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庸之恶搬演的又一出丑剧

2021-04-09张伟

鹿鸣 2021年3期
关键词:群体小说

张伟

端刚把高晓枫的中篇小说《虚影》发给我,让我写一篇评论,并嘱我看看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两件作品,的确文本互涉。都涉性,都取童年视角,都对庸众的“平庸之恶”(阿伦特语)做出了批判,似乎不动声色,其实痛彻心扉。两相比较,我觉得,揭示这一主题,将故事置于中国社会的背景之下,来得更妥帖。特别是安放在小镇的特定场景中,让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在聚光灯下表演,极尽丑态。小镇、县城,熟人社会,“庸俗闭塞”,是中国文化的典型样本,最能体现中国的世态人情。比诸另外两个参照系,乡村,体量太小,“五脏”不全,路遥、陈忠实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写农村题材,也要把笔触伸展到县城;城市,人口密度太大,已然是陌生人的世界,与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传统社会判然有别。在这篇小说里,值得玩味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张家女人”,“张”乃大姓,取其普泛性。文艺心理学家鲁枢元讲过,一个听他讲座的听众对他说,我咋看都觉得你姓张。鲁枢元回答说,那是因为我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再比如,“澄河”,无论作者有无此意,我是读出了反讽意味的,澄河不澄,分明是“浑水”啊。

我进而想到,“集体无意识”学说,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老师佛洛依德“个人无意识”理论基础上创立的,而用以解释我们的民族性格、文化心理,更具阐释力。所以,从西方引进的种种新理论,有的水土不服,郢书燕说,有的削足适履,牵强附会,而荣格独能得其所哉,不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还拓展出新理论,李泽厚的“积淀说”,正是荣格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结出的新果实。

回到《虚影》,李尤,是小说里的一号主角吗?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不证自明。我不这么看,我觉得,芸芸众生的群像,合构成主角,是他们在集体谋杀李尤,这种似乎捕捉不到、却又无处不在的“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列宁语),兵不血刃,却极具杀伤力。找不到凶手,找不到主犯,我们不知道他们姓字名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勒庞喊他叫“乌合之众”。而且,干正事需要发动群众,在这些地方,是不需要动员的,是完全自发的,没有计划,没有组织,没有预谋,却是那么步调一致。小说多处写到这种“平庸之恶”。“小镇风般流过的历史细节里,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段话,具体是谁,谁也说不上来,可是,从接下来这段话里,精确地显示出了当时人们那种窥觊的阴暗心理——李尤作为女人,之所以越来越美,越来越雅致,不仅仅由于多折的人生,还因为各式各样男人的滋润。”不知道是谁说的,大家都在说,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心理,何必去求证,说就是了。“那人说”,“有个男人”,便成为小说中常见的指称,是模糊的,又分明真切地存在在那里。“谣言就是这样一传二二传三地产生的。当某些事情以良好的状态发展时,它会带有一种庆幸感和希冀感,如果事实背离发展,那么,所有这些人,不过是悲剧的观望者和见证者。”看热闹,咂摸别人的不幸,获得一种病态的满足。美学史上,肇始于柏拉图,对悲剧感和喜剧感的揭示,就有幸灾乐祸的心理机制说,想必不会是空穴来风吧。来理发店的人,都想从父亲嘴里得到一些有关李尤的秘密。“干等的过程,内心里翻云覆雾的人任谁也无法统计”,拿别人的隐私当调味品,终究调不出自己的美味人生,大家却趋之若鹜,乐此不疲,悲夫!“因为小镇由来已久的习性,总是将女人与不规矩的天性联结起来”,是啊,沸沸扬扬的传闻里怎能没有女人,那多乏味。“这些,无一不是镇上流传的可能或者不可能。它们流通的方式,是经由一个人的嘴传到另一个人耳朵,再由另一个的嘴传到第三者的耳朵。流通的地点,却可以说无所不至。”“所有人都想当然地认为,隐私似的传言,会随着她(李尤)的离开,夏季艳阳般地燥热起来。”众人的心先自燥热了,追腥逐臭,也好以此打发无聊,填充空虚。

