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典诗词中水文化的文学情怀

2021-04-06王亚佳

青年文学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水文化古典诗词

摘  要: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水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尤其在古典诗词中,文人借助水抒发了多种思想和情怀。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水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精神进行调查和分析,重点探析我国古典诗词中水文化的文学情怀,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古典诗词;水文化;文学情怀

作者简介:王亚佳(1987.1-),女,汉族,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5-0-02

引言: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水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过程中,水文化以各种形式引导着中国人的行为、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典诗词中的水文化,可以说水与中华文化的孕育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古典诗词中水文化的文学情怀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水文化相关概述

1.1水文化基本内涵

目前,还未对水文化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主要主张的三种内涵分别是:第一种,部分学者认为水文化是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鉴赏水、治理水以及開发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第二种,部分学者认为,水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水互动产生的文化;第三种,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水文化主要来自于中华水文化的理论及实践,代表着人、水和谐的文化理念。为此,水文化可以被认为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水有关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集合,既包括物质方面的水利工程等载体,还代表着与水有关的各种精神文化。

1.2水文化的基本精神

水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发展,贯穿着整个中华文化,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水文化不仅具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还具有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水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下:第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东汉班固的《汉书·枚乘传》中,出现了水滴石穿这一成语,其主要含义是水滴持续的滴,能够将石头滴穿,比喻持之以恒,通过积累微小的力量也能够成就难能的功劳。不仅如此,对于水文化而言,治理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治理水需要经过长期的坚持和付出,才能够出现成效。以古代蜀郡太守李冰为例,在李冰等人的坚持下,花了数十年治理了蜀郡的水患,建成了造福百姓的都江堰。从各个方面来看,水文化均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第二,水文化具有珍惜时光的基本精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留下了大量与水有关的诗句,其中,通过对水的描述以及运用,感慨时光飞逝的诗句占据较高比重。例如,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句,就通过水与落叶的对比,感叹时光流逝;或是明代杨慎的《临江仙》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句,咏叹江水不息,英雄却转瞬即逝。第三,水文化还具有奉献精神。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具有多条河流,其中,养育中华儿女的黄河以及长江,不仅给中华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也给河流治理提出了挑战。但古往今来,无论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是林则徐带领新疆人民修建水利工程,均体现出了无私的奉献精神[1]。

2.对古典诗词中水文化的文学情怀进行探析

对于中华文化而言,水与其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古语有云“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不仅如此,在我国古代的众多古典诗词中都蕴藏着水以及水承载的思想精神,例如最早的《山海经》或是明清小说等,均传达出以水抒怀的文化取向。具体如下:

2.1寓情于水

在我国古代诗人的文学创作中,河流湖泊都是其表情达意的对象,例如,黄河、西湖等,通过对其进行描写或是将自身的情感寄托于河流和湖泊,创作出流传至今的文学佳作。以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为例:对于中华民族而言,黄河被称为母亲河,这是因为黄河是本民族文化、生命的摇篮。历代诗人在感受过黄河汹涌呼啸的水势后,都会有感而发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就在《登鹳雀楼》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用词简朴,但却传达出极为深远的意境和思想,表达出朴素和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抛弃故步自封的浅见。不仅如此,初唐诗人王维在出使边塞途中受到塞外壮丽景色的震撼,创作出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有李白在《将进酒》中写出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及《公无渡河》中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这无一不展现了黄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而对于长江而言,其长度较长,不同区域呈现着不同的形态,所以,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既有描写长江秀美的诗句,还有描绘水流湍急的诗句。其中,在长江流过之境,有着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文人骚客无一不对其浓墨重彩。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就在《夔州歌十绝句》中咏叹,“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白居易也在《夜入瞿唐峡》中感慨,“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这些诗篇,将长江险要状态惟妙惟肖的描绘了出来。而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时,不同于上游的险要,中下游展现了一幅江阔天低的画面,而这给我国古代文人无限的创作灵感。例如陈子昂的《渡荆门望楚》中的“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直接的描绘了长江中下游的开阔景象。除了河流,我国古代文人也对湖泊进行了描绘和运用,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洞庭湖。例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或是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都对洞庭湖的气势进行描绘。另外,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占比较高的还有西湖,最为著名的就是苏轼的“欲把西子比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由此看来,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水文化贯穿始终,古代文人通过对多种形式的水进行描写,并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在景色描绘中,从而展现寓情于水的文学情怀[2]。

