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问题分析

2021-04-03江黔勇

关键词:政绩实用性村庄

江黔勇

南京众诚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对村庄展开实用性规划,做到结合实际、针对问题、有效应对,最终帮助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一目标的实现目前定为205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最长规划周期为20年,而乡村全面振兴距今还有30年时间,看似并不着急,但是因为乡村规划存在诸多问题,若是不能理顺这些问题,就会导致实用性村庄规划得不到具体落实,会影响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

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重要意义

从字面理解,所谓“实用性”就是要结合实际避免过去的“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要给予规划的可操作性,能够确保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共同实现。或者说需要在乡村规划当中,充分考虑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这五个元素,要确保五者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整体规划的不断推进[1]。

十九大之后,我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策略,并在通盘考虑的情况下,提出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而实际性村庄规划便成为了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故此,做好实用性乡村规划工作,就是做好资源整合、因地制宜、细致规划的工作,其不仅决定着一个村庄的发展是否合理,更关乎到了我国对乡村建设这一大局的具体掌控能力,甚至于影响到我国世界声誉。毕竟我国发展受到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提出的各类发展规划都比较关心。若是规划目标不能实现,就会让居心不良者借机大做文章。可以说,实用性村庄规划不仅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对我国世界政治影响力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作用。

二、实用性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村庄规划中会发现有明显的拍脑门规划、政绩性规划、粗放性规划三个最典型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有着一定的关联,同时也都有其独特性。对它们展开认真剖析,对于改进实用性村庄规划水平有着积极意义。

1.拍脑门规划。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规划者没有吃透实用性规划的含义,只是将规划内容定义为村庄翻新包括民房、道路、广场等新建或者扩建工程,将实用性村庄规划等同了“村庄装饰”,并没有认识到实用性规划需要对接具体规划对象现有的人口素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组织形态、文化水平等内容。而且他们也没有认识到规划宣传的重要性,导致了有关规划的具体精神没有落实下去,乡镇、村寨一级领导人对该工作理解发生偏颇[2]。对于市县一级政府而言,实用性村庄规划是需要通过媒体、市县调两种形式来进行宣传的,但是因为一部分人员“懒政”,媒体宣传不足、市县调缺失,导致了上下层严重分离。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县规划部门得不到基层反馈,在巨大工作压力下极容易出现拍脑门规划行为。现阶段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中已经出现了多规现象,即县政府、镇政府、村组织都有各自的规划方案,其中存在一部分互相矛盾的内容,而实际上这种矛盾源自各级规划者缺乏实地考察,造成了规划上的南辕北辙。

2.政绩性规划。政绩性规划部分地区广泛存在,指的是当政者在上级考核之下,去为了完成政绩指标而进行的各类建设规划。对于实用性村庄规划来说,现阶段从中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断向下传导,会使得省级领导或者省级规划部门对下属或者下级部门制定具体且严格的考核目标,以此来评估其工作能力,做到合理奖罚。这种压力下移会使得下级单位做出不良规划,所谓不良规划包括了建设超标、规划不符合实际等情况。而且因为人事变动之故,同一个规划文件会在前后两个负责人手中出现重大调整,这对于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的具体落实造成了阻碍[3]。政绩性规划会导致原本系统的建设工程被搁置,甚至于出现烂尾工程,严重地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当中的印象。

3.粗放性规划。导致粗放型规划的原因有二:第一,规划者专业水平不足,存在东拼西凑,规划方案内会存在多处漏洞。第二,规划部门或者规划负责人懒政。这一点在前文已经论述,此处不再赘述。粗放型规划因为不够精细,往往对实际建设工作不具有指导性。甚至于因为规划方案存在漏洞,导致后续落实阶段发生各种问题,例如存在重复建设、建筑物之间彼此影响导致各自功能不能发挥等。最为严重的是镇政府下辖行政村建设存在雷同性,没有彰显每个村在文化、经济上的独特之处,让各个行政村缺乏竞争优势[4]。

总而言之,一份实用性村庄规划若是没有做到结合实际,不能找到现存村庄发展存在的问题且给出因地制宜的解决思路,就说明该规划编制者存在上述问题。故此在应对上必须要从做好市场调研、政绩观念纠偏、专业人才培养入手,确保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稳定推进,并能够逐步落实。

