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离皮瓣应用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021-04-04

保健文汇 2021年1期
关键词:游离皮瓣入院

近年我国工业建设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使得烧伤,创伤,车祸伤,电击伤患者的数量也随之上涨,创面形成破坏患者皮肤的正常屏障,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极有可能出现感染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脓毒症、肾衰竭、休克等严重情况[1]。游离皮瓣是近年整形外科常用的一种新技术,较既往的皮肤移植而言,游离皮瓣的手术时间更短,临床疗效更佳。基于此,本文纳入80 例创面形成需要皮瓣修复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随机法抽选患者,于2018 年10 月-2019 年12月内,在到我院就诊的患者群体内,随机抽选80 例创面形成需要皮瓣修复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我院住院并以游离皮瓣进行组织修复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关于烧伤的诊断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伴有程度不一的肌腱损伤、软组织损伤、骨骼外露的情况;患者均不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依从性均良好,对治疗配合度高,将无法配合治疗、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失访者排除。80 例患者中包括45 例男性和35 例女性,年龄在25 岁至61 岁之间,年龄平均(43.53±3.26)岁;其中包括33 例创伤,25 例电击致伤,22 例车祸伤;25 例患者为手背部烧伤,17 例为收治烧伤,16 例为头颈部烧伤,11 例为足背烧伤,11 例为足底烧伤。此研究的实施并未违反伦理委员会要求,开展前已预先上报并获得批准,患者与家属对研究详情知晓且无异议,同意作为受试者加入研究,均已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我院以游离皮瓣进行组织修复治疗,具体如下:在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检查,严密监控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将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实际病情综合分析,在1 周左右后对患者实施清创术,切除患者的受损皮肤、坏死皮肤,暴露患者的肌腱与患者的神经组织。根据患者受损区域的大小、深浅以及受损范围结合实际供血状况、患者静脉回流情况,确定适合的游离瓣。给予患者游离瓣移植手术前,进行解痉、抗凝治疗,并且在手术结束后使用抗生素,防治患者发生感染现象。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皮瓣成活率,统计患者移植皮瓣面积,比较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VAS 评分,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情况,所有患者均进行半年时间的随访,统计患者存活皮瓣情况。

VAS:0-10 分,由患者自主根据主观疼痛感受进行评价,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系统选用SPSS20.0,根据“1.3”中观察指标的表述形式将其分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其中计数资料检测以卡方值(x2)进行,计量资料检测以T进行。两者均以P值评价,当且仅当P<0.05 时,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皮瓣存活率、移植皮瓣面积情况

80 例经皮瓣移植治疗的患者中,77 例患者的皮瓣存活,存活率为96.25%;皮瓣移植面积在2cm×2cm-14cm×215cm 之间。

2.2 入院时及出院时的VAS 评分比较

入院时患者VAS 均分为(7.61±2.82)分,出院时均分为(4.19±1.43)分,有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1。

表1 入院时及出院时的VAS评分比较(,分)

表1 入院时及出院时的VAS评分比较(,分)

2.3 并发症及随访情况

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血肿、小面积坏死、感染并发症各2例,发生率各为2.5%,并发症出现例数共为6 例,发生率总计为7.5%,经对症处理后消失;随访发现,患者存活皮瓣的颜色、质地均无异常。

3 讨论

烧伤带来的皮肤组织受损,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烧伤会造成皮肤组织的受损,严重者的皮下组织和黏膜也会受到损害。烧伤带来的损害,除了一定的身体健康的影响外,实际环境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美观程度的受损导致的患者心理损伤,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而言是双重伤害,因此,要对烧伤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外,也需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患者受损区域外观,实施有效的治疗。在医学技术的发展下,皮瓣转移术在烧伤患者的治疗中较为受欢迎,游离皮瓣与常规的皮肤移植术相比,对患者的受损外观可以有效地改善,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后期恢复快,治疗时间短,有效地缓解了术中疼痛程度[2]。

本次研究以回顾性手段展开,对80 例患者均行皮瓣移植治疗,结果显示,80 例患者的皮瓣存活率为96.25%,这与临床研究的数据无差异性,这说明此研究的可靠性。其外,患者出院时的VAS 评分较入院时有了明显的降低,说明游离皮瓣对烧伤患者来说,可有效降低疼痛评分,缓解患者伤口处的疼痛;其外,此次纳入的80 例患者中,仅有6 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且经对症干预后并发症状均消失,说明在烧伤整形外科手术中,游离皮瓣的应用安全性较好;并且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存活皮瓣的颜色、质地均无异常,说明该手段的治疗效果较好。

游离皮瓣虽然对烧伤患者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但为了进一步保障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4 个方面。(1)在手术时,应完全剥除干净患者的血管外膜,避免血管外膜在手术过程中进入血管腔内而导致的血栓。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完全剥除血管外膜,侧端剥离外膜约0.8cm,剥除过程中,在血管断端外膜剪除时,应注意血管壁位置,避免造成血管壁的损伤。(2)准备0.1%肝素的生理盐水,修剪患者血管断端处后应及时冲洗断端的血管腔,再使用浸泡于抗凝溶液中,避免血栓现象的发生。(3)为避免发生强行断端吻合,应及时剥除患者血管外膜须,选择适宜的断端分离长度,将血管的上、下两端进行合适游离,进行血管的移植,重建血运。(4)在进行手术时,女性患者要避开生理期,患者在生理期时的相关各项指标有异,且流血状态不稳定,凝血功能不稳定,抗凝药物可能会出现加重此现象的效果,增加了手术风险[3-5]。

手术过程中,在进行血管危象的判断时,应观察皮瓣的颜色,自然光线下,观察皮瓣颜色是否鲜艳;再由毛细血管充盈实验观察皮瓣中动脉、静脉血流情况,是否正常、顺畅,综合分析,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危象。术后3d 内,血管危象发生的几率较高,因此,该时间段内需着重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若患者皮瓣温度≥监测温度3℃,并且皮肤色泽出现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此时的患者可能出现血液循环故障,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6]。其外,在手术完成之后,需要保证患者康复环境的舒适性,对病房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若室内温度过低,易引起患者出现血管痉挛,若室内温度过高,则易导致伤口部位明显充血,进而引起肿胀,对血液循环造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还需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术后应以仰卧体位为主,并适度抬高患肢,每日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时,需注意患者血压水平,并对皮瓣的血运情况进行监测。

综上所述,烧伤整形外科手术中,游离皮瓣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促进皮肤正常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肌肤外观,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不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做好伤口的观察和护理,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游离皮瓣入院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陶珊珊作品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