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专业微课设计与研究

2021-04-06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微课教学内容

王 兴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一、引言

随着现阶段网络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线上课程和教学内容逐渐被应用在了各专业的教学当中,微课作为高校整合线上教学资源,已经小剪短的课程内容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已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高职艺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微课程资源的内容精简、单位课程容量小的特点,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时间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但是现阶段由于线上教学资源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及相关学生和教师仍然对微课概念缺乏认识,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导致了部分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微课资源的教学成果大打折扣。

二、微课对于高职艺术类教育的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应用面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已经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资源单一、资源和信息来源渠道较窄的缺点。教育部针对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指导方案和意见,意在帮助我国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进程,从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课程内容跨空间和跨时间教授的目的。借助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的教职人员能够有效整合优质资源,从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讲,微课资源在高职艺术类教育中应用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通过整合网络上的优质教学资源,讲话教学流程和教学难度,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高职变革课堂结构的需要

借助微课程资源的运用,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变革高职教育的课堂结构以及教学模式。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主要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定位和特点而决定的,大多数都采用2+1或2.5+0.5的模式,由于大部分学生属于非全日制学习,在校内的学习时间较短,面对需要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说,无法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而通过微课资源的运用,能够借助微课短小精悍、时间较短、内容精良的特点,帮助部分学生能够在较为短暂的空余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偏重于老师的讲授和灌输,学生在其中处于被动学习的角色,而通过微课资源的运用,学生们能够尝试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间,调整学习强度和学习进度,从而化被动为主动,一方面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深度融合的产物,微课资源能够帮助学生们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微课资源以视频形式存在于线上,因此学生们可以依照自身的学习进度进行反复观看,从而将学习进度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工作节奏结合起来,便于学生们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微课还能够存在于多种多样的网络终端当中,帮助学生们灵活选择学习的场地与时间,不需要再集中在课堂教室上进行统一学习和教授。学生们可以灵活选择在家、在工作单位以及在图书馆中进行自主学习,挑选空闲时间以及最适合学习的时间阶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微课视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时间较短、所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三、高职艺术专业教育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设计

由于微课教学模式的存在时间较短,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仍然呈现出同质化较为严重的趋势,教学内容仍然缺乏多样性和全面性的设计。微课程作为视频教学资源,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依托于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视频资源,因此需要对视频课程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更加全面的设计,在设计工作中主要包括课程拍摄、视频开发、教学实施以及结果评价等环节,因此需要更加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

而现阶段的微课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有教学内容缺乏设计的问题,大部分微课资源视频仍然仿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性知识点的教授,从而无法真正呈现微课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对于艺术专业教育来说,不仅要注重课程内容知识性的教授,同时还需要在视频资源内整合更多艺术类相关教学,从而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审美诉求。

(二)视频制作水平欠佳

微课作为一种视频教学资源,其主要依托的就是视频媒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教学视频的制作质量和水平决定着利用微课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但由于我国微课教学模式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够充足,从而导致现阶段在网络学习资源平台上出现的视频内容,出现了制作水平欠佳的问题。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负责制作教学内容的老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视频制作学习,因此无法将教学内容同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没有使用过相关的视频制作软件,无法熟练掌握剪辑、拍摄以及压缩等技术方法,因此最终导致微课程视频内容水平欠佳,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效果。对于高职艺术专业的教学过程来说,由于大部分负责制作教学视频内容的老师并没有接触过视频制作相关方面,因此无法使教学内容呈现出更加有趣生动的状态。

四、微课在高职艺术专业中的设计与应用

(一)设计原则

结合高职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在对微课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相关的教学策略,针对艺术专业自身的特点和教学模式,从而找到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设计原则,该原则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情境化原则

由于微课视频内容呈现出时间较短、内容较少的特点,因此将其应用在高职艺术专业教学中时,应该采取与之相配合的单元式教学模式,通过将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整合分类成不同单元,并向其中加入更多实践类的教学内容,从而最终达到高职艺术类教学的目的。

因此,在设计微课内容时首先应该秉持情境化设计的原则,通过分析和把握学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情景,并将其进行信息化处理,融入到微课教学的内容当中。通过设置情境化的任务和问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快捷方便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达到身临其境,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快掌握相关的学习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2.情节化原则

以微课资源作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针对知识内容的单纯灌输和教授,不在机械简单的罗列相关知识内容,而是结合具体情节和情况,将所教授的教材内容进行动态化展示。因此,在微课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教学的内容将微课制作成具有情节性的短片,并在其中穿插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模式教学。对于高职艺术专业教育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增强在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处理问题能力,因此在进行微课内容的情节化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镜头语言,设计情节,从而更加吸引学生们的深入学习,加深学生们对于工作内容的印象和认识。

3.情感化原则

对于高职艺术专业的教育来说,同纯理论知识性的教学模式不同,此类教学这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向学生们灌输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提高工作技能,将理论知识同工作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应该在其中加入更多的情感化内容。其主要依据是:微课作为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新产物,能够以三个视频的类型面向所有在线学生进行内容的发放,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教学领域中的一个产品,对产品加入更多的情感化设计,能够有效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加深学生和内容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们减少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抵触情绪和心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二)加强微课视频制作技术

微课视频内容作为微课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其内容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教学模式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的微课视频制作技术。针对现阶段网络上微课视频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应该在教师群体内部加入视频制作的相关学习内容,帮助教师们提高视频制作的技巧和能力。或者采取更加专业化的团队生产模式,教师负责进行课堂讲授,专业的视频制作团队负责场景的搭建和录制,以及后期视频处理等工作。专业化视频制作团队的优势在于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制作出高质量水平的微课视频,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动画技术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定制化的后期处理制作,使微课视频内容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吸引力。

五、结语

借助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种种弊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微课教育仍然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因此需要正式在应用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研究和分析,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微课教学资源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微课教学内容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