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04-07于晓敏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阿替普动脉血脑组织

王 健,王 民,于晓敏

(鹤壁市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458030)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突然降低或停止,造成动脉血管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其病因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心源性因素有慢性心房纤颤、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的附壁血栓等;非心源性因素为大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附着物的脱落引起的血栓形成造成脑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中枢性面瘫,严重时可发生脑疝、脑水肿等症状[1]。阿替普酶在循环系统中呈现非活性状态,与纤维蛋白结合后,药物活性被激活,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降解,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2]。本文旨在观察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 例,其中男25 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50±5.24)岁,平均病程(1.25±0.10)h;观察组43 例,其中男23 例,女20 例,平均年龄(62.50±5.25)岁,平均病程(1.75±0.11)h。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NIHSS评分>20 分,首次发作,经CT 检查无出血症状;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近期有颅脑损伤、出血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生产厂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742)溶栓,将4-5 万U 的尿激酶溶于250 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生产厂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51)溶栓,将100 mg阿替普酶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在3 h内滴完,前2 min 注入本药10 mg,之后60 min 内滴入50 mg,剩余120 min 滴完40 mg,1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1)神经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以NIHSS 评分为标准,包含11 项,0~1 分为正常,2~4 分为轻度,5~15 分为中度,16~20 分为中-重度,21~42 分为重度。(2)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美国GE73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及平均流速。(3)氧化应激反应: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 置于肝素钠抗凝管内,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Ang-Ⅱ。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NIHSS 评分为(22.25±2.01)分,治疗后评分为(10.18±1.76)分;对照组治疗前NIHSS 评分为(22.24±2.04)分,治疗后评分为(18.44±1.72)分。两组治疗前NIHSS 评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s,cm/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s,cm/s)

两组治疗前,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及平均流速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及平均流速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及平均流速比较,P<0.05。

组别 n 收缩期峰值 舒张末期流速 平均流速观察组 治疗前 43 55.40±10.14 44.28±7.18 50.26±7.22治疗后 68.28±8.44 53.27±6.20 59.39±6.54对照组 治疗前 43 55.41±10.17 44.30±7.20 50.28±7.20治疗后 60.28±8.43 48.38±6.18 54.17±6.58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s)

两组治疗前,SOD、GSH-px、Ang-Ⅱ及MDA 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SOD、GSH-px、Ang-Ⅱ及MDA 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SOD、GSH-px、Ang-Ⅱ及MDA比较,P<0.05。

组别 n SOD(U/mL) GSH-px(mmol/L) Ang-Ⅱ(ng/mL) MDA(mmol/g)观察组 治疗前 43 4.10±0.72 25.44±7.16 160.47±17.18 10.36±1.47治疗后 6.28±0.67 45.37±8.20 74.83±8.31 6.16±0.41对照组 治疗前 43 4.11±0.70 25.47±7.20 160.50±17.21 10.38±1.46治疗后 5.31±0.65 32.18±8.17 92.46±8.34 8.28±0.4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脑组织病变,常伴有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尽早进行静脉溶栓,开通闭塞血管,利于恢复患者脑组织血液供应及有效改善患者缺血缺氧引发的神经功能受损[4-5]。

急性脑梗死由于脑血液供应突然停止,引发脑缺血、缺氧,影响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使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加重,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尿激酶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将纤溶酶原催化分解为具有活性的纤溶酶,发挥溶栓作用。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剂量较大时,会导致出血、ALT 升高等,不利于患者愈后[6]。

研究显示,观察组NIHSS、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SOD、GSH-px、Ang-Ⅱ、MDA 均优于对照组,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有效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神经功能。SOD 是重要的抗氧化酶,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机体内消除自由基的重要物质。GSH-px是机体内一种过氧化物分解酶。Ang-Ⅱ是一种促进血管收缩的因子,对血管具有收缩作用,可影响脑组织供血。MDA是一种细胞膜膜脂质过氧化的产物,是反应神经系统过氧化受损程度的重要指标[7]。氧化应激反应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导致脑组织中氧自由基过剩,引发组织受损。脑组织在缺血状态下会造成脑细胞内离子紊乱,引发大量氧自由基和炎性因子的产生,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可加快缺血细胞的再灌注,使脑细胞缺血缺氧状态得到改善,恢复脑组织微循环;当脑组织受到缺血缺氧的刺激后,机体会产生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可加强机体的抗氧化的能力,减少自由基产生,缓解机体的应激反应,改善中动脉血流动力学[8]。阿替普酶溶栓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其中包含526 个氨基酸,通过赖氨酸残基和纤维蛋白相互结合,将纤溶酶原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纤溶酶,进而发挥血栓溶解、降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并且其具有选择性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不会引发患者全身性的纤溶及出血等不良反应[9]。阿替普酶溶栓可抑制大脑缺血导致的细胞凋亡的过程,可及时有效的恢复脑组织缺血部位的血流灌注,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10]。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提高了患者神经功能和改善了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了氧化应激反应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神经功能及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阿替普动脉血脑组织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