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探究

2021-04-03唐永华

关键词:园林规划特质风景园林

唐永华

江苏山水环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1 概述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运用乡村景观的价值

1.1 对城市景观进行优化设计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人文景观价值,立足人文因素,从而构建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以多种元素应用提高景观规划的实际质量。乡村景观偏好自然风光,注重融合多种不同设计元素,既能够发挥景观整体规模效应,又可以突出区域特色,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1.2 合理传承历史文化

在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是合理传承历史文化的目标,立足乡村景观合理运用,更好体现出园林规划的特色,通过相互整合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的品位,实现园林设计艺术价值;立足乡村景观合理运用,有利于彰显出历史文化所具备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底蕴,有利于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有利于提升园林景观整体规划设计的品质。

1.3 实现乡村的活化与发展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体系的运用,拓展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内容,丰富了景观多样化途径,创造了特色文化景观。乡村景观特质是激发乡村活力、生命力、吸引力和持久力的根本内因,以乡村景观特质为根基,重视整合资源,重塑环境,实现乡村的活化与发展。

2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合理运用乡村景观的原则分析

2.1 协调统一原则

在风景园林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各种不同设计元素的运用,围绕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设计方案,通过合理运用乡村景观提升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性和成效性。基于乡村景观所具备的艺术特色和价值体系,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坚持协调统一原则,主要包括科学与艺术的协调统一、生态与美学的协调统一、设计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主义的协调与统一。在对乡村景观设计实践中,应尊重场地历史文化肌理,保护乡村固有的场地文化价值,在尊重历史基础上对园林景观进行最优化设计,在秉行对场地最小干预的原则对园林景观进行最少设计,在延续历史文化底蕴的发展中对园林景观进行永续化设计,在保留文化特色基础上对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2.2 包容性原则

从生态、生产、生活3个层面将乡村景观分为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生活景观三大类。由于每个乡村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历史风俗等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所以不会有2个完全相同的乡村景观,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场地原有的地域文化性出发,立足场地固有价值和土地肌理合理运用乡村景观,通过整合景观不同因素,科学规划每一寸土地。乡村景观实践中,应遵从包容性原则,围绕多元因素,合理融合运用乡村景观,营造具备科学性与多元化的可持续园林景观。

2.3 景观个性特质原则

特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在1961年的《人格模式与发展》中提出,特质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正如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乡村景观是乡村的性格表征,具有特质内涵。李克强强调“推进城镇化,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乡村景观个性特质是以共性特质为先决条件,在共性特质前提下,因某方面景观强弱不同,每个独立乡村具有的景观特质。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协调景观之间的共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巩固景观个性特质,以乡村景观功能分类为基础构建乡村景观个性特质评价体系,对乡村景观个性特质进行研究,找寻乡村之间的景观区别,界定乡村景观个性,找寻个性特质评价的规律,从而以乡村景观个性特质为核心引领乡村发展。

3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合理运用乡村景观的策略分析

3.1 结合不同乡村活动,营造特色田园风光

乡村既是养育人类的土地,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乡村景观自古以来有着田园牧歌式的意境,也是当代“美丽乡村”建设的人文内涵。故而应明确理想乡村景观认知,合理运用乡村景观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融入乡村农业体验活动,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景观,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乡村景观的田园诗意。通过乡村活动合理运用突出田园风光,通过多种乡村景观因素运用打造高水准的景观规划平台,是本文提出的合理运用乡村景观重大策略内容之一。设计者通过不同乡村活动体验凸显田园风光,将乡村生活景观作为景观规划的重点,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给人们带来高水准的园林景观体验。基于乡村生活固有的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划分功能区域,着重优化住房和农田等场景的基础配置,运用特色文化景观设施,致力于提高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质量。旨在在观赏风景园林的同时,深入了解乡村活动和文化特色,沉浸体验特色田园风光生活。

