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创新青年文化服务的重要性
——以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小弹唱Live”为例

2021-04-06吴永强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弹唱文化馆公益

吴永强

(深圳市文化馆,广东 深圳 518000)

一、当前青年文化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青年①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对国家前途命运如此重要,对城市发展也一样。深圳属于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据统计,2016年底深圳常住人口1190万,平均年龄为32.5岁,营造良好的青年发展环境对深圳未来尤为关键。深圳一方面努力“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另一方面也“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凝聚青年共识、激发青年活力、助力青春建功,增强青年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感、推动力和贡献度。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文化馆的服务对象都倾向于“哑铃状”,即以少儿和老年人为重,忽略青年群体,而深圳人口构成恰恰是“橄榄状”,青年人口占较大比重。

因此,深圳市各级文化馆、文体中心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思路,把服务重心转移到青年群体上来。只有更好地为青年群体提供文化服务,深圳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战略才能走得更远。

二、“小弹唱LIVE”运作模式及成功的原因分析

近期,笔者随“深圳市文化馆行业发展研讨会”专家组走访调研了各区特色的文化服务项目,了解到各区文化馆(文体中心)已经开始注意青年群体文化服务的重要性,逐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项目,如福田区的“都市化+青年化”特色项目、龙华区“音为有你”青工音乐基地项目、龙岗区“小弹唱LIVE”等,收到极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以“小弹唱LIVE”为例,分析其成功运作的原因及启示。

“小弹唱LIVE”是以乐队、弹唱组合为主,由龙岗本土专业音乐人士发起,政府与社会力量联合主办的的公益音乐现场演出活动。该活动自2004年5月首演以来,已成功演出100多季,足迹遍及龙岗区各街道社区、工业园区、购物商圈、学校、音乐厅及南山区、坪山区等,参演乐队200余支,惠及观众30万人次。如今,“小弹唱LIVE”已经发展成为龙岗公益文化服务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龙岗文艺青年们的“精神食粮”。

“小弹唱LIVE”的成功运作与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文化馆等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深层原因在于“小弹唱”具备了契合青年人文化品味的多重因素:

1.“小弹唱LIVE”符合青年青春时尚、朝气蓬勃的文化口味。小弹唱实质上就是一场场中小型的乐队音乐会或演唱会,与流行的明星演唱会没有本质区别。明星演唱会票价高不适合大众化消费,而小弹唱免费亲民,因此能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小弹唱”的处女秀就是在书吧举行的一场小演出,效果非常好,在康磊等人的坚持下,影响力开始慢慢发酵,受到了龙岗区文化馆和龙岗团区委的关注和支持,逐步发展成一项常态性的公益项目,集结了越来越多热爱音乐、愿意投身音乐的青年人才,为带动龙岗青年文化的丰富与活跃,创造文化领域新气象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期,他们在弹唱中融入古典琵琶、打击乐器等,进一步丰富演出内容,吸引年轻群体,引发更多的共鸣。

2.“小弹唱LIVE”主张享受音乐和参与创作并重。小弹唱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它不仅给了都市年轻人放松精神享受音乐、倾听内心声音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参与乐队演出的年轻音乐人提供了一个音乐创作和展示自我的绝佳平台。“小弹唱LIVE”的演出地点就在身边,无论是你是如期赴约还是下班经过,都可以欣赏到他们为你精心准备的高水平音乐演出。项目开展的初衷之一是给喜欢音乐的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因此,为了保持音乐出品的水准,小弹唱对参演乐队有着高要求、高门槛,必须是技术过硬、对音乐有追求有创新并愿意投身音乐公益事业的青年人。小弹唱鼓励原创,为那些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的年轻乐队免费录制原创作品《拾音集》系列唱片,扶持本地音乐创作,得到音乐界的强烈关注和好评。

3.“小弹唱LIVE”凝聚了年轻人的音乐梦想,实现了他们公益服务的愿望。“小弹唱”虽然有着官方的支持,但是却有着最民间的操作方式。让年轻人做主,自由无拘束,灵活多样,让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他们对青春的理解和对梦想的追求。“小弹唱”项目背后有一个重要的精神内核,它凝聚了无数年轻人的音乐梦想,也实现了他们投身公益服务的愿望。“小弹唱”虽小,每场只有九十分钟,但为了完美呈现,演出团队需要提前在户外广场搭建舞台、调试灯光系统、为乐队试音,这些都是免费的,而“小弹唱”举办至今从未收取过一分钱门票,五年100多场坚持下来,凭的只是一个个音乐的梦想和一份份公益服务的心。他们的精神吸引打动了大量粉丝加入志愿服务,为“小弹唱”演出现场维持秩序、帮忙搬运器材甚至免费设计海报等,这些行动表达了青年一代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迫切需求。

