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里坤纸房矿区西山窑组B4煤层清洁利用研究

2021-04-08王文强

中国煤炭 2021年3期
关键词:煤灰煤质原煤

王 康,王文强

(1.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江苏省徐州市,221006;2.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系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徐州市 221006)

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北部,目前已发现巴里坤煤田和三塘湖煤田,预测远景储量超过500亿t。巴里坤纸房矿区矿井已经开始建设,未来将对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就业发挥良好作用。划分煤的洁净等级是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综合分析矿区煤质,据此制定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促进煤的洁净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7]。

1 矿区概况

巴里坤纸房矿区(以下简称“纸房矿区”)位于县城北西方向约181 km,地处东经91°28′26″~91°45′01″、北纬44°23′54″~44°36′14″,矿区东西长约为26 km,南北宽约为12.6 km,总面积约为304.5 km2。纸房矿区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西山窑组,根据钻孔资料,结合地震及钻探资料,本矿区东部煤层赋存较好,西区主要钻遇西山窑组上段的C组煤和下段B组煤,共含煤21层,钻孔揭露最大纯煤厚度为36 m(14-1号孔)[8]。

2 煤质特征研究

本次主要针对纸房矿区西山窑组主可采煤层——B4煤层进行研究,收集了73个钻孔的煤质化验数据,采集测试煤样51件,分析整理了B4煤层原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含量等指标数据,同时补充测定了煤对二氧化碳反应性指标。

2.1 主要煤质指标

B4煤层原煤主要煤质指标见表1。

表1 B4煤层原煤主要煤质指标

(1)灰分。B4煤层原煤的灰分为3.49%~20.52%,平均值为9.34%,依据《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灰分》(GB/T 15224.3-2004)判别,B4煤层原煤为特低灰分-中灰分煤,总体为特低灰分煤。

(2)挥发分。B4煤层原煤的挥发分为36.82%~44.70%,平均值为40.94%,按照《煤的挥发分产率分级》(MT/T849-2000)判别,B4煤层原煤总体为高挥发分煤。

(3)全硫。B4煤层原煤的全硫为0.29%~0.76%,平均值为0.45%,按照《煤炭质量分级 第2部分:硫分》(GB/T 15224.3-2004)判别,B4煤层原煤总体为低硫煤。

(4)哈氏可磨性指数。B4煤层哈氏可磨性指数范围为41~63,平均值为48,按照《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MT/T852-2000)判别,B4煤层原煤总体为较难磨的煤。

(5)发热量。B4煤层原煤的干燥基低位发热量为24.06~30.09 MJ/kg,平均值为27.74 MJ/kg,依据《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发热量》(GB/T 15224.3-2004)判别,B4煤层原煤是中高热值-特高热值煤,总体为高热值煤。

(6)透光率。作为确定区别褐煤与烟煤的重要依据,B4煤层透光率最低为68%、最高为99%,均大于50%,因此可以判定B4煤层原煤不属于褐煤。

(7)粘结性。参照国家煤炭行业标准,矿区B4煤层中的原煤大多数属于不粘结的煤,GR.I.测试值为0;个别是弱粘结的煤,GR.I.测试值均小于5。

(8)焦油产率。B4煤层原煤的焦油产率为4.4%~14.0%,平均值为9.6%,按照《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2014年修订本)判定,B4煤层原煤总体为富油煤。

2.2 化学元素

B4煤层原煤元素含量见表2。

表2 B4煤层原煤元素含量

(1)有害元素。B4煤层原煤中磷(Pd)的含量为0.001 5%~0.065 0%,平均含量为0.013 0%,按照《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 第1部分:磷》(GB/T20475.1-2006)判别,B4煤层原煤总体为低磷煤;B4煤层原煤中的氟(Fd)含量为24~128 μg/g,平均值为57 μg/g,按照《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第5部分:氟》(GB/T20475.5-2020)判别,B4煤层原煤总体为特低氟煤;B4煤层原煤中的氯(Cld)含量为0.003%~0.119%,平均含量为0.050%,按照《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第2部分:氯》(GB/T20475.2-2006)判别,B4煤层原煤总体为特低氯煤;B4煤层原煤中的砷(Asd)含量为0~3 μg/g,平均值为2 μg/g,按照《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第3部分:砷》(GB/T20475.3-2012)判别,B4煤层原煤是一级含砷煤;B4煤层原煤中的铅(Pbd)含量为0~14 μg/g,平均含量为5 μg/g,按照《煤中铅含量分级标准》(MT/T 964-2005)判别,B4煤层是低铅煤。

(2)各煤层有益元素含量普遍较低,只有个别点位的钒元素达到开采品位,没有明显的工业利用价值。

2.3 煤灰成分及煤灰熔融性

矿区内B4煤层煤灰成分主要以酸性物质(SiO2+Al2O3+TiO2)为主,按照《煤灰软化温度分级》(MT/T853.1-2000)和《煤灰流动温度分级》(MT/T853.2-2000)判别,B4煤层煤灰软化温度ST范围为1 201~>1 400 ℃,是较低软化灰-高软化的灰;B4煤层煤灰流动温度FT为1 212~>1 500 ℃,为较低流动灰-高流动灰。