3.2 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滋养中华文明的山水田园的本底是乡村景观认知的语境。可以说乡村景观是一项比较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围绕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地传承保护方案,利于乡村文化可以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获得继承与优化运用的空间支持。要真正提高乡村景观品质,需借自然山水秩序构成景观意象,体现出人居场所与地域山水的景观呼应与情感交融。在此语境之下,从乡村景观遗存材料中摄取、吸纳基于山水田园格局的理想乡村景观特征并作为恢复乡村整体景观意象,重塑乡村本地特征,重建乡村情感共鸣,重构乡村活力的依据与原则,以此实现乡村价值回归并体现乡村景观的人文精神与诗意。设计者在景观园林规划过程中灵活运用乡村景观,优化利用乡村土地资源,注重传统历史文化和特色创新乡村景观的统一发展,致力于拓展园林规划的整体品质。同时在园林规划时需要对历史文脉进行梳理和实践运用,围绕城市建设特色和文化传承构建科学规划设计,在传承保护基础上提升景观规划水平,在构建全新风景园林基础上提高绿地规划的整体效益,在对乡村历史文化进行传承保护基础上推动农业体验的最优化发展,在田园风光展示基础上打造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景观。

3.3 整合区域内的乡土文化资源,推动园林景观一体化发展

据研究表明,乡土遗产往往是人们选择参观人文景观的目的地,乡土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当地宝贵的遗产。在城镇化进程中,要保护当地的人文景观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并构建景观廊道,有效整合区域内的乡土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的一体化发展。

例如,在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特色田园规划设计项目中,以整合乡村核心资源点——稻田景观和花卉林木为项目起点与核心内容展开规划,优化乡村文化景观格局,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致力于打造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景观。在明确和凤镇场地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从地形地貌、地质、建设状况、空间特征等方面对规划范围进行产业布局的潜力分析,形成五大产业区:田园文化主题区、花卉苗木种植区、渔歌文化主题区、休闲度假景区、创意服务区。在落实五大产业区的基础上,整合资源,确定十大发展主题功能,发展“一带五园五区”的规划结构:一带,即生态林带;五园,即果园、稻田园、渔歌园、花开林园、梦华苑。

果园,旨在采摘体验,以果林、葡萄、草莓种植为主,为游客提供水果采摘体验、水果品尝等活动,吸引游客游玩,增加游客参与感;稻田园,旨在农耕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题、教导稻谷从秧苗到丰收的过程,并以2-3人组队体验参与全过程,增强农家文化体验感;渔歌园旨在休闲垂钓,以亲水步道、休闲观光、休闲垂钓为主题,增加鱼产品加工、水产品工坊等,增加游客体验;花开林园,旨在构建生态廊道,以林带观光为主,增加林下漫步休憩等活动;梦华苑,旨在园林观光,以园林观光为主、设有梦蝶湖、玉兰湖、玫瑰园、樱花园等多种植物观光园、并设有多种游乐活动。

五区,即印象小梅、创意梅庄、美食农庄、田园牧歌、太白谷景区。印象小梅,旨在田园文化,以田园文化为主题,从衣、食、住、行、娱五个方面入手,设有文化集市区、特色民宿区、文化客厅区等,打造小梅村田园文化体验中心;创意梅庄,旨在创意农业,以创意农业为主题,打造艺术家田园工作室、特色花卉市场、特色集市等多种主题业态;美食农庄,旨在民宿文化,以民宿体验为主题,打造多种民宿体验;田园牧歌,旨在有机美食文化体验,采用多种有机蔬菜主题餐厅,产地自销,为游客提供餐饮、茶室等体验;太白谷景区,旨在度假休闲,主要以度假休闲为主,特色民宿建筑,为到来的游客提供栖息之所。

根据项目综合规划设计内容,可得出,在进行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尊重历史发展,在风俗文化整合基础上构建科学地设计方案,在把握区域发展特色基础上推动景观规划创新发展,在资源整合与优化运用基础上进行区域作物的种植,推动园林风景实现一体化发展。同时在进行园林规划过程中,结合乡村景观的运用价值和特色,综合多种因素构建科学地设计方案,在带动旅游消费的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景观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体化全面发展。

结论

研究指出通过乡村景观合理运用能更好彰显出历史文化所具备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底蕴,也能对历史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价值体现,有助于提高园林景观整体规划和设计品质。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大范畴中,合理运用乡村景观,结合不同乡村体验活动,挖掘乡村景观个性特质,整合区域内的乡土文化资源,是构建和谐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拓展内容,也是推动整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不断与时俱进的重要动力。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特质风景园林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探讨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与对策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细节处理在园林规划与施工中的探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