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稀土

2021-04-03

稀土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稀土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领导赴北京地区部分会员企业调研

2021年3月1~5 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浩、常务副秘书长王晓铁、信息部兼咨询部部长武昊等一行,走访调研了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华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华创磁电科技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部分在京会员企业。

杨文浩秘书长一行与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耀权、北京华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俊松、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陶海虹总裁、北方华创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锡铭、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翟恩地等会员企业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参观了部分企业生产线,对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对行业发展的建议等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征求企业对行业协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为会员企业服务,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并就目前行业比较关心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内外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等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南开大学孙军教授一行莅临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交流洽谈

2021年3月4 日,南开大学孙军教授、天津市宁夏商会会长王双臻及各位企业家组成的调研团到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交流洽谈,天津分院副经理赵长玉、项目管理部李璐负责接待并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赵长玉代表天津分院对孙军教授、天津市宁夏商会会长王双臻及各位企业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由李璐为其介绍了天津分院的发展历程和项目基本情况。调研团对天津分院的相关技术、产品及合作、研发实力、周边环境及相关政策等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和交流。各企业家介绍了自己的相关情况,并针对天津分院的方向和技术做了深入交流。双方对相关技术及未来可能的合作模式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孙军表示,未来希望能够与天津分院有实质性的合作,期待能够将好的科技成果与产品直接对接结合。

座谈会后,参观了天津分院的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理化检测平台和中试平台等。调研团对天津分院高配置的实验器材及先进的科研成果表示深深赞赏,纷纷表示,将以本次交流为契机,在未来不断加深沟通,探讨合作模式及具体细节,争取早日实现互利共赢。

(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 李璐)

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车在包头市下线 匹配40Ah 稀土镍氢动力电池

2021年3月1 日,内蒙古氢燃料车首台套包头下线仪式在北奔重汽总装公司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孟凡利宣布氢燃料车下线,并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孙俊青共同为新车揭幕。包头市领导李淳仁、王秀莲参加下线仪式。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孙俊青在致辞中说,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车的成功下线,标志着内蒙古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应用产品开发实现重大突破,对内蒙古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十四五”期间自治区科技厅将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不断完善“4+8+N”合作主体的深度合作机制,以高水平开放合作带动高水平创新。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创新需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好包头国家稀土高新区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据了解,这台氢燃料车为100 千瓦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由北奔重汽和上海交大共同研制开发。该车集成了4X210L 的储氢气瓶,匹配了40Ah 的稀土镍氢动力电池,一次加注氢燃料便可轻松续航350 公里以上,具备抑尘、洒水、洗扫等特殊功能,技术应用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整车应用于市政环卫场景。

(包头日报)

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支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稀土资源丰富,建立了全国稀土绿色矿山示范基地和国际领先的离子型稀土分离生产线,初步确立了稀土产业上、中游发展优势,为下游应用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资源与原材料基础。

两会代表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建议:指导和帮助广西办理新矿权及采矿证,有序新增设置广西平南县大洲稀土矿等矿业权。

支持稀土功能材料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相关科研院所到广西合作设立技术研究院,支持广西创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人民日报)

“稀土铁合金制备技术获广泛应用”获评2020年内蒙古十大关键技术突破

近日,内蒙古科技日报社以2020年综合报道及其他国家级主要媒体的报道为事实基础,以内蒙古最新科学技术突破及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在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为依据,盘点出2020年内蒙古十大关键技术突破和十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包头稀土研究院“稀土铁合金制备技术获广泛应用”位列其中。

近年来,包头稀土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稀土钢用稀土铁合金研发工作。经过不断尝试,成功开发出适宜稀土钢生产使用的高洁净稀土铁合金新产品及其低成本制备技术。这一技术在行业内尚属首创,经中国稀土学会和中国稀土行业协会联合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也获评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新材料首批次。目前,包头稀土研究院金属所开发出三大类40 余种不同种类、不同含量、不同形态铁合金产品,申请发明专利12 项,制定行业、团体标准4 项,建成了年产1200 吨稀土铁合金产业化示范线,稀土铁合金产品在国内15 家科研院校及企业得到使用。如今,各种大型风机、机壳机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强结构用钢、FAST大射电望远镜观光桥梁等国内外重要设备设施,都蕴含着稀土铁合金的力量。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必将继续推进稀土铁合金深度应用及产业延伸,必将继续推动包钢(集团)公司及我国稀土钢产业迈上全新台阶。

(包头稀土研究院)

赣州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建设合同签约仪式举行

2021年2月24 日,赣州市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建设合同举行签约仪式。

赣州市政府副市长胡聚文,中铁高新工业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建斌,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仙平,甲方代表江西永磁磁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温德新,乙方代表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先锋,兴国县县委书记赖晓军,县委常委李明海等出席。兴国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陈黎主持签约仪式。