2.4 煤对CO2的反应性

测定了B4煤层原煤对CO2的反应性,见表3。

表3 B4煤层原煤对CO2反应性 %

由表3可以看出,燃烧温度为900、950、1 000 ℃时,B4煤层原煤对CO2反应性依次为40.0%~56.7%、57.5%~90.9%、63.4%~97.3%,表明B4煤层原煤对CO2的反应性良好。

2.5 结渣性

煤灰结渣致使煤中的碳未反应完全就被排出炉外,炉内结渣严重时还会导致停产。B4煤层原煤的结渣性见表4。

表4 B4煤层原煤的结渣性

依据《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2014年修订本))判定,B4煤层为弱结渣性煤。

3 煤类与洁净等级划分

3.1 煤种

按照《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5751-2009),B4煤层原煤挥发分为36.51%~44.70%,粘结指数GR.I.小于5,透光率PM大于50%。50个测试点后判定B4煤层原煤为长焰煤,判定1个测试点为不粘煤,因此可以综合判定B4煤层原煤为长焰煤(CY)。

3.2 煤的洁净等级划分

煤炭清洁利用潜势划分是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的依据之一。B4煤层原煤的全硫为0.29%~0.76%、灰分为3.49%~20.52%、砷元素含量为0~3%、氯元素含量为0.003%~0.119%、氟元素含量为24~128 μg/g,依据煤炭清洁利用潜势评价体系[9]判定,并根据煤的洁净等级划分对比可知,纸房矿区B4煤层原煤属于Ⅲ级较好洁净煤。

4 煤的清洁利用前景分析

4.1 动力用煤前景分析

动力煤的主要用户之一是工业锅炉、窑炉等,要探讨动力煤的资源评价指标,需要了解动力煤的燃烧方式及其对煤质的基本要求[10]。通过对比《商品煤质量 链条炉用煤》(GB/T 18342-2018)、《商品煤质量 发电煤粉锅炉用煤》(GB/T 7562-2018)和《商品煤质量 水泥回转窑用煤》(GB/T 7563-2018)的用煤要求可知,纸房矿区B4煤层原煤可以作为链条炉用煤、粉煤锅炉用煤和水泥回转窑用煤。

4.2 炼焦用煤前景分析

通过对比《炼焦用煤技术条件》(GB/T 397-2009)用煤要求可知,矿区B4煤层原煤不符合炼焦用煤的要求,但除了粘结指数不符外,B4煤层原煤还具有低硫、低灰、低磷的特点,可以作为炼焦用煤的配合煤。配用一部分的长焰煤在不影响焦炭性能的前提下,缓解了炼焦煤资源不足的问题,也能起到降低焦炭的灰分和硫分以及焦配煤的成本的作用[11-12]。

4.3 兰炭用煤前景分析

兰炭正逐步取代冶金焦被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炭素材料[13]。通过对比《兰炭用煤技术条件》(GB/T 25210-2010)可知,B4煤层原煤总体上符合兰炭用煤技术条件对用煤的要求。

4.4 气化液化用煤前景分析

通过对比《常压固定床气化用煤技术条件》(GB/T 9143-2008)、《气流床气化用原料煤技术条件》(GB/T 29722-2013)、《直接液化用原料煤技术条件》(GB/T 23810-2009)、《气流床气化用原料煤技术条件》(GB/T 29722-2013)、《流化床气化用原料煤技术条件》(GB/T 29721-2013)可知,B4煤层原煤符合常压固定床气化、气流床气化用对原料要求,部分符合流化床气化和直接液化用煤的要求。

5 结论

通过综合分析纸房矿区煤的物理特性、煤的化学性质以及煤的工艺性质可知,纸房矿区B4煤层主要以长焰煤为主,并含有少量的不粘煤,煤质特征为以低灰分、高挥发分、特低硫、高热值煤、具弱结渣性、对CO2的反应性较好,且为富油煤,属于Ⅲ级较好洁净煤,工业使用前景宜作为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同时可做炼焦配合煤和兰炭用煤。

B4煤层有害元素含量总体较低,但个别指标偏高,应当给予适当注意,建议将煤炭的开采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开采加工的过程中采取原煤洗选、淋滤、燃烧颗粒物回收、添加吸附剂或吸附装置等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猜你喜欢

煤灰煤质原煤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97056.1万t
3月份全国23个省、直辖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4076.2万t
煤灰分及CaCO3对鹤岗煤灰熔融性和黏温特性影响研究
同煤集团石炭系原煤浮选可行性探讨
TG-FTIR在煤灰研究中的应用:真实煤灰和模拟灰受热气体释放规律比较
煤灰黏温特性的测试条件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
一季度陕西省原煤产销量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