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山深处一束光

2021-04-06李贵扬

含笑花 2021年2期
关键词:塘村进村集镇

李贵扬

路,都是走出来的。

然而,有的走得容易,有的走得艰辛,有的走得雄壮。

比如,肖家塘村的这条路……

——题记

肖家塘,祖国西南边疆文山州西畴县鸡街乡的一个小村庄,常年在村生产生活的居民只有4户,青壮年男劳动力只有4人。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4位汉子硬在悬崖上、石丛中,用6年时间修通了一条长达5公里的进村公路。感人的事迹传开后,人们誉其为“四愚公”,我欲赞其“四硬汉”。

事实是,“愚公”不愚,“硬汉”很硬。

朴素却坚定的目标

为什么修路?“四硬汉”之一的侯寿高说,路太难走了。卖猪仔靠人背,买化肥靠肩扛,连马驮子都难以行进。村内的东西难出去,村外的物资难进来。故土难离却又吃够了闭塞之苦的乡亲们深知:不通路就没有更好的选择。

既然如此,那就说干就干。

可说来容易行来难,就连一些基层干部都信心不足:常年只有4户人家的肖家塘村,就凭自己的力量来修路,能行吗?要不就算了吧。

可肖家塘的硬汉却坚定地说:“不怕慢只怕站”,哪怕一年做成一小段,路也一定会修通!

朴素却坚定的目标,就这样引领着“四硬汉”们奋勇前行。他们用2年的时间,修通了进村的道路。由于群众居住太分散,之后又用了4年时间,修通了入户道路。后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又过了3年,一条宽3.2米的水泥道路,像一条“幸福丝带”,把肖家塘村与外面的世界更紧密地围系在了一起。

圆上肖家塘村一个百年梦想的时间,是“四硬汉”矢志不移的9年。

比石头更坚硬的是乐观

在侯寿高看来,修路中遇到的困难,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侯寿高说:“除了春耕秋收大忙和特殊情况,我们4个人每天都会自觉地到工地上去干,而且是谈着笑着的干。干着干着,路就通了。”

笑与石头比坚硬,石头也就变软了。

话是好说,可“事非经过不知难”。9年,对常人来说,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于“四硬汉”来说,这9年,是实现了村里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通路梦想的9年,是“数十百千万”的9年。用坏了的凿岩机数台,用坏了的钢钎、錾子数十根,在工地上蹲着吃的简易午餐数百顿,手上的血泡、老茧,则只能以“千”和“万”计算了。还有比血泡和老茧更严重的,邓招财的左手中指,在筑路中被滚动的石头挤压骨折,但他坚持带伤修路,加之缺医少药,落下了终身残疾。

呜呼!历史当记,人民当歌:“断指英雄”邓招财,你是世间好男儿!

希望之火往家的方向燃烧

在“四硬汉”看来,这路是先从村庄往集镇方向修,还是先从集镇往村庄方向修?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纠结、犹豫、彷徨。只用了几句话的功夫,大家就达成了共识:从村外往村子方向修。理由是:这样干,大路距家就越来越近了。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肖家塘进村道路的建设实践,再次显示出了方向问题的强大力量。

不能草率地说,如果当初从村子往集镇方向修,这道路就会搁浅或者延迟建成。但可以肯定的是,往村子的方向修,随着道路距家越来越近,人们心头的希望之火就会越燃越旺,干劲自然越来越足。

往家的方向修!“四硬汉”的正确决策,成为“肖家塘奇迹”的一包“催化剂”。

路修好了就应走得更快更远

当初提议修路时,侯寿高是“四硬汉”中年纪最小者。在硬拿下了肖家塘公路之后,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在肖家塘公路硬化之后,他购买了一辆小汽车。

如今,他带着父母和妻儿,从肖家塘小山村来到文山州府文山城,再次以石漠筑路的精神,在州府硬拿下了一个餐馆。说是“硬拿”,源于他从头开始,白手起家,以勤勞顽强的气质,自己钻研烹饪技术,学习经营管理。如今,餐馆的月收入可达五六万元,很是可观。

“修路,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走回来。”这是侯寿高的“名言”。熟悉他的人,都为他的这种情怀感到钦佩。但是,光是更好地走出去和走进来,还不够。

勤劳智慧的乡亲们明白:路修好了,就应走得更快更远。

于是,像侯寿高这样,在道路修通之后,肖家塘村逐渐走出大山、拥抱城镇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现在,肖家塘村的村民中,有在省城昆明办企业的,有在西畴县城务工的,还有在镇上经商的,等等。曾经祖祖辈辈深居石漠大山的肖家塘人,如今开启了城镇生活的新纪元。

路是需要指引的。而肖家塘村的公路,却仿佛是大山深处的一束光,驱散了发展的迷雾,指引着乡亲们的美好未来。走在新时代、创造新生活的康庄大道上,一个崭新的肖家塘村,正阔步向前、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塘村进村集镇
集镇幼儿家庭教育联盟建设的行动研究
进村入户的路上
城镇化进程中集镇建设问题探析
半世纪前的广州下乡知青回“娘家”
连锁超市进村来
肖家塘村的路(外一首)
四年,一个山村的转变
华北铁路开通令沿线集镇层级有何变动
第一次做饭
“进村”感受奥运“巴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