贾平凹的小说《黑氏》开头第一句说,漂亮脸蛋,是女人的最高文凭。这是一个方面。还有另一面,古人早做出了总结:红颜薄命,女色祸水,云云。“薄命说”不乏同情心,大有怜香惜玉之意,是带有同情和怜惜意味的说辞;“祸水说”则是有失公允的因果倒置了,明明是男权戕害了女人,却要倒打一耙。一个女人,长得漂亮,似乎是一种“原罪”,要用一生来赎罪。其实,这祸根埋在大众的心里,潜伏在大众汹涌的欲望里。漂亮女人住进了男人们的性幻想里,都想占有,爱而不可得,便生成一种蛮悍的破坏力,踏上一万只脚,置之死地而后快。佛洛依德讲过,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和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李尤,尤者,尤物之谓也。她就是众人眼里的尤物,是众人用眼睛和唾沫淫侮的对象。《红楼梦》里有尤氏,和她的两个妹妹尤二姐、尤三姐,取姓为“尤”,绝非随意,别有讽喻也。

鲁迅笔下的“看客”,麻木不仁,消费别人的灾难,甚至是将死的生命,在看热闹中给自己灰暗的人生增添一抹亮色,将一潭死水搅起一点波澜,哪怕是泥浆四溅。鲁迅写了形形色色的看客,但似乎很少涉笔男女之事的看客(《伤逝》里,有把鼻子挤成小平面的、透过玻璃窗看子君的看客),其实,这里才是稠人广众之所在,看点之炫目,窥视欲之大大地满足,莫过于此。“由于李尤的毫无廉耻的赤身表演,所有(提请读者诸君注意,这里用的是全称判断——引者注)罗恩镇人,经历了生命中最为生动鲜活的一幕。”瞧瞧,一百年过去了,子君的第n代子孙们,不是还在重复着跑龙套的角色吗?小说采用倒叙,意在强化这种美被毁灭的悲剧的痛感。卖虾的肥男人推开她(李尤)时,“周围的商贩都笑起来,打趣的諂媚的嘲弄的什么都有”。这笑声,我们太熟悉了,它从鲁迅的小说、杂文乃至散文诗中传来,也从我们身边的各种生活场景中传来,一而再,再而三,循环往复,聒噪不止,“众多人的嘲笑声”,加之以标配——被嘲弄者李尤的“木然的神情”,始而令我们毛骨悚然,久之则见惯不惊、充耳不闻了。为什么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会变得冷漠?各种强刺激重复出现,敏感的神经日益钝化,终至于不感无觉了。

李尤是个正派的女人,母亲花钱雇“我”盯梢儿,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这个情节已为李尤正名。她出身于本本分分的正经人家。在理发店打工,她“会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小说多角度地、反反复复地描写李尤的美貌,她是个美人,是个爱美的、喜欢穿旗袍的美人。男人的情欲,女人的醋意,是那么的不同,但在灭掉李尤这件事上,却形成一种合力,是这众人之手,一只无形的、看不见的手,把李尤推向了万丈深渊。李尤只是去找柳裁缝做旗袍,却招来许多闲言碎语。柳裁缝也是单身,据说又喜欢“揩油”,鳏夫与寡妇,孤男寡女,正适合扮演谈资里的主人公。谣言没有翅膀,但飞得很快,飞得很远,因为它迎合了人们的阴暗心理。小说插入一个社会新闻,得疯病的父子惨死,而李尤的绯闻并未因此而淡出,因为她“更具八卦和关注的价值。”由此形成有力的反衬。红颜薄命,仿佛谶语,似乎是宿命。其实,还是有缘由的。红颜,成为男性欲望追逐的对象,女性妒火中烧的死敌,其危险系数就大大地增加了。

