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红楼梦》性格化语言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2021-04-06李雷

青年文学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红楼梦意义

摘  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瑰宝,以封建社会为背景,展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从生活琐事、儿女情长中体现封建末世危机及封建礼教下的悲情之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作为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与小说体裁类文学作品相似,其最突出的特点及最具有魅力的部分为人物形象的塑造,但其塑造人物形象并非用语言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表、神态等特征,而是通过性格化、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反映人物的形象特点,读起来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文章以《红楼梦》中四个人物形象——贾政、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为例,探究《红楼梦》性格化语言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性格化;语言描写;人物形象;意义

作者简介:李雷(1979.4-),女,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文学学士学位,鞍山市信息工程学校讲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5-0-02

引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聚焦封建社会背景下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从儿女情长中体现出封建社会对人性、对爱情、对自由的抹杀,并揭示封建社会衰落、崩塌的必然性,因此具有艺术、历史、文学、社会等多重意义。从其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曹雪芹对于人物形象特征的拿捏十分准确,不管是外貌、服饰的描写,还是动作、神态的刻画都将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人物对话中渗透的语言描写,更是以精确、形象、细腻的性格化描绘为读者们展示封建社会下四大家族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重要人物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等,这是一般人物形象描写难以达到的效果。为此文章从性格化语言视角出发,选取了《红楼梦》中坚决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人物——贾政及王熙凤、封建社会下追寻自由、反对阶级统治的典型人物——林黛玉及贾宝玉,并结合书中的描述阐释性格化语言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性格化语言描写对坚决维护封建统治阶级人物形象的塑造

《红楼梦》所选的故事背景为封建社会,此时正值其没落时期,社会关系尤为复杂,阶级、封建思想在当时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在贾、史、王、薛四大封建贵族中,坚决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人数不胜数,其具有统一的经济基础、阶级地位、生活条件,因此所形成的思想性格具有共通的本质特征,但这一共性又渗透至不同的人物个性中,诸如人物的外貌、人物的行为特点、人物的经历及社会关系等,而语言作为人物心理、思想、精神的外在表现更能体现出人物的个性。通过梳理整部《红楼梦》,发现作者对贾政、王熙凤形象的性格化语言描写,既能突出二者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尊崇、维护、依赖,又能体现出二者色彩鲜明的个性。

(一)贾政“道貌岸然、自命清高、自命不凡、思想迂腐”形象的刻画

贾政在《红楼梦》中其实算不上主要人物,但作为封建社会叛逆者——贾宝玉的父亲,其对贾宝玉的情感、态度、管教等既具有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性、阶级性的特征,又具有“望子成龙”的父子关系特征。提起贾政,首先想到的是道貌岸然、自命清高、自命不凡、思想迂腐等贬义词汇。

在《红楼梦》第九回中,賈宝玉向正与相公清客们交谈的贾政请安,告知其自己要去家塾读书,此时贾政对贾宝玉说了一番训话:“依我说,你竟顽你的去 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曹雪芹虽然未对贾政深情进行描写,但此番“正话反说”的训话却道出贾政对贾宝玉“又爱又恨”的感情。可能在世人眼中,贾政是一个为官无能、教子无方、时不时笞挞宝玉的形象,此时贾政非但没有鼓励宝玉,甚至是讥讽宝玉。实际上,贾政听说宝玉去读书内心十分欢喜,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坚决维护者,其要稳重严厉,维护等级分明的父子关系,曹雪芹这段对贾政语言的描写将贾政对宝玉复杂怪诞的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贾政看着贾宝玉所提的对额“拈须沉吟”,不一会便一声断喝:“无知的蠢物!”气的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实际上,宝玉刚开始所提对额俊才飞逸,尚属佳品,但此时贾政只是默默观望,当宝玉所提对额出差错时,贾政命其再提一联,寥寥几句语言的刻画,表现出贾政自命不凡、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性格特点,贾政似是在等待时机揭示宝玉“不学无术”,又以“无知的蠢东西”反衬自己的高明,简直滑稽可笑。不仅如此,贾政对宝玉“望子成龙”的感情也在其语言中有所体现,“叉出去”、“回来”、“打嘴”呈现出贾政完全是在封建社会模子下铸成的“严父”形象。

(二)王熙凤“残暴泼辣、虚荣干练、粗鄙贪婪”形象的描绘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一直以贾府“统治者”的形象示人。在《红楼梦》第三回中,王熙凤便首次出现,可见曹雪芹对该形象的重视。“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可见其并非尊崇礼节之人,再看“人皆屏息”,可见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接下来,王熙凤与黛玉一阵寒暄,从夸黛玉“标志”,到对黛玉一连串的提问,最后到对黛玉的妥善安排,从表面上来看,王熙凤是心直口快、善良热心、细致体贴的人,但如若从黛玉的身份出发,可看出王熙凤此番言语实在是有“弦外之音”。林黛玉是贾母幺女贾敏与林如海之女,十岁时父母双亡,贾母心疼女儿因此爱屋及乌疼爱黛玉,王熙凤深知赢得黛玉的信赖就能得到贾母的信赖,从其与黛玉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王熙凤讲话如“连珠炮”,且不说内容是对黛玉的关心,实质上根本没有顾虑黛玉的感受,只为彰显自己的人道和对贾母的忠诚,将视野放在整本书上可以发现,王熙凤这种媚上压下行为,正是其维护“统治权力”的法宝。

