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技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1-04-06本刊评论员

科技智囊 2021年2期
关键词:赋能科技人员科技人才

本刊评论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最是一年春好处”。

中国雄踞东亚大陆,是历史悠久、光景常新的农业大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这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的重大决策。

乡村振兴,从本质上讲,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过程。近年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农业供给质量不高、部分农产品“靠天吃饭”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引导农业向绿色、优质、特色、品牌化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要把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指南针”,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培育,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创新农产品高质量供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孵化培育一批拥有“独门绝技”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基地、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三要实现“单门独户”的小农户和“环环相扣”的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机衔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建基于“一方水土”之上的“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四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平台,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依托,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业,打造光彩熠熠的中国农产品品牌。

农业要强,离不开科技支撑;农民要富,离不开科技引路;农村要美,离不开科技护航。科技是引领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说一千,道一万,科技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绘好乡村振兴美好画卷,需要搭乘“科技赋能”,需要科技工作者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引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唤醒科技人员的乡土情怀,激发科技人才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让科技人员全力以赴、扎根基层、服务基層、振兴乡村。紧密对接人才、产业、资金和市场优势,引导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发展,形成集聚一批人才、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示范效应。引导科技人员服务田间地头,最大程度盘活科技人才资源,释放乡村振兴的创新活力。

站在田间,展望未来,让科技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支持。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让我们用科技赋能开启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未来,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赋能科技人员科技人才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增效机制与实现路径
十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职业高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探析
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延安时期党对科技人才的引进
内蒙古将每年选派科技人员到边疆贫困地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