是警航部门民警大多是机长只会飞行,懂得地面站和维修的民警很少。因此无人机系统相关培养应从各地公安院校抓起,在侦查、治安、警务指挥等专业开设无人机相关课程,通过外聘航空航天类大学的理论教师和校企合作办学等方式培养无人机基础人才,学生毕业入警后在考取警用无人机执照,成为会理论,会飞行,会维修,会研发的专业民警。同时,各地各级公安机关还应定期开展关于无人机操作的培训工作,并进行针对性的实战训练,从而确保无人机操作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操控技术,不断积累无人机的操控经验。此外,为打造专业的无人机使用团队还应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和无人机培训相关企业合作,企业的教练负责对没有经验民警的基础培训。其次是在公安院校学习过无人机的有实战经验的民警负责机型培训。最后从各地优秀的无人机驾驶员中选拔出教练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进行高级培训。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无人机具有操作简单、侦查能力强、侦查范围广、侦查信息实时传递以及可满足不同侦查需求等优点,使其在侦查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犯罪行为已逐渐呈现出隐蔽化的特点,通过对无人机的合理应用可为侦查破案工作提供帮助,从而辅助公安干警对犯罪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同时,无人机还可以代替公安干警在一些危险性高和环境复杂的任务中进行侦察活动,这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警力,还能够保障公安干警的人身安全。此外,由于无人机在侦查活动中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因此可以有效降低侦查工作的难度,从而为破案效率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公安干警警用民警
用好“四种方法”提高警用犬对“吐”指令的服从性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一师阿拉尔市总工会慰问一线公安干警
01 警用无人机应用热点纷呈
警用电动车
和平区人大代表慰问公安干警
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