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雨灾害》征稿简则

2021-04-09

暴雨灾害 2021年4期
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暴雨灾害》是由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刊载与暴雨、强对流天气及其灾害或次生灾害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综合评述。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欢迎国内外从事大气科学研究或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等工作的科技人员投稿。

1 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其书写顺序为: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单位、摘要(400字左右,一般应含研究目的、资料、方法、结果和结论)、关键词(4~6个为宜);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

2)论文具体格式请参考本刊网站下载中心的《暴雨灾害》论文格式模板和《暴雨灾害》论文版式范例,或参考本刊网站首页最新发表论文。投稿时只需上传论文word文档,版权转让协议待论文录用后另行提交。

3)论文首页脚页处附各类资助项目名称(一般应提供编号)以及第一作者的姓名、主要研究领域和E-mail。除第一作者外,可附一位通信作者,并注明其姓名、主要研究领域和E-mail。通信作者承担该文可能带来的政治、学术、法律等相关连带责任。

4)来稿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5)所附插图、表格宜少而精,图表应随文给出,并提供英文图(表)题。一篇论文插图不宜超过10幅,要求图像清晰;附表一般应制成三线表(表中数据宜采用word文档录入)。图(表)中的量和单位用“/”隔开,物理量用斜体,并注明图(表)号、图(表)题、图(表)注以及符号文种、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脚码等。

6)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具体参见本刊网站下载中心的“《暴雨灾害》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格式”。几种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与示例如下:

陈联寿,徐祥德,王继志,等.2002.热带气旋动力学引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55-178

傅云飞,刘鹏,林锦冰,等.2011.星载测雨雷达探测的中国南部雨季对流性暴雨频次分析[J].暴雨灾害,30(1):1-5

胡伯威.1997.暖切变型梅雨锋的天气动力学研究及其预报问题[G]//武汉区域气象中心.暴雨·灾害.北京:气象出版社:40-41

楼小凤.2002.MM5模式的新显式云物理方案的建立和耦合及原微物理方案的对比分析[D].北京:北京大学

Morris L W,Richard R.2004.A theory for stronglong-lived squall linesrevisited[J].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61(4):361-382

2 投稿须知

1)请勿一稿多投。稿件初审时限为40 d。修改稿务必在45 d内修回(另有约定除外),否则,视作自动撤稿。若6个月内未见刊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2)请作者通过本刊网站(http://www.byzh.org.cn)提交稿件并查询稿件处理进展。

3)本刊编辑可能会对录用稿件作适当的文字性和技术性删改处理。不同意者,请书面说明。

4)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同期刊网”、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博看网数据来源期刊”。来稿一经录用,将同时被光盘版和数据库收录。若作者不同意收录,请投稿时说明。

5)本刊对录用稿件收取论文版面费。印刷出版后一次性支付稿酬(包含纸质版、数字版稿酬以及网络版著作权使用费),并赠送当期《暴雨灾害》2册。

3 通联方式

来信(函)请寄至“430205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金融港二路6号《暴雨灾害》编辑部”,也可通过邮箱(byzh7939@163.com)或电话(027-81804908,81804915,81804935)联系。

猜你喜欢

正文参考文献
更正声明
更正启事
科技论文正文书写的要求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Where Does Poetry Take Place? On Tensions in the Concept of a National Art* #
Solution of the Dipoles in Noncommutative Space with Minimal Length∗
Chinese Cultural Influence on Hannah Jelkes in The Night of the Iguana*
Wave Functions for Time-Dependent Dirac Equation under GUP∗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