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遗产视阈下民族仪式档案的保护

2021-04-06陈瑜

档案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

陈瑜

摘  要:民族仪式档案是将民族仪式用一定载体固化下来形成的原始记录,在地方遗产语境中,它是承载民族记忆的最真实的知识场域。档案系统参与建构社会记忆的主体性是20世纪档案实践的一个突出标志,因此,民族仪式档案的管理保护具有文化承载的价值基点。

关键词:文化遗产;民族档案;民族仪式;档案保护;模式转型

Abstract: The Archives of national rituals are the original records which are solidified with a certain carrier, in the context of local heritage, they are the truest knowledge field that carries national memory. The subjectivity of Archives system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emory is a prominent symbol of the Archives practice in the 20th century. Therefore,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national ritual Archives has the value of bearing cultural.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National Archives; National ceremony; Archives protection; Model transformation

档案是社会记忆的载体,在地方遗产语境中,文本、仪式、口传是各地域传承民族历史、实现民族认同和摹记族群记忆的不同方式,因此,民族档案既包括文字口述文献,也包括礼俗、仪式等活态遗产。

仪式作为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建构”,是民族志学者阅读和诠释社会不可多得的“范本”,民族仪式档案研究是文化遗产档案领域的重要课题。

1 文化书写:民族仪式档案的价值阐释

1.1 保存文化生态。民族仪式是具有生命体遗传特性的文化形式,其凝结着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智慧。民族仪式档案的价值体现在为历史留下完整的记忆和珍贵的文化遗产,维系社会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婚丧嫁娶、节日时令、宗教信仰等仪式形式被定型化,流传成为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储存的历史、文化财富,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代码”。

1.2 揭示社会变迁。民族仪式涵盖了历史叙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一种仪式都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展开并不断发生流变的,背后隐含着庞杂民间事象群,通过民族仪式档案可以洞悉民族仪式组织形式、社会功能及文化象征意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反观当地历史、习俗、经济的变迁。

例如黔东南苗族“牯藏节”中的献祭会餐仪式残留着早期的中华民族在中原一带的原始宗教阶段的某些内容,反映了“民神杂糅、民神同位”的信仰和对诸多自然因素的敬畏。[1]

1.3 提炼文化洞见。民族仪式是文化的一种特有外显形式,民族仪式档案则反映了族群集体意识和民众的道德观、宇宙观、禁忌观等深层民族文化内涵。

例如:通过对云南等民族地区丧葬仪式档案的整理,展示了在特殊文化生态圈内生命观、孝道、礼乐三个要素的交叠呈现;桂东的“渡请”仪式反映了浓郁的楚地巫风文化,晋西北的“祈雨”仪式中特殊的文化标识透射出古人的龙神信仰和树木崇拜。[2]

2 事象切入:民族仪式档案的建构途径

2.1 创新收集方式。首先,要从地域维度、民族维度、内容维度、载体维度等确定征集范围,民族仪式档案应包括仪式本身以及有关民族仪式演绎过程的各种记录和实物。

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生仪式档案、节日仪式档案、信仰仪式档案等;从表现方式可分为语言型、图像型、动作型和器物型等。凡隶属此范围内均应接收与征集,提高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合格率。

其次,根据民族仪式档案资源分布广泛、载体形式多样且所有权不同的特点。可尝试设立档案文献寄存中心,为散存在个人手中的档案提供一个妥善保管场所,建立流失海外档案文献的征集与追索机制。

2.2 重视田野调查。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相比,田野调查和记录是民族档案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档案活动的范式转型。

通过田野途径,可以获得各种仪式相关实物档案,如祭祀礼仪中的服帽衣着、经卷、道具等。在某些民族仪式未经文字记载或濒临失传的情况下,相关知情者、曾经的当事人之口头描述则成为建立档案的关键路径。

有学者在对布依族宗教文化习俗的考察中附录了《罗茂泽先生口述布依族丧葬仪式过程》。[3]参与者的口述还可补文献之缺和“未明之意”,如呼伦贝尔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采访中记录主持者呼德日楚鲁博口述资料以说明仪式中法器的意涵。[4]

3 多途并进:民族仪式档案的管理保护

3.1 更新观念,主动建档。档案系统参与建构社会记忆的主体性成为20世纪档案实践的一个突出标志。

民族仪式档案具有载体复杂、保存分散、整理零散等特点,而且作为一种特殊的非遗档案远未受到充分重视,因此主动建档应成为抢救保护该类档案的重要指导思想。

3.2 以项立档,建立全宗。对民族仪式档案的管理和保护应树立以“项目”立档的原则,体现档案管理学概念中的“全宗”思想。

全宗构成方式应以某种客体为核心,将产生于同一项社会活动过程的档案集中在一起,以确保对社会活动过程反映的完整性和保持档案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

每种仪式都有各自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场所和流程等,例如傩坛仪式、祭海仪式、婚嫁仪式等,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存在,应分别作为一个全宗独立立卷,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不能分离,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不能混淆。

3.3 采集记录 加强力度。采集记录是人类学、民俗学、档案学共同采用的方法论和科学手段,记录就是保护,将民族仪式这种具有即时性呈现、动态性存活、身体性表演特点的文化遗产及时采集记录并文本化存留,或用录音、摄影、录像等技术存录下来,定格场景,使成为可视的历史资料,可以弥补当下民族仪式档案内容及形式之不足。

在开展对已形成档案的收集工作的同时,采集记录也应当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再者,需要著录仪式活動的背景信息和原生文化生态,保障其完整和真实性。尤其是对于一部分因边远性、乡土性、农耕性、古老性而濒临消亡的仪式遗产,采集记录更为紧迫。

3.4 科技赋能 模式转型。采用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传播等技术将珍贵的民族仪式档案保存、转换成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是对民族档案资源保存、保护以及共享的关键环节。

目前采用的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以空间数据存储为核心的数据留存技术、以三维建模为主的信息加工技术、以网络化展示为核心的传播技术等。

3.5 整合资源 多元合作。

首先,与文化部门联合开展对民族仪式档案的种类、数量、保管机构等情况进行摸底调研和征集工作,进行资源整合。

其次,博物馆、图书馆、文物部门、事业教育机构、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各类学术团体各具优势,应当由档案部门为牵头协同推进。

同时,民族成员、民间机构也应纳入档案保护工作体系,建立一个民族、类型、地区有机结合,整体与层次互为补充,多元立体的保护模式。

参考文献:

[1]伍新明.影像与异像——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7:18.

[2]任皓敏.晋西北宁武县马营村“祈雨”仪式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3]龙海燕,罗茂泽.《摩考》译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49-50.

[4]红梅.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音乐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7:59.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来稿日期:2020-12-01)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思考
Tough Nut to Crack
Significance of Belgian Legisl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s a Reference to the Amendment of China's Pertinent Regulations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