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基本思路

2021-04-03孙艾薇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32

建筑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长三角装配式

孙艾薇,江 燕(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着眼于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需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跃入了崭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立标准统一管理制度。加强长三角标准领域合作,加快推进标准互认,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标准体系”等一系列的新要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源的当前,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等固有特性,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各级政府、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共识。

在工程建设领域,受地方保护、市场壁垒、区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长三角各地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能力、标准化人员水平、标准化支持政策、标准实施监督情况等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各地工程建设行业发展不平衡。因此,为了提升各地工程建设标准水平、加快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拓宽工程企业业务边界,同时促进地方发展、加强资源互通、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有必要提出适应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协同发展的思路与策略,以满足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行业协同发展的内在需求。

1 基本原则

1.1 坚持创新改革,协同共进

将改革创新作为促进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机制,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推动区域合作,提升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行业整体竞争力,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

1.2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整体提升长三角区域建设安全与运行管理水平,增强优质基础设施服务供给;同时,以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作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突破口,通过互联互通的标准、互利共赢的机制,更好地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新需求以及超大规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新要求。

1.3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共保

强化并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深化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以高水平高标准建设长三角;同时加快推进长三角示范区建设,形成示范区绿色生态建设及运行的相关标准,率先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发挥示范区引领和带动作用。

2 重点任务

2.1 开展区域联合科技创新

加强长三角工程建设重点领域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围绕长三角工程建设重点领域以及国际前沿技术,组织引导长三角区域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开展标准化科研工作,共同研发高质量科研成果,共同促进科技成果向协同标准转化,同时依靠先进的技术协同标准促使最新研究成果快速进入市场并扩大服务规模,激发标准化活力。

2.2 建立区域协同工作机制

建立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包括成立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和联合工作小组,建立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工作沟通共享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组建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专家库以及建立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经费保障机制等。

2.3 研究协同标准发布模式

研究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协同标准编制及发布模式。分别针对长三角区域一市三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有共同需求的新编标准和既有标准,研究探索标准协同编制方式和标准发布模式,以保证在关键和重要领域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的高水平和一致性,促进工程建设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3 一体化协同领域

3.1 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

开展长三角区域综合管廊建设相关标准一体化研究,逐步推进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管线和综合管沟的运营、维护和管理标准的统一。

开展长三角轨道交通一体化协同标准研究,包括长三角区域有轨电车工程技术标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服务标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市域快速轨道工程技术标准等,推动长三角区域轨道交通线网一体化,加速实现区域内互通互联。

开展长三角区域既有建筑改造相关标准一体化研究,推进既有房屋改造、修缮、加固的统一验收评价标准及绿色节能加固改造的统一技术标准;同时加强围护结构的检测评定及修缮标准一体化的研究。

3.2 城市安全与运行管理

开展长三角区域地下空间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相关标准一体化研究,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安全评价方法、安全管理技术要求等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统一安全评价和管理的技术指标。

开展长三角区域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相关标准一体化研究,重点推进建筑工程防火设计规程及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统一,开展超高层建筑与地下复杂空间建筑火灾预防、消防监督、灭火救援、火灾后检测及修复的标准一体化研究。

开展长三角区域火灾和爆炸等突发事故后建筑结构加固修复技术相关标准一体化研究,推进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修复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协同标准的制定。

3.3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开展长三角区域低碳建设管理标准一体化研究。以降低建设领域碳排放为目标,推进碳排放基准、碳计量标准、碳交易指南等标准的统一。

开展长三角区域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一体化研究。推进超高层建筑、通用厂房(库)等不同类型建筑的绿色评价、绿色改造、绿色施工等标准的统一,同时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超低能耗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超低能耗建筑应用技术规程、超低能耗建筑检测与评价等相关标准的一体化研究。

开展长三角示范区绿色生态建设相关标准研究,包括编制长三角示范区生态绿色建设导则、长三角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长三角示范区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等。

3.4 智慧城市与智慧建造

开展长三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一体化研究,统一通信基站、网络宽带、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统一智慧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推进研究信息化技术与既有设施融合应用的标准一体化研究。

开展长三角区域建设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等相关技术标准一体化研究,推进建设管理各行业统一的基础数据交互、处理和应用标准的制定,实现建设管理各行业信息共享交换和集成;规范长三角区域建筑、各市政工程信息化建设技术统一要求;开展长三角区域公共安全防控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一体化研究。

开展长三角区域智慧建设评价相关标准研究,构建适用于长三角的智慧建设评价标准;开展不同类型智慧建设一体化评价标准的制定,包括超高层建筑、园区等建筑类型;同时制定智慧建筑设计、测评、智慧施工等技术规范。

3.5 建筑业产业化

开展长三角区域不同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标准和图集编制的一体化工作,包括装配式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结构、木结构等各类结构体系的工业化技术标准一体化研究。

开展长三角区域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预制连接节点及新材料应用等相关技术标准一体化研究,包括材料与构造防水措施、钢筋搭接技术、工具式连接节点、装配式构件搭接密封材料等相关标准。

开展长三角区域装配式建筑使用维护、评价认定等环节的标准一体化研究工作,包括装配式桥梁运营期技术状况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标准等;同时开展长三角区域既有装配式建筑的检测、评定与整治技术标准一体化研究,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检测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检测技术标准,装配式建筑性能评估、缺陷整治与相关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等。

4 结 语

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长三角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在“深化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精神”基础上进行的地方标准管理创新实践,因此,统一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协同发展思路。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协同工作机制,对于整体提升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化水平,加快区域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促进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统筹协调、打造城市集群、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长三角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