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铜手炉

2021-04-06杨启颉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含铅量手炉

杨启颉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00)

一、铜手炉的起源

目前暂无文献证明铜手炉起源于何时,秦汉时期出现了与铜手炉造型相似的熏炉,熏炉是用以熏香或取暖的器具,分为提手、炉盖和炉身,与手炉基本一致。二者炉盖均为扁平镂空,炉身多为椭球型。随着不同用途熏炉的开发,部分可以随身携带的小熏炉逐渐演变成既可以香薰又可以暖手的器具,这便是铜手炉的雏形。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到“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表明熏炉在唐代已发展为具有暖手功能的一种手炉。我们认为,铜手炉前身即为熏炉。

二、铜手炉的形态解析

(一)熏炉的形态解析

薰炉作薰香之用,将香料燃于炉内,香烟从炉盖上的缕孔中冒出,散发出浓浓香味。薰炉盛行于汉、魏晋时期。两汉薰炉多为铜制,并有陶制作的薰炉,瓷薰炉始于东吴,流行于六朝,宋代南北方窑都有薰炉烧造,器形多呈球形、半球形,无底盘①。

1968 年,河北满城刘胜汉墓出土错金铜博山炉,是焚香的用具。博山炉通体错金花纹,造型圆浑饱满而挺秀,盖上镂雕多层山峦,人物、动物、云纹,象征蓬莱仙境,炉盘象征海水饰错金卷云纹,燃香于炉中,香烟从镂空孔中冒出,有如云雾缭绕。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西晋青瓷薰炉是西晋豪族周处墓葬出土,炉呈球状,三熊足,上半部镂空三角烟空,顶有一飞凤,底部开一出灰扁圆孔,薰托呈浅盘形,三足。

郑州市东方翰典文化博物馆藏晋代青铜熏炉,炉膛直径8厘米,高10 厘米。材质为青铜,盖塑莲花,满堂香灰。

安徽博物院藏北宋青白釉薰炉,薰炉盖呈尖状,炉身为圆筒形,底下有三个云形小足,造型圆浑饱满,炉盖镂刻菊花纹,其下刻叠二十四峰,山峰间有十六个小圆孔,盖口边缘刻画二道弦纹。

山西博物馆藏宋代白瓷镂空熏炉,高11.6 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4.4 厘米。

江西省博物馆藏南宋青白瓷薰炉,炉盖半圆形,镂空缠枝牡丹纹,炉体直壁,饰莲瓣纹,炉平底三足。

(二)铜手炉的形态解析

明清时期是铜手炉发展的高峰期,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繁荣,这一时期涌现了不少制炉名匠。

安徽省文物总店藏张鸣歧铜手炉一,高6.8 厘米、长8 厘米、宽8 厘米,可谓“炉体娇小,小不盈掌。”炉底刻“鸣歧”二字,为阳文小篆。炉为红铜呈栗壳色,光洁圆浑,造型精巧而古朴,炉盖镂雕精密,纹饰有规律性,炉身饱满浑厚,炉膛光滑。无提梁,属于袖炉。小巧玲珑,令人爱不释手。

安徽省文物总店藏张鸣歧铜手炉二,高8.2 厘米、长12 厘米、宽8.7 厘米,炉底刻“张鸣歧制”四字,为阳文小篆。炉为红铜呈栗壳色,炉盖缕刻缠枝菊花,纹饰细密有规律。炉身光洁圆浑,平整素净,平底,有提梁,使用方便。这二件张鸣歧刻款铜手炉都没有锈蚀,这是张氏手炉的又一优点。

胡文明,明代铜器名匠,云间人。最善长铸造铜香炉,善仿古铜器,彝、鼎、尊、卣之类的器物,造形准确无误,纹饰精致逼真。时称“胡炉”。故宫博物院藏有胡文明铸铜鎏金异兽纹炉一件。安徽省文物总店藏胡文明刻款山水梅花铜手炉,高9.4 厘米、长16.7 厘米、宽 12.9 厘米,底款“胡文明”,炉为红铜呈甘庶红,华丽精美。炉盖镂雕山水景物,同时又采用了浮雕的手法,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栩栩如生。炉身通体浮雕梅花,花瓣内凹,精雕细致入微,生动活泼,摇曳生姿②。

到了清代,手炉传入皇宫后一跃成为御用品而身价百倍,其制作工艺更加多姿多彩,材质多了漆器、珐琅等品种,工艺上还采用了掐丝珐琅。明清时期铜手炉种类繁多,除了张鸣歧、胡文明等名家,也涌现了王凤江、潘祥丰等制炉匠人,手炉的造型也丰富多样,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宫廷画家焦秉贞仕女图册、故宫藏雍正时期的十二美人绢画中都出现了铜手炉,乾隆年间据陈枚《月曼清游》图册制作的象牙雕寒夜寻梅中也描绘到了铜手炉,进一步证明铜手炉在清朝得到运用。