2.2临水抒怀

除了将自身的情感投注于河流和湖泊这类水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还有临水抒怀的文学情怀。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这几句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景色,抒发了曹操统一中国的豪情。除了直抒胸臆,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还有通过描写潮水抒发自身思想感情的诗句,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钱塘江观潮。例如,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中的前两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以及李白的“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都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浪潮情景。除了潮水,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水文化还包括瀑布,相较于潮水的波澜壮阔,瀑布具有十分壮观的气势。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壶口瀑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多少文人骚客对其进行抒怀,也因为其壮观的气势,成为我国的精神象征之一。例如,明代刘子诚曾写到“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流喷避泻瑶琼”,生动的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气势和景象。除此之外,还有被称为最具有诗意的瀑布——庐山瀑布,历代文人都对其进行赞颂,并在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表达了李白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2.3以水寄情

除了上述两种文学情怀,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水文化,还具有以水寄情的文学情怀。从我国历代文人对水的咏叹中来看,寄托文人骚客思想感情的水往往是山泉、清溪等。与上述的海潮不同,无论是山泉还是清溪,其气势较弱,但其清澈、晶莹却给予文人特殊的灵感。例如,李白在《清溪行》中写到,“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寄托了归隐山林的心情;而孟浩然的《耶溪泛舟》也寄托着纵情山水的愉悦之情。除了清溪,还有山泉,在王维的《染家濒》中就生动的描写了山泉水的灵动性,尤其是该诗词中的“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使该场景跃然出现在诵读者的眼前,展現出了大自然中泉水的生机。另外,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也生动的描写了溪泉,该诗词中的前两句描绘了溪泉流动时的场景,后两句生生为该画面增添了生机和生动性。除此之外,清代诗人查慎行在《玉泉山》中也描绘了泉水归入大海的情景,尤其是“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由此可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文人骚客通过对山泉水、清溪水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纵情山水之间的愉快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传达出淡泊的情怀,呈现出以水寄情的文学情怀。

2.4借水表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水文化,除了纵横的河流、汇集的湖泊以及涓涓细流的山泉和清溪,还存在雨水和雪水。对于自然界而言,无论是雨还是雪,都是最为寻常、普通的事物,但在文人骚客的笔下,便成为抒情、表意的重要载体,从而成为鲜活的诗词意象。具体而言,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春雨占据着重要位置,例如,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生动的描绘了早春嫩草的特征,给人生机盎然之感。与春雨相对的是秋雨,不同于春雨的生机盎然,秋雨显得更加萧瑟,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压抑。例如,元镇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通过运用秋雨,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内心悲愤、震惊的心情;而李贺的“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则是通过秋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凄冷处境。不仅如此,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雨常常用于表达离别的情绪,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以及范成大的《横塘》[3]。

对于雪水而言,往往寄托了历代文人骚客的情趣,展现着文人的人格,所以,在对其进行描写或是利用时,往往主要着眼于其形态以及色彩。例如,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除此之外,还有文人会将雪花和春花联系在一起,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将雪比喻为春花,从而以另一种形式描写雪景。由此看来,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雨水和雪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表意。

结论:

综上所述,水文化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我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水可以说是承载着各种思想感情以及美好愿景。因此,应对水文化的文学情怀进行分析,挖掘其文学性,为水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路娟.中国传统文化与黄河水文化——评《中国传统水文化概论》[J].人民黄河,2020,42(10):174.

[2]果天廓.传承中华文化是第一使命——谈水文化传播的时代意义[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220-221.

[3]沈先陈.中华传统水文化的基本精神及教育意义[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20,32(03):5-8.

猜你喜欢

水文化古典诗词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唱”出来的作文
大学语文古典诗词吟诵教学的应用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云南的稻作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