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课标下高中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04-06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美术能力课堂

杨 丽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山东 枣庄 277101)

一、引言

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下的课程体系中,将要求实现我国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培养方向,通过让学生在课程中多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与合作的方式,去加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能力,从中体会美术学习实际方法与过程,并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形成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方向的个人价值观,以及社会情感态度。高中学生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能在美术课堂中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思维扩展、情感培养以及素质的全方面提升,可以说,高中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从现有的问题角度出发,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二、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美术应用型人才

在推行新课改之后,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培养。因此,美术教育也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方面,需要在美术教育中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美术教学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之一,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美术教育拥有其独特性,学习过程体验感很强,在对实际生活细腻加工,批判或者是赞颂过程中产生优秀的作品。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其实践性,在学习中把理论知识与现实通过巧妙的结合,发挥美术学习的效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把社会生活带入美术中,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新型的应用型人才。

(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新塑造美是美术教育的意义所在,因此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新”,挖掘美,引起人们的共鸣。实践不仅可以检验真理,也是创新的重要来路。在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灵感一旦被激发之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相对比较容易。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美术写生或者是优秀作品的模仿,还是要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够综合发展。因此,对学生造型塑造、美术工艺创作等方面的实际能力需要重点培养。真正的艺术源于生活,通过实践才能有所发现,找到灵感,进行创新,通过生活不断发现美并创造美。

(三)有助于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再现学生熟悉的各种生活场景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可以增强学生感受美和体验美的能力。而且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新课标下高中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应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构建和谐课堂,美术教学工作是具有广泛性的,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学好基础技能的同时,也要开展有效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按时定量完成各步骤,处理好各细节,营造和谐的美术课堂教学氛围,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在强调学生认真努力的同时,也要走入学生群体,和学生进行心对心的交流沟通,以此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注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学策略,避免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是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美术教学工作中也要遵循这一理念,由此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思考和研究,认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实现在后续教学工作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通过这种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更加专业的美术知识,同时还会激发自身学习欲望和热情,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准备环节时,教师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个性化需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较大,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在系统了解完学生的兴趣爱好后,为学生准备各种动漫内容,因为本身学生对动漫就有着喜爱之情,对各种动漫人物也比较了解,而教师在讲解素描时,再把传统的静物速写改变成为素描手法画动漫人物,在这一教学背景下,实现让学生合理选择自身喜欢的动漫人物,完成绘画,并增加绘画素材,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和意识,始终具备饱满的心态素描,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应注重采用多样化手段教学,提升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高中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逐渐发展成熟,并且具有较强自主意识,那么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也会有着自我想法和情绪。所以说,美术教学工作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对提升教学效率有着深远影响,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不会受到学生的喜欢,而生动、形象、幽默的教学形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所以,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抛弃传统教学形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促使教学工作更加具有层次感,让学生始终带着新意学习,同时将各重点内容以更加直接、形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例如,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时,应发挥出现代化技术的利用优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动态画面,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美术画作“活”起来,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和绘画内容相符的音乐,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创设良好教学情景。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各科教学工作中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所以教师也应注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教学,为学生科学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究美术绘画的技巧以及各种优秀作品,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业余时间,教师也应积极地组织学生实践,拓展教学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郊外或景区写生。

(三)重视学生创新心理与探索精神

要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创新心理和探索精神,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的行动力。美术教育注重学生塑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促使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进程中,要加强重视不同因素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动力,这种学习心态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突破自己,获得学习带来的满足感。所以,对学生学习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通常有些学生思维独特,敢于标新立异,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当给予鼓励,并且重点培养他们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大胆创新。有些学生的思想比较前卫,对于这样的学生就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获得更大的突破。另一方面,主观因素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也很重要。在美术教学进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理想信念、创新动力,进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建立自信心,有敢于拼搏的特质等。

(四)加强课堂互动,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高效的互动课堂,能够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因此,高中美术课堂要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促进师生互动。美术教师要自觉转变自身角色,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更多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采用前文提及的小组讨论学习、问题情境教学等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互动,改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简单互动模式。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加入,或指出问题,或提出想法,与学生共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他们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和解决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显著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如,讲“石雕”内容时,笔者组织开展石雕艺术鉴赏课,安排学生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互动中了解石雕艺术,形成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

首先,向学生展示大量的石雕作品,如敦煌莫高窟、陵墓雕刻等;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在讨论中,一些学生不明白陵墓雕刻出现的原因,教师不急于批评,而是给予正确的意见想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讨论石雕艺术的产生原因、艺术价值等,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刻地理解掌握课程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高中美术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美术的独有魅力与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加强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美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中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美术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