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04-07李金金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师应评价数学

◎ 李金金

初中数学课堂学习过程流于形式,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的机会不均等,教师对自己角色定位不当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基于此,教师应深刻反思,对合作学习进一步完善不断努力。

一、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低效成因

1.教师层面

(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尤其是在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没有或者根本不愿意深入,导致课堂上合作学习或者流于形式的过度使用,或者停留在简单的课堂讨论阶段。

(2)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能力尚不成熟,对于初中生合作学习的心理诉求缺乏深刻理解,或者过度干预,或者直接“放羊”,导致自身角色定位失衡,使得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也出现偏差。

2.学生层面

(1)一些学生乐于合作,喜欢讨论互动,一些学生则偏向独自思考,不愿意分享,从而导致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被“边缘化”;

(2)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技巧掌握不灵活,学生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培养,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3)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发展不足,对合作过程缺乏主动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合作效率低下的因素不断积累,影响了最终学习效果。

二、初中数学课堂实现高效合作学习的对策

1.教师层面

(1)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阶段,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理论中要求始终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合作学习对于每一个学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也应该针对班级内学生的实际状况,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学习时的独特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不同准确给予学生定位,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学习情景。最后,积极参与学校培训以及课题研究,交流教学经验,磨炼教学技巧,不断理顺师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充分地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能力以及凝聚力,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之间相互传递。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不同的学生了解到其他学生在学习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学习其他学生身上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在学习时存在哪些缺点,改正缺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师在日常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一步步地训练学生,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时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前预习这一阶段。

(3)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评价方式十分单一,仅仅使用了笔试或者是答题的方式进行评价,导致教师所选择的评价方式难以做到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在一次或者几次评价中,其评价效果一直是负面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步下降。教师需要考虑到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会影响到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客观评价标准,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时能够以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师也可以选择相对评价法,选择相对评价法是指以班级内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争取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达到这一点,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远超于这一点提高平均分。激励性评价法也是常见的评价方式之一,利用这种评价方式,教师需要捕捉每一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闪光点,以及学生在学习时的成功之处,对学生进行评价,满足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需求,同时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4)小组合理划分。要想完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流程和组织的内部构成的科学合理化,否则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率和结果,对于这一点上,合作学习小组的展开也是一样。合理的小组人员构成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实现合作学习模式当中的相互带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等内容,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培养小组分享交流,协同合作的精神与习惯。因此,教师要在合作学习小组划分时注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态度差异性和性格差异性。具体可以根据教师平时的观察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作为参考;也可以通过与学生间的交流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看法和兴趣点;还可以利用意见搜集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更希望在小组学习中得到哪个方面和哪种类型的带动与支持。通过以上方式的灵活运用,教师会对学生间小组的划分与组成拥有更加清晰的方向与判断,从而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在不同方面突出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会更加明确,而教师在布置小组任务的时候也可以相对轻松,并且从教学任务完成程度和教学目标达成上来看也会实现较高的完成度和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层面

(1)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魅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促使学生在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提高小组学习的整体状况。教师也可以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去努力,适当的压力环境能培养学生的竞争以及挑战意识;

(2)针对初中生心浮气躁,不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情况,教师应作出一定的奖惩措施,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他人在合作学习中的价值,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合作。在进行团队合作时,教师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权直接交给学生,明确学习过程、纪律以及学习的意义。

(3)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加以指导,化解小组内部矛盾,提升其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学生的合作技能训练,例如针对初中生心浮气躁,不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情况,教师应作出一定的奖惩措施,合作学习中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与观点之间的碰撞,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了解别人的思想,了解别人的价值观,并且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只有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才能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

(4)培养学生的质疑技巧,在关键处提出问题,引导小组讨论,同时培养组长的组织能力,有效协调组员关系,共同探究学习任务,提升合作学习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从现阶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实践参与中都存在一定问题,而教师则应积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优化教学活动,并且帮助学生提高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实现初中教学的探索性、逻辑性和实际应用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当前在尝试应用中出现的各个问题,还需要相关研究者不断地分析与完善,如此,合作教学才能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