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西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2021-04-04尚新明刘新军闫爱军单书林康月琴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9期
关键词:陇西县水土保持流域

尚新明,刘新军, 闫爱军,单书林,康月琴

(1.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定西 743000; 2.陇西县水土保持工作站,甘肃 陇西 748100)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美丽中国离不开实现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离不开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如何有机切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去,也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陇西县桦林村的经验、做法为同类地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借鉴。

1 桦林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桦林村位于陇西县文峰镇南部山区,属于西北黄土高原宁南陇东丘陵沟壑蓄水保土区,面积3.8 km2。全村辖庙咀河、司家沟、阳坡、歇担、上湾、新庄、南玉7个村民小组229户1 107人,全部为农业人口,劳动力498个,耕地面积205.4 hm2,2013年贫困率为47.9%,是陇西县文峰镇重点贫困村之一。该村多年平均降水量480 mm,多年平均气温7.2 ℃,年均无霜期140 d;地貌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水土流失面积2.52 km2,林草覆盖率25.5%。水土流失以坡面和沟道侵蚀为主,时有崩塌、滑坡现象发生。

2018年该村把建设“规划科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可持续示范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后,水土保持部门围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生态河道,搭建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针对流域环境脏、乱、差和桦林河沟道下切侵蚀及两岸滑坡、崩塌严重等突出问题,制定了“陇西县文峰镇桦林村生态清洁小流域沟道治理项目三期工程实施方案”,投资553.17万元,完成河道治理2.6 km,修建石谷坊(含跌水等)15座、蓄水池2座、凉亭3座、生态护岸1.1 km,配置了人行便桥、步道、秋千及堆石和绿化景观,为美丽乡村建设铺筑了一层河水清新、两岸翠绿的公园式乡村基色。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不少投资者和四方游客,桦林山泉水厂、桦林以谷酒庄、桦林古月山庄、桦林儿童游乐场等多家企业投资入驻,每年节假日有不少游客来此休闲度假,给桦林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整合和引导下,每年5月1日,桦林村举办乡村旅游节,通过水文化观赏、酒文化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土特产销售等,带动农家乐、土特产、养殖、休闲等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旅游收入20万元,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 000元以上,被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全省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了村集体资产增值、农民增收、游人幸福的美丽乡村新貌。

2 桦林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

2.1 水保搭台,文旅唱戏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家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于2013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于2014年开展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首次推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10类创新模式。甘肃省和定西市也在全省和全市按照“要把乡村建设成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规划科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目标,分别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陇西县水保部门在桦林村美丽乡村建设前期,围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照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依据当地自然条件,根据山水林(草)田路系统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投资553.17万元把桦林河打造成了公园式休闲场地,既治理了河道侵蚀,又美化了生态环境,为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打下了基础,为美丽乡村建设搭好了平台。

2.2 组织保障,系统发力

美丽乡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和构建两个“新发展格局”的具体体现。当前受经费的制约,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规划起点低,投资不能满足市场条件下实际费用支出,只能降低标准实施,致使项目落地难、实施难,实施的项目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治理思路还没有完全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群众对项目的参与程度不高,项目实施还需要注重提质增效。实践证明,美丽乡村搞得好的,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和全省上下的系统发力。陇西县桦林村生态清洁小流域搞得好,就是因为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和党组织在超前谋划、带头抢抓、上下协调。县水土保持部门2013年就编制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至2018年完成了三期流域治理项目,使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24%,林草覆盖率达到25.5%,将土壤侵蚀模数控制在2 000 t/(km2·a)以下。陇西县人民政府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统一整合财力、协调项目、系统发力,先后投资210万元完成了民俗文化场、污水处理厂、村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9万元完成了人居环境改善,如农耕文化墙建设、厕所改造、环卫设施布设、电网改造、道路硬化和拓宽等环境亮化整治。为了加快乡村振兴,该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党支部+经营主体+农户”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以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130万元为基础资金,动员11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项目经营,建成集观景、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旅游景点——桦林古月山庄。山庄建成后,引进甘肃古月商贸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稳定解决了当地部分群众就业,就业群众月收入2 400元/人,增加村集体收益6.5万元/年;利用财政支农“三变”改革资金建成儿童游乐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益2.4万元;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建立放养鸡养殖基地,带动46户贫困户实现了入股分红,户均增收500元。依托丰富水资源,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建成的桦林山泉厂稳定解决了13人就业,人均月收入3 000~4 000元;引进甘肃桦林以谷酒庄有限公司建成的桦林酒庄解决了4人就业;引进社会资本建成了青少年户外素质拓展训练营,并搭建休闲娱乐蒙古包6座。县政府每年5月1日在这里举办桦林乡村旅游节,极大地提升了产业品牌和乡村知名度,促进了乡村振兴。

2.3 分类施策,精准施治

桦林村两山夹一河,河谷狭窄,自然资源匮乏,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滑坡、崩塌时有发生,堵塞河道、毁坏农田,危害农民群众财产安全。水土保持部门在美丽乡村规划时就注重分类施策,针对当地生态环境脏、乱、差及流域侵蚀严重等突出问题,结合本村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清洁小流域一期、二期建设效果的实际,制定了“陇西县文峰镇桦林村清洁小流域沟道治理项目三期工程实施方案”,在滑塌严重区域布设浆砌石护岸、铅丝石笼和生态护岸措施;为防治沟道下切侵蚀、降低沟道比降,修筑石谷坊、跌水等拦沙蓄水,营造水景;在河道两岸以与自然地貌和谐为主线,布设绿化美化和生态景观,建立生态步道、混凝土悬空步道、木栈道步道、浆砌卵石步道和凉亭及蓄水池等,既治理了河道,又美化了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绿色。

猜你喜欢

陇西县水土保持流域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水土保持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2017年7月26—27日陇西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