三、文化馆如何创新青年文化服务

(一)调整思路,平衡各年龄群体的服务力量

文化馆是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社会文化教育培训和基层群众文化辅导为主要职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广大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服务对象包括所有公众。但长期以来,文化馆服务侧重少年儿童、老年人以及特殊群体,青年群体的文化艺术需求经常被忽略,主要原因是青年人业余时间少,没有闲暇参加文化馆举办的阵地服务。深圳市文化馆早期公益培训也是分为老年和少年两大类别,没有18-55岁年龄段的培训班,直到近年才陆续开设针对年轻人的培训课程。从最新公布的2020年课程报名表来看,少青老三个年龄段的招生指标已达到均衡。

2019年,深圳市文化馆牵头拟订《深圳市“青年文化服务联盟”筹备方案》,提出“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模式,在自愿互利前提下,在全市范围内挑选符合标准的机构单位挂点合作,打造青年文化服务示范点,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联盟,带动全市青年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变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偏重青少年和中老年群体的“哑铃”结构。

(二)贴近青年,倾听并理解青年文化需求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各项投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能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数量增多,质量上也有所改善。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背离”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公共文化设施闲置不能发挥作用,而社会民间文化团体又缺乏活动空间,缺少活动资源;政府积极“办文化”“送文化”,人民群众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尤其是思想活跃、观念开放、兴趣广泛的青年群体,他们旺盛多样的文化需求与当前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找不到共鸣和归属。

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和成长经历形成了不同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文化需求也表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大学生群体渴望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锻炼能力,渴望更才艺展示和多情感交流以缓解学习压力;待业青年群体则可能更渴望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接受就业介绍、指导和岗前培训,尽快改变现状,否则容易因就业压力大而逃避现实,沉溺虚幻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甚至自我堕落;白领青年工作之余需要轻松愉快的文化活动渴望人文关怀,关注自我感受和自我价值实现;外来青工群体则渴望在他们熟悉的乡土文化中找到认同感和融入感。

尊重、理解、满足青年群体不同的文化需求,这其实是一道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命题。文化馆不能停留在艺术培训、传授技艺的传统模式上,而应该从本区域青年文化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青年文化爱好、工作时间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开展形式多样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让公共文化服务覆盖更多有需求的青年群体。

(三)创建青年文化服务平台,重视文化权利主体性的实现

青年文化需求旺盛,缺的是参与平台和空间。“十分钟文化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文化馆开在老百姓家门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因此,文化馆要大力构建青年文化服务空间,推进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使青年人工作之余更方便快捷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龙岗区“小弹唱”、福田区“午间音乐会”“星空音乐会”、龙华区“音为有你”青工音乐基地项目等,都是为青年人量身打造的服务平台。

文化馆应广泛联络吸纳社会力量,创建一批青年文化服务平台,如深圳市团委的“青年驿站”、北京市海淀区的“706青年空间”。“青年驿站”是深圳共青团为来深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免费提供短期住宿和就业指导的公益项目,旨在解决毕业生求职难、住宿难的燃眉之急,后来逐步发展成包含开展城市参观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和志愿服务体验等内容的“深青年之家”,帮助入住者了解深圳、融入城市。北京“706青年空间”则力纾解“后校园时代”的年轻人所普遍面临的生存焦虑剧增与集体认同匮乏的问题,为他们争取知识消费、社交消费和认同消费的自主自由,达到把文化实践的权利交还给普通公民的目的。建设城市“青年之家”,免费为青年人提供活动场地,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发挥主动性,自主策划和举办活动,是一种理想的方向选择。

政府在公共文化领域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既“搭台”又“唱戏”的双重角色,这种有意无意的居高临下的文化给予或灌输,失去了公共文化的意义和灵魂变成一个空壳,让青年人无法认同参与。政府搭建平台,社会力量唱戏,重视广大民众文化权利主体性的实现,是公共文化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注释:

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年龄划分,本文论述的青年指16-45周岁人群.

猜你喜欢

弹唱文化馆公益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公益
公益
江南的弹唱
大爱有光
公益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