三、提升实用性村庄规划水平的策略

1.做好调研工作。做好调研工作包括了调研报告的编制、发放、回收以及调研数据的科学利用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决定了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关乎到了最终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系统性[5]。第一,在调研内容编制上,主要是确定调研范围,笔者认为可以集中于乡村土地状况(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历史文化资源、人口组成、组织状态、经济现状等方面,尽可能保证数据详细、权威可靠。尤其是违规建设、违规用地,二者是实用性村庄规划以及建设工作中的重点,或者说实用性村庄规划和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消除违规占地、违规建设,提升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第二,调研表格编制完毕,为了确保表格下沉到基层,可以同时启动“实用性村庄规划”宣传工作,要力求基层领导人了解政策,这样才能确保其如实填写数据以及信息,能够让决策者得到具体参考。笔者建议在条件允许下,决策者可以深入基层展开面对面调研,并借机宣传“实用性村庄规划”。这样精细化操作可以达成以下目的:1.减少市县、乡镇、村寨在规划上的分歧,减少没必要的内耗,保证规划可以快速落地;2.通过宣传以及面对面沟通,可以提升村寨领导人和村民、寨民的参与度,保证规划在落实阶段得到拥护。第三,调研信息利用。主要是决策者在完成调研后,要对形成的调研信息进行充分分析,既能够找到辖区内不同村落的规划工作同步落实的方向,也能找到每个村的规划关键点,兼顾不同村落不同文化背景、组织形态、社会经济水平、人口素质等,来形成差别性的详细规划内容,最终实现村村有规划、村村规划不一样,突出局部特点,完善整体布局。

2.政绩观念纠偏。需要规划部门明确“政绩考核”具有双面性,需要积极地提升其积极一面,降低其消极一面。这样才能保证上下级规划部门联动,减少行政干扰,降低沟通成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规划上的融合。诚然,做到这一点需要最上层规划部门形成整体工作的推进表,要科学合理给予各级规划部门任务,避免任务压力过巨形成的反弹。具体做法可以采用“倒推法”来形成具体规划安排:我们已经知道中央政府的规划是:2050年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所有村庄需要做到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经济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所以对于地方规划工作来说,可将五个领域作为规划五个主体,然后规划每一主体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土地、设备、人才等)、资金,然后以“五年计划”为组成部分,将总目标分割,确保每一年都有相应的建设项目上马。因为具体的工作是在总目标之下分解而成,所以只要按部就班完成每一年工作任务,最终就必然实现总目标。另外,因为全面乡村振兴的实现距今还有30年,而在这区间之内现有的规划方案可能会发生变动,例如规划内容的进一步详细,新老负责人交接存在的规划变更。为了确保规划在这么长时间里能够获得调整和改进,需要对规划方案确定后发生的调整、细化等形成严格规定,只有符合规定的才可以进入调整和细化程序,这样可以避免实用性村庄建设上的变更,减少浪费。

3.专业人才培养。第一,对现有规划人员展开培训,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国家推出“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真实目的,因为只有抓住真实目的,才能抓住规划主线,力求规划的简洁性。另外,“实用性村庄规划”涉及到了文化、组织、经济等多方面建设,需要调动不同部门来参与规划,故此过程里对这些参与者展开培训,既要保证这些参与者做好本分规划工作之外,还需要力求不同参与者规划的融合,目的是避免规划间存在的矛盾,保证整体规划的协同性。即谁管什么就规划什么。而高级规划部门则是将这些不同领域的规划整合起来,形成最终的全面规划方案。这也意味着规划有关的培训工作是伴随始终的。第二,需要从我国规划专业有关院校引进毕业生,让他们进入规划队伍,提升队伍的综合水平,也能够实现规划队伍梯队发展,避免人才断档,保证整体规划工作得以持续推进。

总结

总而言之,在乡村振兴这一总目标下,我国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抓起,需要采用倒推法来明确每一阶段工作重点,这样才能保证上下级规划部门联动,避免拍脑袋规划、政绩性规划、粗放性规划,能够达成规划方案的统一性,减少规划纷争,确保规划可以快速转化为建设活动,早日建成大局上一致、局部却各有特征的现代农村。

猜你喜欢

政绩实用性村庄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村庄在哪里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
浅析晚清收藏家刘世珩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