在利益、权力面前,王熙凤一改往日贤惠果敢、贴心重情的形象,暴露出贪婪、粗鄙的本性。在《红楼梦》第十五回中,铁槛寺老尼求王熙凤帮大财主张家退婚令聘,王熙凤面对老尼的奉承和反激冲口而出:“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此时说完,王熙凤又怕老尼误会自己贪图这三千银子,便又说:“我比不得他们扯蓬拉牵的图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做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得出来。”此番话着实为这“三千银子”找了个完美的开脱,两段语言的描述表现出王熙凤既要银子、又端架子、还要面子的贪婪性格。除此之外,在《红楼梦》的多个章回中,几处语言描写都体现出王熙凤的粗鄙,例如“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锯了嘴子的葫芦”等,在曹雪芹笔下,王熙凤这一典型的封建贵族大家庭的主妇形象跃然纸上。

二、性格化语言描写对封建社会下“叛逆者”形象的塑造

要说《红楼梦》中封建社会的“叛逆者”,非贾宝玉与林黛玉这两个主角莫属。宝玉与黛玉这两个形象虽然深深嵌入在封建社会的泥土中,但却显得与封建思想、封建家族格格不入,这正是《红楼梦》先进性、超前性的来源,通过刻画“叛逆者”形象表达出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憎恶与反对,揭示了封建社会没落与崩塌的必然性。

(一)贾宝玉“不学无术、纯真善良、反对阶级”形象的塑造

“真真这里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宝玉平日里对家塾所教的知识不感兴趣,甚至痛恨八股文等封建教材,但偏偏喜爱这“杂学禁书”。当宝钗劝说其学好时文八股时,宝玉称其为“混账话”,宝钗的劝说是混账话,八股文中所写也为混账话,皆是劝其走仕途、混饭吃的无用之言论,更是言宝钗:“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于国贼之流。”这些语言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反对利欲熏心、坚持自我的生动形象。

宝玉不仅弃做官如敝屣,而且对封建社会的阶级、等级、男尊女卑观念深恶痛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宝玉此番言论简直有违伦理道德,更加体现出其不受拘束、敢说敢想的性格特点。“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体现出宝玉尊崇个性的形象特征。但宝玉这种与乱世格格不入的性格、思想、观念必然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其不止一次表示:“死后要化灰烟,再不托生为人了”,这句话表现出宝玉随有意追求爱情的自由、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却又不得不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无奈,也表明其与黛玉的爱情只能以悲剧收尾。

(二)林黛玉“多愁善感、口直心快 、傲然不逊”形象的体现

“多愁善感”是黛玉性格及形象的核心,这也是其反对封建统治叛逆性的表现。“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的也不给我”,这是黛玉在询问周瑞家是否给别的姑娘送官花后的回语,这种自问自答式的语言表现出黛玉多疑、敏感的性格特點。“谁叫你送来的? 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在此之前,宝玉、黛玉、宝钗同坐一屋,宝钗劝说宝玉不要喝冷酒,宝玉听其言放下酒杯抓把瓜子吃起来,宝钗的金锁和宝玉的玉一直是黛玉心理的皆,宝玉如此听话更惹得黛玉心里不舒服,便借着雪雁送手炉奚落宝玉。此时黛玉争强好胜的特点映入眼帘,与封建女子温婉贤淑、少言寡语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黛玉的“叛逆性”。其实宝玉与宝钗“金玉良缘”的羁绊一直在困扰着黛玉,“我那里能够像人家有什么配得上你的呢?”也体现出黛玉的自卑。黛玉与宝玉相同,皆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什么臭男人拿过来的!我不要他”,将男人说成“臭男人”反映出黛玉骨子里的胆识,也表现出其对男尊女卑的不满。

黛玉,作为一个被封建社会压迫的、渴望爱情与婚姻自由的女子,她多愁善感的性格似是对这场爱情悲剧的慰藉,试想如果黛玉不像如此多疑,而是坚定自己的信念结局是否一样。但实际上,即使黛玉挣脱自己性格上的枷锁,也无法逃脱封建社会的牢笼,曹雪芹通过对黛玉语言的描写揭示了这个爱情故事悲剧结局的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时代因素。

结束语:

《红楼梦》中的人物,尤其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是具有多面性、典型性的个体,如果从性格化语言视角出发,可以发现这些人物的形象都体现在其日常的对话中,相对于外在的、物质性的人物塑造来说,个性化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更加生动灵活,通过对语言的剖析,人物的对话场景、形象仿佛树立在眼前,人物说话的语气、用词、语态等彰显其自身的个性,这也是《红楼梦》被誉为经典的主要原因之一,唯有对人物语言细细品味、反复琢磨才能领悟其形象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周丽妤.语言视角分析《红楼梦》人物性格[J].语文建设,2016(27):33-34.

[2]邓巧琦.论《红楼梦》性格化语言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4):55-58.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红楼梦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生之意义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