三、铜手炉合金成分

青铜器是红铜加入锡、铅等化学元素制成的。红铜即自然铜,也成纯铜,因为其含铜量高达95%以上,具有红色的金属光泽,故称为红铜。红铜硬度较低、质地较软。锡能使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光亮的色泽。加铅于铜,能使铜液在浇注时流动性能更好,气孔更少,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青铜器按照铜、锡、铅的比例不同,分为纯铜型、铜锡型、铜锡铅型及铜铅型。纯铜型含铜量大于90%,含锡量小于2%,含铅量小于3%;铜锡型含铜量大于90%,含锡量大于2%,含铅量小于3%;铜锡铅型含铜量小于90%,含锡量大于2%,含铅量大于3%;铜铅型含铜量大于90%,含锡量小于2%,含铅量大于3%。依据铜手炉色泽光亮、表面光滑的特点,我们推断铜手炉为铜锡铅型,即含铜量小于90%,含锡量大于2%,含铅量大于3%。明清名家制作的铜手炉流传至今也未发生腐蚀现象,我们推测是因为铜手炉的制作中加入了金属铌。铌是抗腐蚀能力最强的一种金属。铌坚固硬朗,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能够抵御空气中氧的侵蚀③。

四、铜手炉制造工艺

范铸法是青铜器制造的最主要方法,我们认为铜手炉是用范铸法制造而成,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

(一)制模

在正式制范之前,要先做模,它是铸造铜器的模型,又称为母型。可选用陶、木、竹、骨、石等质料。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作为母范。由于铜手炉上多有花纹,选用陶土为模,先在模子上画好花纹,花纹的凹入部分用到雕刻出来,凸起来的部分用泥琢好后再加贴上去。陶土泥模在塑成后,要在室温中慢慢干燥。

(二)制范

陶模做好后就可以制范,首先将泥料敷在模型外面,用力压紧,使陶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半干后,将其划成若干块。

(三)合范

把贴在泥模上的泥片按照一定的方法划下来后,再合拢在一起作为器物的外腔,即外范。外范制成后,将翻范用的泥模均匀地削去一薄层,制成器物的内表面,成为内范,两者的距离也就是要做的铜手炉的厚度。铜手炉的铭文就刻在内范上。将内、外范合成一体,内、外范之间削出的空隙即为铜液留存的地方。

(四)浇注

在浇注之前,为了防止在灌浇铜液时产生的胀力将拼好的范冲开,可以使用泥土围填外范,起到加固的作用,并留有灌浇孔和通气孔,灌浇孔有时不只一个,几个孔同时浇灌铜液可以防止铜液很快冷却。按不同的器物种类要求,将铜液注入陶范。等铜液凝固,便将围填外范的泥土和内外范打碎,将铸造好的铜手炉取出。一套陶范只能铸造一只铜手炉,因此历史上的铜手炉都是独一无二的。

(五)修整

脱范后,铜手炉表面往往是粗糙的,花纹也不够清晰,只有经过锤击、锯挫、錾凿等多道工序,去除多余的铜块、毛刺、飞边,才能成为一件表面光滑、花纹清晰的精致铜手炉④。

五、铜手炉的功能

(一)取暖功能

首先打开铜手炉的炉盖,在炉身底部铺一层灰,放入炭火,⑤再用灰盖上炭火,以防炭火烧的过快,也起到隔热作用,再盖上炉盖,然双手抱住铜手炉取暖,也可放进床铺中暖床,若嫌过烫,可用布包住一层。

(二)观赏功能

铜手炉受到实用功能的限制,结构比较严谨,造型不会太夸张,因此,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追求造型的美化。手炉的造型自然,比例协调,技艺精湛,传递出一种意境之美,使人在用它取暖的同时,可以获得精神的愉悦和享受。

手炉的装饰纹样也体现着其审美价值,有表现人文情怀操的山水画、梅兰竹菊,也有寓意吉祥的动植物纹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陶冶情操,愉悦精神⑥。

六、铜手炉的设计文化体现

我们认为,近代盛行的汤婆子是铜手炉演变的产物。汤婆子是一种铜质或磁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从这个口子灌进去,可以起到取暖作用有铜质、锡质、陶瓷等多种材质,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宋时已有,直至21 世纪初依旧盛行。结合铜手炉的材质和造型,我们设计一款龙凤纹汤婆子,材质为红铜、锡、铅、铌,直径18 厘米,高10.5 厘米,盖子直径2.5 厘米,重1 千克,容量2000 立方厘米,有提手,盖子为双层,起到更好的保温作用,汤婆子表面饰有龙凤纹样,寓意龙凤呈祥。加热水通过热传递取暖,省去了烧炭火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既传承了铜手炉的工艺和外形,又结合了当下环保的主题。

从早期的熏炉,到清代的铜手炉,制作工艺不断完善,造型由简单变得复杂、美观,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的发展。铜手炉作为具有传统工艺特色的实用具,是艺术与文化相融的产物,融錾、镂、刻等工艺于一声,汇书、画、印为一体,远远超过了其使用和观赏价值,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深厚文化沉淀、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注释:

①李欣龙.熏香青烟话香炉[J].台湾陶艺,2006(04).

②咏真.巧破中国古代青铜器技术之谜[J].科学启蒙,1998(01).

③毛艳青.漫谈铜手炉[J].收藏家,2016(05).

④夏洋.青铜器收藏与鉴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

⑤黄新成.细腻华美铜手炉[J].中国商报,2004(07).

⑥苏昊.明清手炉的设计艺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含铅量手炉
澳土鸡蛋铅含量严重超标
谈明
欧盟:拟限制儿童易接触类消费品含铅量
美国加强限制鞋包产品含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