由此,我们再来讨论下一个问题。小说安排李尤经历了种种人生磨难。母亲遭人强暴,投河自尽。父亲在悲哀、绝望中走失。嫁给方临河,短暂的幸福之后,丈夫、儿子双双溺水身亡。纨绔子弟樊鸣的爱昙花一现,浪子回头也只是回一下头而已,终而成为压垮李尤的最后一棵稻草。将人物置于极端境遇之中,这样写,戏份儿是足了,但也落入俗套,让人闻见一股肥皂剧的味道,多少削弱了作品的控诉力量。试想一下,假如李尤没有这么多的磨难,让她过着平常人的小日子,仍然难逃此劫,作品的社会批判不是更具锋芒吗?大概作者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多次使用“戏剧性”一词,在我看来,问题恰恰就出在太过戏剧性上了。我常想,《围城》里的男男女女,有缺点,但仍不失为好人。钱钟书的智慧正表现在这里。他没有把方鸿渐们写得多么多么坏,这样,婚姻的失败,就不单是某些个人的因素所致,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婚姻这种“体制”本身,任是谁,也想逃出围城。这才是旨归所在,才是作品的深刻处。当然了,这样的探讨,未免有些苛责。就连鲁迅,不是也让祥林嫂遭遇改嫁之窘、丧子之痛了吗?改嫁,今天视若平常,就像从衣柜里扔出一件旧衣服,又添置一件新衣服。而一百年前,那可是天大的事情,活着,要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所谓“好女不侍二夫”嘛;死后,要把身体锯为两半,祥林嫂不就是在这样的精神困境中疑疑惑惑地死去的吗?

继续讨论“平庸之恶”。这是阿伦特的一个命题。研究德国纳粹,学者们多聚焦于希特勒、戈培尔们,阿伦特独辟蹊径,考察法西斯暴行中普通人的表现,得出“平庸之恶”的结论。还有一部书,勒庞的《乌合之众》,也是专门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它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书中把群体与个体对比着加以分析,“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诱惑,也很容易抵制。但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何以至此呢?俗语里有“法不责众”的说法,隐匿于分母中的多少万分之一里,坏念头就冒出来了。从义和团,到红卫兵,莫不如此。勒庞的解释是,“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刚出生的猫仔,挤在母腹之下,除了吃奶,也有安全感的因素吧?不仅如此,“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熱,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在我们的语境中,我们已经习惯了“人民”的概念,并且赋予它政治性的意涵,褒奖有加。当指称负面因素时,又拈出“大众”一词,如抨击文艺的“三俗”,一言以蔽之,归罪于“大众文化”的商业性鼓噪。“人民”与“大众”,重叠的面积有多大?就没人去叫这个真儿了,有时还堂皇地将二者相提并论。引入“群体”的概念,能让我们看清世人的真面目。勒庞尖锐地指出,“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对群体来说,也许最不合理的才是最合理的选择。”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却振聋发聩,提醒我们去接续鲁迅的传统,批判国民劣根性,用文明的调色板刷新国民素质,而不是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中阿世媚俗。

小说开头出现的“你”字,把读者拉进来,打赌的口吻,否定的句式,紧紧地拽住读者。“是的,说起来,我也不太相信。”诚恳的语态,反复的辞格,不断强化反差之大,美被毁灭之惊悚,奠定了全篇的叙事基调。李尤的“目光涣散”,她的“茫然”,她的“暧昧不清的笑容”,不是祥林嫂的镜头闪回吗?

小说毕竟是小说,既做全景式的扫描,也要拉近镜头,推出中景、近景,还有特写。十四岁的少年“我”(罗根),懵懵懂懂地有了性意识,“用眼角捕捉她(李尤)的身影”。如果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比较一下,那个少年的性意识很强烈,无法遏止,罗根则没有那样的荷尔蒙大爆炸,强度要弱得多。这个处理是得宜的,是符合民族特点的。父亲(罗震名)对李尤的性意识,小说写得很节制。“理发店这么空,你还招人。”以“我”的心理活动折射,隐含其意。母亲醋劲大发,面对辱骂,“我看不到(父亲)丝毫的妥协和让步”。“母亲的吵闹,对李尤的到来,未起到任何阻碍作用。”这样的侧面描写,烘云托月,既婉曲,又颇具力度。李尤来理发店上班,“那些男人蜂拥而至的等待和热情,竟然形成一道叹为观止的景象。”这些字句,让我想到《陌上桑》里秦罗敷的美貌,这到底是怎样的风姿绰约的一个女人啊?以不言言之,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每个读者都可以按着自己的审美范型去二度创作,可谓深得古典诗文之神韵。

李尤买布料的变化,也见出作者心思的细敏。“那段时间的李尤,买的布料色彩偏向之前更为浓烈或者青翠。曾经以暗底碎花为主的绸缎,改变成为大块的花朵和龙凤鸟雀交杂的图案”。一个细节,构成人物内心世界的直观外显。吴媛抢走了樊鸣,李尤无法淡定,其固有的优雅、清丽,也不复存在了。

猜你喜欢

群体小说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明代围棋与小说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帮扶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