据悉,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项目既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首次成品工程,也是红轨产业展土开疆的重要契机。双方将携起手来,立足兴国,抢抓国家“新基建”发展重大窗口期,用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和细致的管理,高质量高标准确保工程试验线项目顺利实施,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的新道路。

签约仪式上,赣州市政府副市长胡聚文、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兴国县县委书记赖晓军等分别为江西省磁悬浮技术重点实验室(兴国)和兴国—江理磁浮技术研究院揭牌。此外,双方签订了该项目的合作协议。

(兴国县人民政府)

包头市稀土高新区2020年累计签约项目72 个

2月24 日,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包头市2020年招商引资成绩单,2020年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累计签约项目72 个,完成该区全年目标任务的206%,居全市第一,协议总投资370.82 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6%。其中,落地项目68 个,落地项目协议总投资146 亿元,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

2020年以来,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围绕高质量发展,通过全面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拓展委托招商、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招商引资方式,完善和延伸稀土、有色金属深加工等主导产业链条,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氢能、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形成多层次、各领域、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包头市工信局)

江西省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

2月4 日,从江西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江西省将实施重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从推进省院共建创新平台提能升级、积极创建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构建省级创新平台体系、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等方面集中发力,强化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围绕航空、生物医药、稀土、陶瓷、铜、电子信息、光伏、VR 等重点领域,力争全年引进共建30 家左右“中字头”创新平台和高端研发机构。

据悉,江西省还将积极推进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南方中心)、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建设;加快现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优化重组,启动对企业“飞地”研发机构的支持,布局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江西日报)

江西赣州高新区举行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等项目签约仪式

2月4 日,江西省赣州高新区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113 亿元的中科融合赣江源创新园、投资20 亿元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等项目正式落户中国稀金谷。

据悉,中科融合赣江源创新园项目由中科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办,项目总投资113 亿元,主要建设中科融合赣江源创新园区总部基地、中科融合赣江源创新科技园和中科融合赣江源创新产业园。其中,中科融合赣江源创新产业园重点引进和培育金属制品、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及配套研发生产高科技项目。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项目由知名企业投资兴办,项目总投资20 亿元,主要从事高性能永磁材料及其应用产品、新型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赣州高新区)

自然资源部高质量推进矿产资源国情调查

2月25 日,自然资源部在北京召开高质量推进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视频会,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许大纯总结了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前一阶段进展,部署推进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2020年7月自然资源部对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全面部署以来,各地积极推进,调查工作取得初步进展。目前调查工作在工作经费、组织推进、数据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地工作推进不平衡;调查工作基础比原掌握情况差,增加了调查工作难度等。

就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下一步工作,会议从六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要严格落实目标任务,想方设法保障工作经费,充实调查队伍。二是扎实完成内业工作,夯实调查工作基础。要认真完成资料收集,完成储量库全面清理,细化调查工作任务安排,加强检查督促。三是有序推进外业工作,严格落实调查程序。实现调查对象全覆盖,未利用矿区、关停矿山等外业调查确保现场跑到,现状看到,数据采到,问题查到;外业调查过程中实行留痕管理;落实调查质量控制手段;存疑数据必查必核。四是严抓质量管控,确保调查数据客观真实。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保证信息成果质量,对涉及虚报、瞒报调查数据的,要约谈、通报;情节严重的,涉事企业和责任人列入“黑名单”。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五是对接国家战略需要,做好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六是做好技术培训。

会上,山东、河南、广西做了调查工作交流。

(中国自然资源报)

海南2021年计划推广2.5 万辆新能源车 所有公务车均用新能源

2021年2月,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推广2021年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提出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21年全省计划推广2.5 万辆新能源汽车。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4 万辆,占比达4.2%,高出全国水平约2.4 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4。

《计划》强调,除特殊用途车辆外,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及更换的公务用车100%使用新能源汽车,并探索新能源汽车“以租代购”模式。

按《计划》要求,除保留部分应急车辆及新能源汽车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情况外,海南全省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辆要100%使用新能源汽车。

同时,2021年全省新增及更换的巡游出租车中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要达到80%以上,新增及更换的注册网络预约出租车100%使用新能源汽车。

《计划》强调,要继续放开新能源小客车增量指标申请,加快调整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结构比例,确保到2021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5%。

按照《计划》,今年全省新建充电桩1 万个,确保2021年底纯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总体比例保持在2.5:1 以下。

(海南日报)

猜你喜欢

稀土
2022 年7 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2 年5 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2年5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2年4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2年2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2年3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1年12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2年1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1年11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1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